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LED行业内的模块化

如何实现LED行业内的模块化,第1张

LED模块化即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光源,

led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市场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成本、价格成为制约市场规模拓展的重要因素,模块化成为业界解决LED照明产品成本和价格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模块化的LED照明产品已并不鲜见,然而呈现的却是“百花齐放”,“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模块化LED照明产品间不具有通用性、互换性成为掣肘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时间推移,

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应用拓展,半导体照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离市场爆发越来越近,在这种背景下,实现行业内不同模块化LED照明产品互换、通用等成为厂家和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半导体照明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未来或将是照明灯具产品发展与市场接受的关键环节。

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模块化思路

在汽车、航天及电子和通讯信息产业等领域,模块已被广泛运用,模块化产品已比比皆是,产品及产业也都已具备完整的标准体系,并依此严格要求生产厂家,提升产品可靠度与质量。那么“到底如何实现LED照明产品模块化的互换性、通用性?LED照明产品哪些部分可以实现模块化?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一位与会代表道出了对目前LED照明产品模块化的困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业界对实现模块化产品互换性、通用性的关注以及需求的迫切性。

当然,业界对LED模块化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从照明需求出发实现LED模块标准化就是其中一种思路。即根据照明需求,从整体系统功能角度定义区分对灯具的功能要求,据此拆分制定不同的功能性模块,这些功能性模组具有简单化、标准化等特点,可独立运作,可以组合,可做互换,在此基础上,可开发出系列产品,同时配合行业标准,接口标准等最终实现行业产品的模块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行业力量及政府力量的参与,分工合作完成确定灯具的主要功能要求,制定相关标准等工作。

但要实现这种发展思路,半导体照明产业仍有多个“门槛”需要跨越,比如 LED模块化的“标杆”,即LED模块化产品的主导设计者;相适应的行业标准、接口标准等标准体系;权威的LED模块检测认证机构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有专家表示,LED照明产品模块化互换性、通用性的实现需要整个行业力量,尤其是有实力的大企业的参与。有产业研究认为,产品模块化常常发生在产品主导设计尚未定型的产业演化初期,由于存在较高风险,更可能由实力较强的企业实现。从计算机产业的历史上来看,产品模块化的实现,大企业比如IBM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产业各家制造商的产品互不兼容,各自具专有性,甚至在同一企业,不同系列的产品也是互不兼容的,IBM也不例外,随着新型计算机企业的进入,为应对竞争,IBM公司前后投入高额资金,研制生产了模块化系统的IBM 360计算机,但对技术标准却采取了封闭专有的策略,此后在诉讼等压力下,IBM适度开放了技术标准。有研究者认为,这成为计算机产业从垂直一体化的大型机时代,进入模块化、网络化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先兆。对比计算机产业,对于半导体照明而言,有大企业参与的企业自发结成的联盟可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半导体照明行业或可借助企业联盟的形式推进LED产品的模块化。

接口标准方面,除了需要政府力量的参与外,目前国际上,由照明巨头联合发起的扎嘎联盟正在致力于推进统一LED光机接口标准工作。对于国内而言,有代表表示,目前已有很好的基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已组织行业主流力量制定了LED照明产品,比如射灯、隧道灯等的规范,虽然并不是正式的标准,但对企业标准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倘或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此平台中来,将有力推动国内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的建立”。目前,联盟也已积极行动起来,发出通知表示,将在近期开始整合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开展LED产品接口规格标准化工作,根据实际应用研究各种光源及灯具光机接口规格标准化,制定产品接口规格的技术规范,引导整个行业实现模块、产品之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并将积极推动相关规范在国家层面的执行力度,保障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可更换性和技术发展带来的产品性能升级。

需要看到的是,要实现LED模块化的互换性、通用性,相应的标准体系至关重要,然而LED技术处于不断的提升过程中,企业会采用各种方法、各种方式来提高光效或降低成本,LED产品也尚未定型成熟,这无疑给标准制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业内人士也指出,LED模块化的实现可能需要在把握LED技术发展趋势基础上,预留一定上升空间,做出前瞻性的规划,进而一步步实现LED模块化互换、通用的目标。

未来半导体照明生产组织方式或会改变

“产品结构的模块化必然要求产品的制造方式以模块组织生产和管理,这也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模块化制造系统的实施或将引起企业间组织结构的变化,比如有研究者曾提出模块化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各个相关企业通过模块化方式建立"动态联盟",每个企业只生产自己擅长的零部件模块,各模块可通过预定的标准接口装配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定产品。

在PC领域,PC机的开放式模块系统促进了兼容的零组件形成巨大的零组件制造产业,价格迅速下降,同时组装兼容机也变得相当容易,因此造就了康柏、戴尔等计算机公司的出现。

一些城市照明管理处的负责人抱怨道,“我们测试了数条道路的LED路灯,其led颗粒的排列方式就有串联、并联、串并联相结合及交叉连接等多种形式,而且每款灯具所使用的LED颗粒数量和单颗功率也不同,将来出现问题了,维护、更换都是问题,这让我们很难选择产品。”尽管LED光源的研发应用很快,但LED路灯的标准却相对滞后,我国尚未正式出台相应的灯具和配套电器的标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厂家生产的LED发光颗粒的排列方式、组装工艺、整流电器的规范、灯具内部设计各不相同。

事实上这一问题已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讨论,模块化的解决思路已成为共识。但现状是各个厂家都在实现各自产品的模块化,模块化产品也只能在同一个企业进行互换,整个行业内无法进行互换。只有实现全行业的模块标准化LED路灯才能真正扩大应用,企业也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才能有效分工提高效益,这方面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从政府层面制定行业发展的标准规范,实现模块之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许多专家呼吁。为了推动这一进展,“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项目中,专门对高可靠、模块化LED产业化技术进行了部署。研究内容包括大功率LED路灯的结构,开发光源模块化、接口标准化、规格系列化、 *** 作简单化的LED路灯产品。

此课题由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承担,课题承担小组内部定期进行交流、整合各方资源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探讨共性应用难题的解决。路灯照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加全面的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好LED路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发挥应用方、设计方、生产方和管理方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真实了解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用好LED这一新兴光源,使其深入发展,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的照明效果,同时满足低碳节能的要求。

我们期待着困扰产业发展的问题能引起各方的关注与讨论,并尽快得到解决。由于设计和测量等原因,国内是以照度为主,亮度则很少人谈及,对LED路灯来说就更是如此。主要是从 *** 作的便利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考虑才出现了厚照度薄亮度的现象。中间视觉是光度学定义的一段客观存在,中间视觉曲线是完善光度量评价的一个必要补充,中间视觉涵盖了道路照明的全部范围。

呃……你的问题的意思是世博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吗?

如果是,那么,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世博会装上“科技芯” 科技世博成为一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中科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博会的规划和建设。

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与建设,主要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体系和现代景观体系的紧密结合。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重点开展了园区规划导则、展馆建筑设计、特种空间结构和地下空间、新型生态建筑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如,园区规划导则研究确立了和谐城市的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总体设计上贯穿了模块化、连续性、生态化、标志性和整体性五大元素;世博轴的建设中集成了大跨度连续张拉索膜结构,阳光谷自然采光等多项技术;中国馆通过采用倒锥型大空间建筑立体同步施工和大悬挑结构技术,建成了“东方之冠”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建筑;世博文化中心采用碟形结构与超曲面壳体施工安装等技术使建筑造型简洁、生态节能。此外,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成功开发并应用了仿真环境虚拟真实互动的控制管理系统,为规划管理、工程管理提供高效、便捷、直观的可视化公共平台。

二是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

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理念。为实现这一理念,我们重点组织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作为“亮点”之一,1017辆新能源汽车在园区内外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其中包括196辆燃料电池汽车、321辆纯电动汽车、500辆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将节约传统燃油约10000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约118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8400吨。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世博园区的大规模应用,总装机容量达到约5兆瓦,其中世博会主题馆装机容量为2.8兆瓦,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半导体照明技术点亮了世博会,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完全采用LED,整个园区80%以上的夜景采用LED。实施了江水源热泵系统,总装机容量为75000kW,与传统水冷式冷水机组加锅炉相比可以节省10%-30%的运行费用;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夏季节省40%以上,冬季节省30%以上的运行费用。又如,世博中心率先获得中国绿色建筑最高认证,总能耗低于国家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节能率达到62.8%,预计每年可节约2160吨标煤。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将实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其中园区内公共交通工具“零排放”、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三是环境改善与生态综合治理。

重点开展了生态环保和资源回用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通过因地制宜地采用从防洪驳岸到河面的硬质驳岸生态软化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调解、自平衡和景观美化功能。在世博主题馆建设了生态墙,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对于世博园区内的绿地,集成采用了多种控虫技术,对绿化害虫进行防治管理,达到专一性强、不杀伤天敌,控虫持续时间长、不污染环境等效果。此外,还在安全饮用水保障、环境修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从而实现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50%以上等目标。

四是运营管理。

为了实现世博会高效、便捷的管理和运营,重点开展了世博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如,通过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成了世博会交通信息服务保障系统,为交通管理部门和世博游客、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保证了交通高峰时段所乘区域以及换乘点的交通信息发布,可达到引导更新频率小于5分钟。通过采用视频识别技术的新型门票系统,具有凭证统计、快速检验和支持预约,以及其它拓展功能。据预测,将有7000多万张以上的门票通过这一新技术应用,人均通过世博会园区闸口入门时间不超过20秒,成为世博会高效运作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于RFID技术在公交一卡通、第二代居民身份z全面推广后的又一大规模应用。本届世博会上还开通了全球首个TD-LTE规模演示网,应用了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也为世博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五是展览展示。

根据“精彩互动”的理念要求,重点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创新、创意设计,为充分演绎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技术保障。其中,网上世博会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将世博会上的展示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搭建起一个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的世博会网络平台。网上世博会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网上直播,实现了民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世博会的梦想。这也是一项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工作,需要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需要结合世博会的内容与互联网的特点进行有创意的策划。此外,我们还组织实施了系列技术创新和集成,实现中国馆、主题馆,以及开闭幕上有关展览展示项目的精彩、互动和创新。

六是安全与健康。

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安全与健康是首要保障,也是对世博园区、对整座城市的公共安保、交通、气象、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全方位考核。为此,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食品安全、防恐反恐、应急措施等提供大量的技术手段和科技装备。如,在安检和监控方面,通过运用视频人脸采集、识别系统,可以在确保快速入园的同时,根据摄像和资料对比来判断入园人的安全性。在食品安全方面,研制出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产品,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对世博食品生产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实时监控。气象部门还针对上海的天气气候特点,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区和世博园区三级综合立体观测网,可以提供高质量、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新的机遇,并为新一轮科技创新提供思想引领和创意动力。

一是新理念,新的发展理念将广泛传播。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践行的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产业展馆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绎,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意义深远。与此同时,这些新理念、新创意,特别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也直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相信其中许多内容将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亮点。

二是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正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之时,各国都在思考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舞台,世博会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各国在世博会中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后续的应用和产业化,无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世博会中所运用的许多创意、设计新理念和手段,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三是新应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技水平将有效提升。

城市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各国城市化同样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包括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老房和新房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设发展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学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是新境界,市民科学素养将进一步提高。

世博会也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科技世博不仅是对世博柱体和理念的静态呈现,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理念、知识的教育、启迪和普及,以及行动上。我们将联合各方力量,积极策划组织“科技世博”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参与世博的热情,满足公众共享世博的意愿,从而促进市民科学素养的新提升。

但愿能够帮到你!~

加油哦!~O(∩_∩)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71977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