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破产了吗?他们公司还在运营吗?为何他们网站还上得去?

柯达破产了吗?他们公司还在运营吗?为何他们网站还上得去?,第1张

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柯达公司不复存在,所以该公司网站仍然存在,破产只是其对自身的业务、资产进行的重组,传统的胶片业务在此次破产重组中被舍弃,但其数码等业务仍旧存在。

柯达公司申请破产的原因有:

1、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

胶卷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加了柯达公司运营的压力,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2、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

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3、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扩展资料:

关于柯达濒临破产的传言一直不断。自2003年9月柯达公司宣布重大战略转型后,其经营一直面临难题,连年巨额亏损使投资者信心大降。

2003年9月,柯达宣布进行重大战略转型,业务重心全面向数码、医疗影像以及喷墨打印机等倾斜,试图适应形势,作出改变。但著名投资人卡尔·伊坎却选择在2004年初从柯达撤资,因为他并不看好柯达的战略转型,认为柯达的商业模式很难奏效。伊坎认为,柯达采取的措施远远不足以扭转局势,而且为时过晚。

早在2003年,因为胶卷销售开始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当年销售利润就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

而自2005年以来,柯达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亏损。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柯达日渐式微的时候却金融危机不断,而在这次的欧洲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的时候大概是终于撑不下去了。

柯达是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作为曾经全球摄影领域的领头羊,柯达最鼎盛时期被誉为当时的“谷歌”或“苹果”,在全球有14.5万名员工,1997年2月市值最高达到310亿美元。

1975年,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当时它在柯达内部并没有引起重视。柯达高管们认为数码相机会削弱其胶卷业务,认为推出数码相机会迫使公司卷入自己与自己的竞争当中。

《福布斯》杂志曾经指出,柯达员工的薪水与胶片、化学品以及相纸等耗材的销量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卖不出去耗材,他们就没有利润。这也直接影响了柯达的命运。

自2011年起,柯达就多次传出破产消息。2013年,柯达脱离破产保护,重组为一家小型数位影像公司,开始跨界转型。2016年,柯达推出了自己的手机。

据红星新闻,柯达目前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影像、影音和数据存储产品。

扩展资料:

柯达一夜熔断13次

近日,柯达获美政府7.65亿美元贷款用于仿制药生产,其中包括曾被特朗普吹嘘能用于治疗冠状病毒的抗疟疾药“羟氯喹”。这一消息也直接点燃了柯达的股价。

北京时间7月29日晚,在前一交易日股价暴涨203%的情况下,柯达再度大幅高开,随后盘中更是加速上涨,最高涨幅一度达655%,股价最高报59.98美元,向上触发熔断多达10次。

不过暴涨之后又迎来暴跌,柯达从572%的涨幅快速回落至260%,这也触发了该股当日的第13次熔断。截至发稿时,柯达报32.92美元/股,涨幅314.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柯达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截至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此外,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已经在筹划之中,而加拿大的生产厂随着加拿大柯达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今天,柯达的生产厂遍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印度、中国和美国。同时,柯达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销往150多个国家。

1981年 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1994年 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发展到8,000多家。

1995年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并于次年投产。柯达影像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亦随之成立。

1996年 台湾保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进一步研制光学产品。

1998年 柯达承诺投资十二亿美元用以全面提升中国感光行业,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及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6月,柯达厦门海沧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建造柯达在亚洲最大的感光产品生产基地。

2000年 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套药厂荣获ISO9002认证,并于同年获得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确认了柯达在无锡环境保护设施方面,超过900万人民币投资的价值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厂荣获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

2000年6月 柯达厦门海沧工厂正式投产,生 产世界一流的彩色胶卷和相纸。

2000年7月 柯达(厦门)有限公司成立,生产一次性相机。

2001年 柯达开设柯达数码影像快速彩色店,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数码影像服务。

2001年2月 柯达与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传统照相机。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的EasyShare系列相机隆重面市。

2001年9月 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增资,柯达正式启动在华第一个数码相机生产项目。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9046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