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 MQ存储与Kafka存储对比分析

Rocket MQ存储与Kafka存储对比分析,第1张

Kafka单机超过64个队列/分区,Load会发生明显的飙高现象,队列越多,load越高,发送消息响应时间变长。Kafka分区数无法过多的问题,RocketMQ单机支持最高5万个队列,负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本文简单分析一下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及因此产生的其他问题。

Rocket MQ的存储结构

RocketMQ的存储结构如下:

Rocket MQ存储与Kafka存储对比分析,pIYBAF__qQGAMMyoAADNk9zyBgg118.png,第2张

RocketMQ在同一个broker上, 所有topic(及topic的queue)的数据都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中(CommitLog),对每个queue有独立的文件(ConsumeQueue)记录queue相关的数据在commit中的位置,一般ConsumeQueue都可在内存中缓存。

Kafka的存储结构

Kafka的存储结构如下:

Rocket MQ存储与Kafka存储对比分析,pIYBAF__qQiAQRT4AASsURMRrik097.png,第3张

Kafka的存储是每个机器上topic的parTITIon(Rocketmq中的queue)的数据独立存储:每个parTITIon对应自己的数据文件。

差异对比

1. 性能差异

这种存储上的差别导致如果单台机器上的partition(queue)数量太多, 对RocketMq来讲, 数据存储的IO可以合并并写到同一个文件, 因此性能不会下降太多。 但对Kafka,随着partition的增多, 会发生多个文件同时IO的情况, 如果这些文件在同一个磁盘上, 就会引起IO写竞争, 因此性能会大幅下降。可通过将partition分散在不同磁盘环境这种竞争。

一般一个broker会由多个topic共享, 因此这种差异可作为选择消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参考。

2. 同构系统和异构系统的区别

同构系统和异构系统的区别如下:

Rocket MQ存储与Kafka存储对比分析,pIYBAF__qSGAbL7kAADLhBqBJ68786.png,第4张

同构系统:

主从机器上的内容完全一样

主从间数据复制的效率高

异构系统:

异构系统各个机器上的内容不同

充分利用各个机器的资源, 每台机器都可作为写机器(目前绝大多数系统都是仅主可写)从RocketMQ和Kafka的架构上可知, RocketMQ是同构系统, Kafka是异构系统, RocketMQ不可能是异步系统, 因为对同一个queue, 其offset在主从上需要保持一致。3. topic设置差别因为RocketMQ的数据在同一个文件, 因此设置只能是broker维度的设置, 不能精细到topic级别, 比如: 数据存储时间, 刷盘策略, 主从同步策略等。

Kafka支持topic级别的设定,灵活性上Kafka更好。

其他

MQ使用

在应用中, 如果能使用MQ的场景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MQ, 因为本身引入MQ的技术和运维成本并不高,并能解决可靠性和数据分布式问题。

2. MQ的选择

主要根据业务场景, 但如果业务场景没有明显特点, 个人倾向选择RocketMQ, 主要两点理由:

RocketMQ的功能更丰富: 延迟队列, 基于key的消息查询, 事务,tag过滤等。

RocketMQ的客户端更友好: 提供了基于process queue的方式处理了多线程问题(这里碰到很多实现误区是自实现多线程, 处理不好容易丢失数据)。

当然Kafka也有其自身优势, 比如客户端支持更丰富, 社区更成熟, 流处理支持更好等。
责任编辑人:C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445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