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治家格言大全摘抄

朱柏庐治家格言大全摘抄,第1张

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朱柏庐治家格言》是其代表作,全文500余字,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 , 毋临渴而掘井 等,在今天依然极有意义。

朱柏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

《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_

《治家格言》又称《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或《朱子家训》,是朱柏庐最著名的作品。全书仅500余字,采取对仗的形式,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且内容浅显,与日常生活极为切近,成为与《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列的蒙学读物。《治家格言》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俭节约,珍惜物力;要善择友而交,不与不善之类相交;要与道德水平高的人结亲,不贪图富贵;要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要遵纪守法,待人宽厚;如此等等,对于我们今天立身处世仍有指导价值。同时,《治家格言》中部分内容也表现出一定的偏见和局限性。这里选译所依据的,是岳麓书社20xx年出版的《朱子家训》。以下1-10条是选自《治家格言》的内容。

《劝言》分为孝悌、勤俭、读书、积德四篇,篇幅稍大于《治家格言》,是朱柏庐对治家、修身、处世之道做出的更加具体的阐发,可以视为《治家格言》的补充。朱柏庐认为,孝悌是人的本性,只要遵从内心对父兄的敬爱,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即可;勤俭是人立身的根本,只有首先做到勤俭,才能进一步做到孝悌,做到礼义;读书应以修养人格为主,讲究词章追求功名为辅,不能本末倒置;行善积德应出干人本来就拥有的恻隐之心,而不是为了追求富贵的回报。《劝言》篇幅短小,无单行本。这里选译所依据的,是线装书局20xx年出版的《五种遗规》(清陈宏谋)中的内容。以下11-15条是选自《劝言》的内容。

0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喝一碗粥、吃一碗饭,都应该想到这是来之不易的粮食;使用一点丝线或麻线,都应该想到物资和财力是艰辛得来的。

02.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自己日常的用度,一定要俭省节约,宴请宾客也一定不要作乐无度忘乎所以。日常所有的器具要朴素而干净,瓦做的酒器胜过金玉的酒器;吃的东西要简单而精致,园子里种的蔬菜胜过珍贵稀奇的食材。

03.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不要贪得意料之外的财物,饮酒不要过量。和肩挑小贩买卖不要占便宜,看到贫穷受苦的亲戚邻居要多加照顾。

04.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凭着刻薄的手段发家的,没有长久安享的道理;违背了人伦道德,很快就会走向消亡。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长幼有序、内外有别,要有严格的规矩,言语有度。听信妇人的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不是大丈夫所为;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儿子应有的行为。

05.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嫁女儿要选择品行端正的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要选择容貌与品德俱佳的女子,不要计较嫁妆多少。

见到富贵的人就谄媚以对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就骄矜自恃的人是最卑贱的。

06.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业难成。

不要倚仗势力去欺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毫无顾忌地宰杀畜类和禽类。性情乖僻、自以为是的人,后悔和失误之事一定很多;颓废懒惰不思改正的人,难以成家立业。

07.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亲近不良少年,时间长了一定会受到连累;曲意顺从老成持重的人,危急时刻能够依靠他们。轻率地听取别人告发的言论,怎么知道不是别人妄言诬陷,应该耐着性子三思而定;因为什么事情和别人起了争执,怎么知道不是因为我的错误造成的,要平心静气地暗暗反思。

08.施惠毋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给了别人好处不要总念着,受了别人的恩惠不要忘记。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切忌做过头,使自己处于被动无路可退。有了得意事,要见好就收,不能得寸进尺,以免遇到麻烦。

09.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别人有喜庆的事,不可以心怀妒忌;别人遭遇祸患,不可以幸灾乐祸。做好事想要别人看见,不是真的好;做坏事怕别人知道,就是很大的恶行。见漂亮的姑娘而产生非分之想,会使自己的妻子女儿受到报应;对别人怀恨而用暗箭伤人,会把祸患留给子孙。

1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家庭和睦,即使吃了早饭没有晚饭,也自有乐趣;早早交齐国家的课税,即使口袋里没有余钱,内心也感到无比的快乐。读书要立志成为圣贤之人,做官心中要想着君王国是。

11.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勤劳和俭朴,是经营家业的正确方法。不勤劳,收入就会减少。不俭朴,就会有许多不必要的花销。收入减少而花销过多,财物就会匮乏。财物一旦匮乏,就容易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愚笨的人会去做一些寡廉鲜耻的事以获取钱财,有小聪明的人则会走上冒险贪财的路。一个人一辈子的行为修养也就因此而丧失了,历代祖先积累起来的良好声望就从此堕落了,家业传承也不可能了。更何况一个家庭中,有妻子有儿女,做家长的如果不能为他们做出勤劳和俭朴的表率,反而使一家人相互攀比而变得贪婪懒惰,就不仅断绝了自己的生路,也断绝了妻子和儿女的生路了。

12.勤之为道,第一要深思远计。事宜早为,物宜早办者,必须预先经理。若待临时,仓忙失措,鲜不耗费。第二要晏眠早起。侵晨而起,夜分而卧,则一日而复得半日之功。若早眠晏起,则一日仅得半日之功。

无论天道必酬勤而罚惰,即人事赢诎,亦已悬殊。第三要耐烦吃苦。若不耐烦吃苦,一处不周密,一处便有损失耗坏。事须亲自为者,必亲自为之,须一日为者,必一日为之。人皆以身习劳苦为自戕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求生也。

要做到勤劳,首先要有深谋远虑。应该早处理的事务,应该早置办的东西,一定要提前就想着处置。如果事到临头才去处置,一定会仓皇着急以至于手足无措,总是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和钱财。其次要晚点睡早点起。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晚上到半夜再睡觉,这样一天就好像多出了半天。如果睡得早起得晚,一天就只剩半天了。且不说奖励勤劳惩罚懒惰原本就是自然之理,就是在具体事情上的得失差距,也已经很明显了。最后要能够耐得住烦难受得了辛苦。如果酣不住烦难受不了辛苦,在一个地方没有做到周全谨慎,就会在一个地方上有损失浪费。事情需要亲自去做的,就一定要亲自去做;需要在一天中做完的,就一定要在一天中做完。人们都以为亲自去做劳苦的事是对自己的毁坏,却不知道这正是成就自己的方法。

13.俭之为道,第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惟破家,或且辱身。第二要量力举事。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第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关,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口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养生也。

要做到俭朴,首先要保持心态平和,能忍受气恼。因为一时间的不忿,不仔细思量,就与别人发生口角甚至动手,闹到官府那里去,事情过去之后,不仅会败坏家庭的声誉,而且可能使自己受辱。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办事。

家里兴建房屋, *** 办婚丧嫁娶等仪式,宴请宾客安排酒席的花费,千万不能过分追求奢华。因为一时的兴致而花费过度,后来再去补亏空,或者去借贷,还又还不起,拖欠又会有损德行。最后要在衣服和食物上节俭。绮罗绸缎的华美,木过是让别人赞叹羡慕罢了,如果说保暖的功效,没有花纹的布衣和绸缎绮罗有什么区别呢?肥美的食物,不过是在口舌之间一时的满足罢了。如果说充饥,粗茶淡饭和肥美的食物有什么区别呢?人们都以为在自己的用度上俭朴简薄是不爱惜自己,却不知道这正是爱惜自己的养生之道啊114.积德之事,人皆谓惟富贵,然后其力可为。抑知富贵者,积德之报,必待富贵而后积德,则富贵何日可得?积德之事,何日可为?惟于不富不贵之时,能力行善,此其事为尤难,其功为尤倍也,盖德亦是天性中所备,无事外求,积德亦随在可为,不必有待。

积德这件事,人们都以为要等到富贵之后,才有能力来做。富贵是积德换来的回报,如果一定要等到富贵之后再积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富贵呢?积德这件事,什么时候就可以做了呢?只有在并不富贵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事。这件事格外困难,所以功效也格外大。德性大概是人天性中所具备的,不必向外在去索求;积德这件事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不必等什么条件。

15.与凡穷厄之人,朋友有通财之义,固不必言。其穷厄之人,虽与我素无往来,要知本吾一体,生则赈给,死则埋骨,惟力是视,以全我恻隐之心。

对于那些陷入贫穷困顿中的人,朋友之间应该互通财物,这本来不必说。即便是那些与我不认识的人遇到贫穷困厄,也应该知道他们和我原本都是一样的人,如果还活着就给他们些帮助,如果已经死了就替他们收埋后事,全看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做,以此来成全我的恻隐之心。

朱柏庐经典名言摘抄

朱柏庐即朱用纯。

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

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

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朱柏庐经典名人名言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治家格言警句大全 治家格言有哪些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万事和为贵,待人谦和驯;俭约以持家,富贵不忘本;饮食须合理,强身又健体。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家事无大小,和谐最重要,父母养育恩,用心去回报。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心手相连共享美好生活,风雨同舟共创平安之家。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一入贪途难入睡,两袖清风饭菜香。

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有爱有义有梦想,同心同德同追求。

公生明,偏生暗。

处世忌无德;做人贵有诚。

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富不奢糜,穷不失志。

柴米油盐酱醋茶,艰苦奋斗好持家,左右逢源两头夸,家庭和睦关系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廉洁始于一言一行,文明在于一点一滴。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

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夫敬妻,妻敬夫,夫妻恩 爱。

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积善能裕,怀德惟宁

百善孝为先,兄弟和为贵,子弟戒骄怠,夫妻莫猜忌。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夫不嫌妻丑,妻莫嫌夫贫。治家格言大全

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道德文化立身,勤奋贤能立家,友爰诚信待人,朴实清亷传世。

长,乃家之榜样;子,乃家之言行。

道是脚下路,德乃身后名。

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阅读让人宁静,学习让人致远。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朱柏庐 (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朱柏庐生平: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目敬仰晋人王哀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朱柏庐主要作品: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春秋五传酌解》、《毋欺录》等。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尤股炙人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093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