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2位ARM STM32F103C8T6和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设计

基于32位ARM STM32F103C8T6和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设计,第1张

设计了一个以32位ARM微处理器STM32F103C8T6为控制核心,外加振动传感器和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该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实时监控到是否有人进入监控区域,且实现自动发送彩信报警。系统采用微型图像传感器OV7670获取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初步处理,再利用GPRS模块SIM900发送彩信到指定手机,同时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保存到SD卡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实现了设计目标。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家中的各类贵重物品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的流动人口相对复杂,因此家居防盗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对于家居安防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都有不少方案。而这些方案基本都采用了运行嵌入式 *** 作系统的高性能ARM9或者ARM11平台,外围搭配多种高端传感器,这类方案成本都较高。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低成本32位ARM平台为控制核心的家居实时安防系统,以更具实用性的设计和更低的成本,提供了一套实时安防解决方案,能很好地满足大部分家庭对家居安防的需求。

1 系统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模组产品,有利于降低设计的难度和整体成本。系统采用低纹波高效能的5 V开关电源作为工作电源,电路内部经过多路电源管理单元的稳压处理后为系统各个模块供电,以保证系统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系统的控制核心为STM32F103C8T6,振动传感器的型号为SW-180,是中断信息输入单元,用户可以安装在适合的位置,负责检测振动信号。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基于32位ARM STM32F103C8T6和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设计,ARM与GPRS技术的家居实时安防系统解析,第2张

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HC-SR501,同样是单向输入单元,该传感器能准确发现100℃时5~7 m范围内的人体移动信号,实时将信号反馈到系统控制核心。图像传感器OV7670经过数据缓存FIFO后与控制核心STM32F103C8T6连接,可降低微处理器的速度要求,减轻系统的负担。

图像信息进入微处理器后将会进行初步处理和格式转换,得到的JPEG格式图像再通过GPRS模块SIM900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内。一旦有可疑人员进入房屋内,系统将被触发,并自动抓拍现场照片,发送彩信提醒用户,然后将照片保存到系统自带的SD卡内,以备查阅。

2 硬件设计

2.1 系统核心单元

基于32位ARM STM32F103C8T6和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设计,ARM与GPRS技术的家居实时安防系统解析,第3张

图2设计了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SD卡通过SPI接口与核心处理器通信,振动传感器和热释红外传感器则通过中断I/O口接入,图像传感器OV7670的SCCB接口连接核心处理器的I2C总线接口,GPRS模块SIM900则通过串口1进行通信。

2.2 图像采集单元

OV7670是OmniVision公司生产的一颗30W像素COMS图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的特点,提供单片VGA摄像头和影像处理器的所有功能。系统通过I2C总线控制,可以输出整帧、子采样、取窗口等方式的各种分辨率8位图像数据。该产品VGA图像最高达到30帧/s。用户可以控制图像质量、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OmniVision图像传感器应用独有的传感器技术,通过减少或消除光学电子缺陷如固定图案噪声、托尾、浮散等,提高图像质量,得到清晰稳定的彩色图像。

基于32位ARM STM32F103C8T6和传感器的实时安防系统设计,ARM与GPRS技术的家居实时安防系统解析,第4张

图3的电路中设计了12 MHz有源晶振,用于产生12 MHz时钟作为OV7670的XCLK输入信号。PAM3101DAB28用于向OV7670内部的模拟电路提供稳定的2.8 V工作电压,同时I/O工作电压也使用这组2.8V电源,这样OV7670内部自带的LDO即可正常工作,自动为OV7670的内核部分提供1.8 V电源。

系统设计了一个FIFO芯片AL422B,该FIFO芯片的容量为384 KB,足够存储2帧QVGA图像数据。由于采用了FIFO作为数据缓冲,系统的数据采集负担大大降低,设计者只需关心如何读取FIFO数据接口,不必再关心OV7670的数据是如何采集到的,又是如何传送到FIFO的,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关心CMOS的控制以及时序关系,就能够实现图像的采集。

2.3 振动传感器单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585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