LED灯的发展历程

LED灯的发展历程,第1张

LED灯的发展历程:

一:二十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

二: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产生绿光,黄光和橙光,光视效能也提高到1流明/瓦。

三:1989年发白光的LED开发成功。这种LED是将GaN芯片和钇铝石榴石(YAG)封装在一起做成。GaN芯片发蓝光(λp=465nm,Wd=30nm),高温烧结制成的含Ce3+的YAG荧光粉受此蓝光激发后发出黄色光射,峰值550nm。

四:1993年,日本的中村修二成功开发出具高亮度的蓝光发光二极体。相较于传统的日光灯与炽灯泡,LED 不仅体积小、环保、省电,寿命更是长达10万小时,发光二极体已跃升为 21 世纪照明与显示器的新光源。

五:2018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该校王建浦教授团队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较国际同行提升近一半,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正刊发表。

扩展资料:

第一只LED是1962年由Holonyak等人利用GaAsP材料制得的红光LED,因为其长寿命、抗电击、抗震等特点而作为指示灯,1968年实现了商业化。

1971年美国RCA实验室的Pankove研究发现了氮化物材料中形成高效蓝色发光中心的杂质原子,并研制出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GaN蓝光LED器件,这是全球最先诞生的蓝色LED。

1989年GaN的p型掺杂成为发明蓝光LED另一项重大突破,赤崎勇和天野浩的研究小组在全球首次研制出了p-n结蓝色LED。

1997 年,Schlotter 等人和中村等人先后发明了用蓝光LED管芯加黄光YAG荧光粉实现白光LED。2001年Kafmann 等人用UV 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得到白光LE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LED灯

其实一个产品是不是环保,简单的说,就是看两端,

一端是生产,也就是使用什么原材料,使用何种工艺,产生什么废物,如何消化处理废物等等,

另一端就是使用,就是使用当中是否节能,使用后是否造成污染等等。

回到LED上,一般意义上说它环保指的其实是它的使用端,也就是平时使用过程当中比较节能,几乎没有能量损失,而且只要正确使用,也不会造成光污染。

但是至于使用后它是不是仍然环保,以及生产过程当中是否环保,据我所知,应该不那么尽如人意。

原因很多,一方面是LED的生产工艺当中,有的产品需要使用芯片,而芯片必然会使用重金属,当然是不环保的,如果生产废物处理不当,也是污染;另外即便产品当中没有芯片,LED使用之后也无法自行分解,需要专业的厂家进行回收处理,而目前LED本身都是新生事物,更不要说它的回收利用了。

所以说,LED环保这个提法没错,但是不全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199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