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无人机民避障及定高,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应用大解析

说说无人机民避障及定高,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应用大解析,第1张

24GHz毫米波是最早被利用的。现在各个国家把24GHz划出来可以民用,虽然把77GHz划分给了汽车防撞雷达,但77Ghz在无人机以后的发展中会更有合理性,上海渭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如是说。

Wayking 提供不同的 *** 作模式

FMCW模式

在FMCW模式下,可以测量到静止目标的距离。目标的下变频接收信号的频率与到该目标的距离成比例。在GUI中,可以进行FFT处理以确定频率。使用距离-时间显示选项可以查看移动目标,同时显示屏存储多个FMCW扫描。

距离多普勒模式

在距离多普勒模式下,可以分析到目标的距离以及速度。距离多普勒模式是最强大的 *** 作模式之一,因为它能够通过评估二维傅里叶变换同时处理多个发射斜坡。距离多普勒处理数据显示在距离多普勒图中。距离多普勒非常强大,因为它允许分离具有不同速度的目标,即使这些目标的距离都相同亦是如此。这对于不同方向上多个快速移动的目标非常有用——例如,解决汽车朝相反方向移动或超车期间的复杂交通情况。

数字波束成形 (DBF) 模式

在DBF模式下,显示到目标的距离以及与该目标所成的角度。来自四个接收通道的接收信号用于估计目标的角度。显示屏显示xy平面中各目标的空间分布。在DBF模式下,系统配置与FMCW模式下的相同,但对IF下变频信号的处理不同。在计算距离之后,通过评估四个接收通道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目标的角度信息。

在DBF模式下,需要进行雷达前端系统校准,以消除接收通道之间不必要的确定性相位差。每个DemoRAD系统都具备工厂校准数据,在运行GUI时加载。随后会先校正采样的IF信号,再评估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毫米波由于它的波长很短,就有别于无线电和较低频的微波,根据刚才说的反射特性等特点来讲,首先它很接近于光的传播特性,对于较小的反射面(物体)也能较好的反射,另外由于频率很高,它可调制的带宽非常大。还有,一会我们会说到,由于波长很短,天线就可以很小。但是由于波长小,在空间传播很容易被阻挡和吸收,那么也就导致它作用距离不可能太远,当然这个远近是相对其他波段来说的,一般作用距离1km以内。

我们常讲,汽车和无人机其实是很像的:高速移动,安全第一。高速,必然要求,探测距离足够远。安全,必然要求检测方法的鲁棒性,和受环境影响小。当然在某些应用里,无人机的环境比汽车也要复杂一点。毫米波雷达在军事有人机、无人机早已大规模应用。

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也是目前市场最大的,是植保无人机的定高和避障应用。

我们知道gps和气压计测的是海拔高度,而植保时,我们希望无人机在作物上方固定的高度飞行,无论地面和植被是否起伏。这个也叫仿地飞行。这种应用有很多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说的超声、激光红外、双目等等。但是由于植保环境大多很差,有很大的灰尘,还有水雾,那么超声和基于光学的都会受到很大干扰。

目前来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高度计,表现是最稳定的,首先他能穿透尘埃水雾,另外也基本不受什么干扰。基于波束,而不是点反射,高度恰恰反映植被叶片高度。

这个同样是一个多种传感器争夺的战场。但是我们讲毫米波雷达有不受光线影响、作用距离有非常大、可靠等优势,而这些优势在军事有人机、汽车、无人机方面都被证明。

说说无人机民避障及定高,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应用大解析,584e7fb9f08d6.jpg,第2张

当然,雷达的分辨力确实较低。但是我们讲过,由于阵列天线的优势,其实这个是可以有很大提高的,有3-5度的分辨力是有可能的。在美国这个避障比赛里,我们用毫米波雷达是得了第一的。所以请大家也有信心。这里有一个对比图,大家可以看一看。

有专家学者提出毫米波雷达进行360度避障这样一个架构,理想非常好,但从当前市场上反映来看,效果很差,还是回到最初的应用诉求,特别是植保无人机避障功能,按照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实现植保无人飞机前行和后退的避障功能,

植保无人机要做好避障,特别是做全天时全天候作业的兄弟们,在飞防作业时,遇到地边的树木、电线杆、行人等障碍物时,一旦无人机无法识别或 *** 作不当,轻者换桨叶,重者炸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购置植保无人机时,一定要求对方加装毫米波雷达,保证植保无人机实现避障功能。

【本文由上海渭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杨工提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701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