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为什么能成为避险资产

黄金为什么能成为避险资产,第1张

有人看过《寄生虫》(Parasite)吗?你知道的,就是那部关于阶级流动性、创造性解决方案和恐怖地下室的电影。

几天以前,在阅读了吉尔·卡尔森(Jill Carlson)的专栏文章之后,我就想到了这部电影。就在所有人都惊讶于比特币居然不是避险资产之时,卡尔森以温和的语气问道:“你们对它有什么期望?”她强调,特币这样的新兴事物还不足以被认为是避险资产,因为它的叙事尚未形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最后不会成为避险资产。

这与那位来自韩国的奥斯卡奖得主有什么关系?在《寄生虫》开场的头一个小时,我们一直以为这部影片在讲述某个故事,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而且与我们的设想大相径庭。

加密货币行业也是如此。卡尔森说的没错:比特币的叙事是决定其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而且它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关键不在于比特币“现在是什么”,而是比特币“将成为什么”。

然而,一个更有趣的叙事正在其他领域显现。

我指的是市场的其他部分。事实上,几乎是整个市场。几乎整个市场的叙事都在发生变化。

例如,人人都知道应该在资产组合中加入债券,因为债券既可以产生收益,又稳定。我的意思是,债券的收益率不可能变成负值,对吧?

本周,美国政府发行的 30 年期债券和 10 年期债券的收益率都跌至历史最低水平。目前,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收益率高于国债,引起了人们对于“风险分摊(risk distribuTIon)”这一观念的质疑。

甚至连黄金的表现都很奇怪。我们坚信黄金是“避险资产”的典范,然而市场结构的变化却让我们对此产生怀疑。上周,来自衍生品头寸去杠杆的压力,使得黄金价格在一天之内暴跌近 5 % ,达到了近 7 年以来最高的单日跌幅。我们都快忘了,2008 年市场崩盘最严重时金价暴跌了近 30% 。

黄金之所以能成为避险资产,完全是因为它的叙事:金黄的色泽是很吸引人的特质(这肯定是主观因素);供应量是有限的(这点我们并不确定);以及份量越重代表越纯正(你肯定听过“这么轻啊”之类的嘲讽)。如今,重量或许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种实用性指标了,因为份量太重意味着很难随身携带。

即使我们都认可黄金的金属属性非常深入人心,黄金也不再是全球普遍接受的避险资产了,虽然这不是它自己的错。围绕黄金的叙事正在变化。虽然本周起黄金价格有所回升,但这似乎不是基于人们对于黄金能够在困难时期保值的信念,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绝望地意识到现在还没有其他东西能取代黄金的地位。

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如此多的叙事发生改变?实际上,叙事一直都在变化——但是变化的速度通常比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慢得多。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在恐惧之下,一切设想都被打破。我们开始担心经济、银行系统、气候、生活条件、政治、教育和机器取代人工。此外,人们感觉自己越来越脆弱,担心自己的健康,担心会得传染病。

在恐慌时期,我们的认知倒退回了我们所知道的、可以确信的东西上。如今,这种东西已经不多了。

哲学家库尔特·里兹勒(Kurt Riezler)在 1944 年发表了一篇很深刻的论文《关于恐惧的社会心理学(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Fear)》。在文中,他指出“如果我们不知道危险的本质,我们会做出假设。如果没有这种假设,我们便无法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基于这些叙事得出结论,会做出什么样的假设呢?我们假设利率永远不会变成负值。我们假设房价永远不会下跌。我们假设利润是有利无害的。我们假设社交媒体会解放人类。

现在,面对着如此多的危险,我们依旧在努力去理解它们,我们正在推翻之前的很多假设。

比特币的叙事正在发生改变,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新兴事物来说,这是符合预期的。但是,其他投资领域的叙事也在发生变化。

接下来的几年里,当新的叙事稳固下来,成为一种常态之时,我们将回想起这段时间,意识到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广阔的前景。

诺埃尔·艾奇森(Noelle Acheson)是一位资深的公司分析师,同时也是 CoinDesk的研究总监(Director of Research)。本文系作者本人观点。文章最早发表在 CoinDesk 旗下周刊《机构加密资产(InsTItuTIonal Crypto)》上,主要关注机构对加密资产的投资。
责任编辑;z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2420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1
下一篇 2022-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