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宣布第五代IGZO技术,8K 120Hz,OLED面板亦可用

夏普宣布第五代IGZO技术,8K 120Hz,OLED面板亦可用,第1张

日本夏普公司前几年因为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最终日本政府机构也无法继续支持了,卖给了鸿海集团变成了一家台湾公司。不过作为LCD面板的发明人,夏普在液晶面板技术上还是有很多积累的,2012年他们率先量产了IGZO技术,性能比普通LCD面板更好。日前夏普公司宣布量产了第五代IGZO面板技术,去年发布的80寸8K电视已经使用了IGZO 5技术,电子迁移率比IGZO 4提升到1.5倍,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从移动到大尺寸电视的各种产品中,它不会是LCD面板专属,未来还可以用于OLED面板。

IGZO的全称是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中文名叫氧化铟镓锌,这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与非晶硅(α-Si)技术相比,IGZO的电子迁移率更高,可达前者的20-50倍,所以用于TFT(薄膜晶体管)的话性能更好,透光率更高,分辨率更大,功耗更低,晶体管体积也会更小,有助于改善面板的轻薄。

夏普2012年量产了IGZO面板技术,迄今已经发展了四代IGZO技术,日前夏普宣布量产第五代IGZO面板技术,与IGZO 4代技术相比,IGZO 5的电子迁移率提升到了1.5倍的水平。根据夏普的说法,IGZO 5面板不仅适用于8K 120Hz大尺寸高刷新率面板,也适用于中小尺寸移动版产品,因为IGZO 5面板技术功耗低了10%左右。

在去年11月发布的80寸8K夏普电视中,他们已经使用了IGZO 5面板技术。

此外,IGZO 5技术不仅适用于LCD面板,还可以用于OLED面板,凭借低功耗、大尺寸的优势主推OLED面板的发展。

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为氧化铟镓锌的缩写,是一种薄膜电晶体技术,在TFT-LCD主动层之上,打上一层金属氧化物。IGZO技术由夏普(Sharp)掌握,是与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产品。

IGZO的载子移动率大约为10cm2/Vs, 临界电压飘移几乎一致。

IGZO与非晶矽(TFT)相比,IGZO能够缩小电晶体尺寸,可提高液晶面板画素的开口率,较易实现高精细化,解析度高出一倍,电子迁移率快十倍

IPS面板全称平面转换面板(In-Plane Switching),是日立公司在1996年开发的面板技术,从TFT面板改进而来,所以也称为“Super-TFT”面板。

IGZO为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的缩写,它是一种薄膜电晶体技术,通过在TFT-LCD的主动层上打上一层IGZO金属氧化层,从而获得更出色的电子性能。

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技术是为了解决单晶硅的缺点开发而来,LTPS比起a-Si,把外围电路集成到面板基板的可 *** 作更强,载流子移动速度更快,面板的设计更简单。

CGS(CG-silicon)连续粒状结晶硅屏幕技术是属于LTPS的一个变种(夏普官方原文"CG-silicon is a variant of the LTPS process using laser annealing to get larger domains”),它的载流子移动速度是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技术的3倍,是普通A-si(非晶硅)技术的600倍。

AMO‎LED中发‎红光的电极‎损坏的就比‎蓝绿电极要‎慢,也就是说屏‎幕越用会越‎偏红。于是有些厂‎商为了减缓‎这种效果会‎将屏幕在出‎厂旪调的比‎较蓝,这样使用一‎段旪间屏幕‎颜色就正常‎了。

回答如下:

目前的手机屏幕技术和面板类型实在太多,别说普通的消费者,就是经常玩手机的玩家也可能容易混淆,是有必要好好解读一下。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点,目前手机的屏幕分类只有两种,分别是TFT-LCD和OLED,市场上的OLED大部分是AMOLED的,他们分别代表着被动式和主动式的显示屏幕。

现在的厂家很喜欢使用面板类型来标注TFT-LCD面板,常见的面板主要有TN、VA、IPS、CPA(AVS)等,而a-Si、IGZO、LTPS和CGS则是材料技术。目前手机上常见的OLED屏幕以三星的Super AMOLED屏幕为主。

显示屏幕的历史回顾

主动式

Super AMOLED面板名为超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CD的显示技术由于其天生的就是受(需要背光的支持),所以不管怎样亮度总有损失,而且光要透过两层玻璃与各种膜产生偏光,这样会带来色彩的损失,另外像素密度的提高也比较困难,成本会更高,所以人们更需要一种可以接近无损的屏幕,于是可以自发光的攻型显示技术被发展了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AMOLED。

由于其不需要厚厚的玻璃与背光板,这种屏幕的发出的光可以直接被人眼接受,这样不管是从色彩损失还是视角上,这种屏幕都是一种理想的屏幕。不过老天爷往往是公平的,OLED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三色发光损耗不一致。

我们知道现在的白光实际上是有三原色组成的,即红、绿、蓝三色,那么要想发出这三种光我们所要给出的能量并不一致,反映到实际上就是所加电流不一致(E=hv,频率不同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同),这就好比你敲打东西,你所使用的力量越大,那么工具也就越容易损坏,所以AMOLED中发红光的电极损坏的就比蓝绿电极要慢,也就是说屏幕越用会越偏红。于是有些厂商为了减缓这种效果会将屏幕在出厂时调的比较蓝,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屏幕颜色就正常了。

关于玻璃贴合及触控屏整合工艺

我们之前多个手机的评测中都谈到了单玻璃贴合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把触控部分整合到内层玻璃或者是显示屏上面,实现减少厚度、简化工艺制程、增加屏幕的通透程度、减少反光、不进灰等目的。目前这一类的技术主要有以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ne Glass/Touch on Len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Cell和In-Cell方案。

One Glass/Touch on Lens通过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代表产品有魅族MX2、小米手机2,使用这一方案的手机屏幕如果摔碎的话,触控也随之失效;

On-Cell是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代表产品有三星的Galaxy S3;

三星的Super AMOLED屏幕其实就是使用On-Cell技术

In-Cell则是将触摸传感器嵌入到液晶像素中,代表产品有苹果的iPhone 5。

4种触控方案对比

关于屏幕玻璃

上面提到了玻璃贴合工艺,也顺便提一下玻璃方面的东西。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机玻璃主要为康宁公司的“Gorilla 大猩猩”玻璃和AGC公司的“Dragontrail 龙迹”玻璃,两者的代表产品分别为iPhone和索尼的Xperia Z。大猩猩玻璃属于钠钙玻璃,而Dragontrail玻璃属于硅酸铝化学强化玻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108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