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现在发展前景怎么样?

区块链技术现在发展前景怎么样?,第1张

研究实力增加 研究成果显著

截止2019年底,我国区块链研究机构数量已达97家。此外国内高校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研究,加强区块链技术理论知识创新,提升高校区块链技术研发能力,截止2019年底,我国在加强区块链技术研发方面参与的高校已有24所。核心技术主要分布在共识算法、跨链、底层架构以及多链这几方面。

从研究成果来看,共识机制方面,我国共识机制逐渐从单一算法走向混合共识;密码算法方面,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算法不断融合应用;跨链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从区块链硬件来看,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数字货币挖矿设备供应企业都位于中国,仅仅是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科技三家挖矿设备企业就占据了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应用来看,金融行业是目前区块链技术落地项目最多、场景最为丰富的行业,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芳化、征信与风险控制等。

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六成

随着国家政策对区块链的倾斜与各领域应用的落地,区块链相关的专利也逐渐得到各方的重视。与2018年相比,2019年我国企业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量增长明显,入榜前100名全球企业中,我国占比63%。

2020年区块链产业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2020年,我国区块链政策将持续利好、标准规范更加完善、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持续创新发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效应加速显现。同时根据2019年我国区块链发展存在的问题,赛迪区块链研究院提出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快核心技术创新研发、推动第三方评测认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速推动各领域应用落地六大建议。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尽管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未来主义的愿景迈近了很多步,但还远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以下简单地列出了一些关键的局限性:
1、缺少专门为物联网设备开发的主流区块链网络(注意:截至本文撰稿时间,还没有任何区块链系统称得上是「主流的」);
2、设备制造商尚未将加密密钥嵌入到所有硬件中,也没有把与区块链的兼容性确立为一个通用标准;
3、用于保证隐私保护算法的软件加密方法效率极低且不切实际 [1],而硬件解决方案则需要建立在对制造商和整个制造供应链完全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止数据盗版很难被防止;
4、人工智能还不够精密,无法在设备中实现这种高度自主的决策行为;
5、为了进一步消除链上交易风险,还需要确立相应的法律手段,但是只有有限的国家和地区 [2] 才承认链上智能合约具有和链下合约同等的法律约束力。
但即使存在这些局限性,区块链依旧具有提供广泛增值应用的潜力,能够解决物联网面临的许多技术。首先,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区块链技术当前的进展,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现有技术水平。
为物联网设备开发的区块链网络
考虑到区块链和物联网之间的所有协同作用,一个能够完美适配物联网需求的区块链网络会具备哪些特征?尽管许多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都是基础性的,并不会明显侧重于特定应用,但在公共分类帐层面,有许多设计和优化选择能够反映设计者在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的应用堆栈。
物联网设备的特征及其对区块链网络设计的影响
在谈及物联网,特别是将其与现有区块链网络上运行的节点做对比时,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目前所有的区块链网络,都依赖于功能强大且始终联网的服务器来执行所有记录保存和共识任务。当下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所认为的大多数「物联网」设备,或者更小的,有时是移动的联网设备,其受限且独有的特征并不适合上述情况。
「IoT」一词基本上被用于指代任何连入互联网的设备,我们可以对这些设备的特征做一些总结性的陈述:
大规模:[3] 据一些统计显示,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人口,并将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有限的算力:[4] 即使是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处理能力相比,物联网设备的算力在量级上往往也排不上号;
有限的存储空间:大多数物联网设备的初衷并不是在本地存储信息,而是单纯的信息中继(例如上传到云端),因此其存储空间非常有限;
有限的带宽和网络连接性:许多物联网设备在没有可靠网络连接的野外环境运行,联网成本高昂(例如,树林深处的卫星网络);
能耗限制:许多物联网设备使用电池或通过能量采集机制运行,这严重限制了其能耗。
那么想要设计最适合物联网设备的区块链网络,需要满足哪些关键指标?
1、网络需具备可扩展性:考虑到可能有数十亿个设备连接到任何特定的区块链网络,该网络必须能够扩展其处理交易和请求的能力。
2、网络需支持通用资产的发现和交易:物联网设备上有许多可交易的数字资产和资源(例如数据),其中不仅仅是货币。因此还需要发现这些资产的途径。
3、网络需支持选择性存储:考虑到物联网设备的所有局限性,它们将只能参与网络的一个小的子集,并且必须仔细甄选每个设备所存储和处理的内容。
4、网络不能仅仅依靠「工作」来维持安全性:网络安全不能单纯基于解决复杂的密码难题,这会使物联网设备难以执行区块链事务。
5、网络需支持去信任的轻节点: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并不足以支持全节点的 *** 作,但仍需要保持其在区块链网络上的独立性,因此在物联网设备上运行的「轻」节点不能太过天真(即盲目地信任另一个全节点),并且应该具备某种方法能够验证网络状态和状态转换。
6、网络需支持点对点交易:IoT 设备之间的许多事务都是高度本地化的,即设备彼此相邻,不可能每次都去等待全网验证造成的延时。
综上,即便目前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在满足上述关键指标的基础上,就能够设计出最适合物联网设备的区块链网络,从更好地赋能物联网生态。

itc万物链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万物链解决了物联网长期存在的中心化设计,数据被存储在被中心化机构的中心服务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行业的结合,提供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思想和技术。但在其他物联网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万物链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从一项技术,到变成一个红极一时的关键词,从精英到大妈,从大佬到草根,似乎所有人都可以从区块链中收获财富,实现抱负。 从 coinmarketcap 数据来看,区块链虚拟货币行业的市值从 2017 年初 100 亿美金到 2018 年 1 月飙升到 8000 亿美金,最近回落到 3000 亿美金。
综合来说:万物链采用PBFT共识的主链,结合天生支持高性能的 DAG网络作为侧链,采用 CPS 的多层架构,致力于构建安全、去中心化的、支持高并发的物联网 *** 作系统。 万物链的出发点:致力于构建安全、去中心化的、支持高并发的物联网 *** 作系统。万物链清晰的判断了物联网的市场规模以及物联网的市场痛点,并提出了完整详细的解决方案。对市场规模及市场痛点十分清晰,解决方案成熟,项目主要针对公用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明确代币用途,项目定位明确,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且万物链对标IOTA,万物链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强于IOTA,IOTA偏向于底层,评级为高。
用户对隐私和数据的需求会极大增加,集中式的身份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ITC万物链认为分布式身份将会是链接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在下一个数字爆发的时代,我们需要分布式身份控制自己的数据,选择自己的服务。我们不再以服务为中心,更多的是要以用户为中心。 而且随着边缘计算的崛起,边缘的计算能力在增加,我们可以在数据流向服务之前做好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处理。

2019年区块链会如何发展以下是四个方面的最新预测,大家可以看一下,做个参考。
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结合的元年
除了金融和共享经济之外,最容易与区块链产生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指物物之间链接起来,靠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使机器有了判断和交易识别能力。围绕该领域的项目将如雨后春笋,物和物交易将预示着人类在资源层面展开协作,通过区块链不可篡改的账本技术和Token经济体系,可以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难题,在实现隐私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只有出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项目的成功应用,才能更加坚定市场信心,并让这些价值快速流通。
二、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的结合
在金融界,一个人的信誉十分重要,而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解决我们的信用问题。但这也可能是目前区块链监管最大的挑战,参与者参与到区块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个激励机制,如代币。一旦代币使用范围过小,会削弱参与者的参与热情;反之,参与过热,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科技的进步,区块链的地位等同于蒸汽机、发电机,是支撑第二次数字革命的主要技术,同时也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发展潜力无穷。
三、证券代币的崛起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代币都是功能性代币,但2018年将会是证券行代币崛起的一年。证券型代币本质是金融产品,这些代币实际上代表了真实资产的所有权。其代表的是市场份额远远小于功能性代币。但市场上主流观点认为,随着2018年的发展,这种模式将发生变化,预计大量资金将从华尔街流入数字货币这个领域,不再是流向功能性代币,更多的是证券型代币。对于法币方,也会有更严格的合规要求。
四、交易平台选择的迫切性
伴随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展,未来更多投资者会参与进来,交易平台将会更加合规化。大家都知道数字货币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一个问题必须要说明白,就是交易平台的选择,很多币友之所以不敢做数字货币交易就是网上传说很多的黑平台将数字货币市场抹黑了。在任何投资中,平台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不管你的技术有多硬,你的盈亏多厉害,但如果平台有问题,你根本就不能出金,就什么用都没有了!一个优秀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还是建议要从安全性、交易费用和客户体验这三大方面考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517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 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