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人机巨大优势构建应急救援新体系

利用无人机巨大优势构建应急救援新体系,第1张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战“疫”的关键阶段,无人机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为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现了无人机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构建应急救援新体系。

1.无人机安全巡查

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巡查快捷、信息反馈及时、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巡查领域成为疫情防控的“尖兵”。利用配备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平台,可在高空对数公里范围内区域进行视频图像拍摄和实时回传,防控人员即可高效、安全地实现无接触安全巡查。

以专业级大疆“悟”Inspire 2 为例,搭配禅思X7相机,最高可录制6K Cinema DNG/RAW和5.2K Apple ProRes视频。有效传输距离远达7公里,并可同时传输1080p/720p主相机画面及FPV摄像头画面,最大续航时间27分钟。其双目视觉系统配合顶部的红外感知系统,可探测3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在障碍物感知系统开启的情况下,依然拥有良好的机动性。

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可以用来防火巡检、灾难救援,应用于军事时,则可以充当军用无人侦察机,成都纵横研发的纵横大鹏系列无人机采用快速拆装结构,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05千克,航时覆盖1-8小时,产品可应用于舰队侦察、引导打击、边境线巡逻等场景。警用无人机则是无人机技术开始军民融合的一种重要体现。结合专门开发的警用APP,警用无人机的威力更加凸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加上搭载的微光夜视仪或红外摄像头等设备提供了有力的侦查支援,使警方具有“单向透明”的巨大优势,助力构建应急救援新体系。

2.无人机巡逻喊话防控疫情

无人机喊话被广大网友调侃为硬核土味防疫,喊话市民做好防护措施的视频让人感受到了这个特殊时期“空中卫士”的独特魅力。通过无人机平台搭载广播喇叭或对讲喊话器进行防控宣传,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能够突破传统宣传方式存在的盲区,提升群防群控效率和群众疫情防控意识。

由于广播设备通常较重,通常使用行业级无人机挂载宣传设备进行防控宣传作业。大疆“御”Mavic 2 行业版除了搭载1200万像素相机及三轴增稳云台,最大的亮点是支持多种配件的组合使用,包括探照灯、喊话器以及夜航灯。喊话器配件1m内范围最大音量可达100分贝,可播放多达10条录制语音信息,并支持地面实时录音播放,该配件音质稳定,传输流畅,通道加密,不易串频。适合安全指挥调度、人群疏散引导、交通指挥管理、施工现场指挥等多种复杂场景。

3.无人机消杀

使用植保无人机平台进行消杀工作可以使效率较人工提高10倍左右,昔日“庄稼卫士”变身“消杀能手”。据报道,全国上万架无人机已经接入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按照系统生成的航点以及飞行路径,能达到厘米级飞行精度,实现精准喷洒。

大疆T30植保无人机采用16 喷头布局,雾滴沉降均匀、抗飘移,最高可提供 8 升/分钟的大流量,最大载重为30 公斤,使消杀效率达到新高度。搭载的球形雷达系统,可全视角感知障碍物及周围环境,避免了尘土和光线的侵扰,充分保障作业安全。

4.无人机配送

疫情之下,封闭式管理让大量小区成为了“孤岛”,无人机投递的“无接触配送”方式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的“刚性需求”。自2016年起,国内电商京东开始着手利用无人机平台向偏远、交通不便地区进行配送。在疫情之下,无人机配送的快速、节省人力物力、不见面避免交叉感染等优势凸显。

消费级无人机由于载重量小,仅适合小件包裹、口罩、文件等。而军用无人机平台载重量大、稳定性高,单次飞行可投递数量多。翼龙II型无人机由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动力,最大有效载荷能力为400千克,可以持续飞行20小时,最高时速为每小时370公里。可根据设定航线全程自主飞行,自行起降。机身独特的材料具备优秀的隐身性能使它能够携带多达12枚激光制导炸d或导d,总重480公斤。中小型无人机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重要保障,高效利用可显著提高信息化战争中军事侦查、军事打击能力将影响未来战争的格局,是各国军事力量的重要体现。

在信息化时代,安全与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用与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无人机运送物品的功能也能对警务人员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可以给埋伏在山区、林地的特别行动小组投递食品和药品。这种无人机一旦投入使用,将使警方的持续监控和隐蔽设伏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进一步应急救援新体系。

5.无人机测量体温

远程测温是无人机的新“技能”。在无人机上装载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借助热成像技术,无人机犹如拥有了一双“透视眼”,不仅可以远距离、全覆盖、高效率地测出区域人群温度或相关人员体温,而且还可以避免大量人力支出,减少人员接触,实现安全防控。

无人机联合红外摄像和热感应在校射和侦察时能够大展身手,且不易被发现。军用无人机厂商以贯彻军民融全发展战略为契机,利用技术优势进入民用无人机市场。较为常见的是行业无人机平台搭载非制冷氧化钒(VOx)微测热辐射计,而后通过回传热成像画面,读取视野范围内被测物体温度。大疆“御”2行业双光版,在热成像镜头上增加测温标定支架后,棉花棒作为温度参考固定在红外热成像相机视野之内,再利用额温q对无人机的测温进行校准,随后即可使用无人机进行体温测量。一旦发现温度异常个体,遥控器屏幕即可显示体温异常,提醒现场工作人员进一步核查,即安全又高效。

民用无人机技术起源于军用无人机技术,随着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型消费级无人机企业利用市场优势与技术积累进军工业级市。目前国内顶级的无人机企业翼龙已经取得军工资质,成为军用无人机供应商。无人机的跨界融合发展,将创建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形成跨产业、跨领域的产业形态,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的新型应急救援新体系。

责任编辑:g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459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