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命令行在SOPC系统中的设计

智能命令行在SOPC系统中的设计,第1张

  命令行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方便的控制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可以让开发人员随时变更测试方法。

  FPGA的成本越来越低,FPGA上的嵌入式系统(SOPC)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是相对其他成熟的计算机体系,SOPC系统现在还没有命令行。为了更好的推广SOPC应用,笔者开发了一个智能的命令行模块,可以调用系统中的任意函数,降低了开发人员的使用难度。在最小配置时,它只有大约1000行代码,占用14KB存储容量,可以放在完全由FPGA片内资源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它的结构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开发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轻松添加命令,丰富它的特性。

  命令行框架设计

  1 总体设计

  好的命令行要具有扩展性,开发人员能轻松添加自己的命令;也要傻瓜化,简单易于使用。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可采用编译器创建的数组作为命令的总索引数据结构。为每条命令创建一个变量,指定它放在一个命令行专用的段中;其中用段“shell_cmd_tab”存放用户主动创建的命令;用段“shell_cmd_tab_auto”存放系统中所有全局函数。创建变量只需调用宏SHELL_CMD_DECL,提供命令名、命令说明和函数名即可。这样就可以实现C语言函数、变量、段、内存区域的自动映射过程。

  命令的数据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_ncommand_t {

  const char *name;

  const char *descr;

  shell_st_call cfunc;

  } ncommand_t;

  为了简化命令的创建,定义下面这个宏来创建命令。

  #define SHELL_CMD_DECL(name, usage, func) ncommand_t _shell_cmd_tab_##func _attribute_ ( (secTIon( “.shell_cmd_tab”) ) )={ name, usage, func }; // small memory version

  创建命令的实例如下:SHELL_CMD_DECL(“dump”, “Shows a memory dump”, hexdump);

  2 连接脚本

  在连接脚本里指定段的位置是简化命令行使用流程的关键。GCC使用PROVIDE定义变量。笔者使用PROVIDE定义了各个段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从而可以在代码中使用段地址查询到所有命令。在编译器使用的连接脚本中添加如下行定义函数表。

  .shell :

  {

  PROVIDE (__ram_shell_start = ABSOLUTE(.));

  . = ALIGN(32 / 8);

  PROVIDE (__ram_shell_cmd_tab_begin = ABSOLUTE(.));

  *(.shell_cmd_tab .shell_cmd_tab.*)

  PROVIDE (__ram_shell_cmd_tab_end = ABSOLUTE(.));

  PROVIDE (__ram_shell_cmd_tab_auto_begin = ABSOLUTE(.));

  *(.shell_cmd_tab_auto .shell_cmd_tab_auto.*)

  PROVIDE (__ram_shell_cmd_tab_auto_end = ABSOLUTE(.));

  *(.shell .shell.*)

  . = ALIGN(32 / 8);

  PROVIDE (__ram_shell_end = ABSOLUTE(.));

  } > ddr_sdra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713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