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第1张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为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将会在全国打造并落地一千个5G+北斗高精度定位标杆项目。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1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5G建设和实施北斗产业化的要求,10月15日,中国移动与宁波市政府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精准时空,智驾未来”5G+北斗高精度定位行业大会。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会。

赵大春在致辞中表示,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北斗系统具有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等能力。中国移动将以5G+北斗为载体,融合AI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数智生产力,推动社会数智化升级“三个新”,即筑牢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新基石”、深耕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新场景”、共促5G+北斗高精度定位生态“新繁荣”。

自2020建成并发布全球最大规模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以来,中国移动联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完成全国范围内5G+北斗高精度定位基准站坐标解算,获得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认证,形成包括静态毫米级、动态厘米级、星网融合、短报文融合等7类标准化定位服务,并打造了由5G一体化融合云网、北斗标准化定位产品、场景定制化开发组成的精准时空服务体系。

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经过一年实践,中国移动以“有需求、有应用、有价值、有空间”为原则,对全国5G+北斗高精度定位项目进行筛选,总结提炼出了包括智能驾驶、智慧港航、智慧物流、监测检测、智慧公交、共享单车、无人机、精准导航、精准农业、测量测绘在内的十大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场景,并发布了场景化解决方案,支撑5G+北斗市场化推广、规模化复制。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正式为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示范基地授牌,并与多地行业用户签订5G+北斗高精度定位合作协议。示范基地和合作项目将成为5G+北斗产业集聚和成长的土壤,中国移动将开放自有技术能力、营销渠道、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等资源,深耕十大场景,聚合5G+北斗产业终端、平台、服务、集成等环节百家合作伙伴,在全国打造并落地一千个5G+北斗高精度定位标杆项目,切实落实国家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应用场景发布2

5G+北斗,精准“制导”应用新场景

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5G通信,遇到天地相通的北斗导航,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创新灵感?

在昨天下午中国移动与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精准时空、智驾未来”5G+北斗高精度定位行业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十大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场景,涉及智能驾驶、智慧港航、监测检测、智慧公交、无人机、精准导航、共享单车、智慧物流、精准农业、测量测绘等生产生活领域。

电力无人机巡检、自动驾驶试验、港口外集卡定位、拖轮引航、智能安全帽……近年来,宁波高度重视5G、北斗技术发展,积极探索5G+北斗高精定位领域,目前全市已经建成5G基站数超过13万个,在刚刚结束的工信部对全国36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4G+5G网络质量抽查中,宁波位居全国第一;4G+5G+重点场景应用总分也是最高。

笔者从大会上获悉,在高质量、快速推动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市将充分发挥区域和产业双重优势,大力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等多领域的创新示范应用,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典型示范应用场景。在北斗应用方面,我市目前已经建成卫星导航定位精准服务系统,包括9个自建基站、14个省级共享基站,实现了全网对多元卫星导航定位数据的全面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与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检测等重点领域,通过5G、5G+北斗、5G+车路/船岸协同等技术,探索共享单车、边坡检测、车道级导航、无人机/无人船等创新应用,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音)+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5G+北斗“智泊南通”引领数智生活新体验

日前,江苏南通移动助力南通市推出“智泊南通”系统,打造全新智慧停车模式,带来数智生活新体验。

据了解,4月起,“智泊南通”系统在崇川区试点上线。8月,在南通市市级平台正式上线。该系统依托5G通信网络、北斗定位、云计算、智能巡检车、AI图像识别、ETC无感支付等先进技术,通过整合崇川区现有公共停车资源,将智慧停车管理、交通违章治理、智慧交通大数据治理等结合在一起,构建全新的交通治理解决方案。

“智泊南通”系统在全国首创以5G﹢ETC智能巡检车为路边停车收费的主要技术方案。通过在市区热点道路部署ETC扣费装置,车主在驶过这些装置时,即可自动完成ETC扣费,真正做到了随停随走,无感支付。

同时,通过大数据能力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推出面向居民的“智泊南通”智慧停车小程序,通过5G﹢北斗精准定位实现诸多功能。目前平台已接入市区近500个停车场,106051个停车位,注册人数已经超13万人。

系统的顺利运行切实提升了居民的驾车体验。游客纷纷表示:“开车前可以查看目的地旁边的停车场,离开时,直接扣充值余额,都不用再掏手机付费,特别方便。”

南通移动将继续助力丰富各项功能,打造好城市停车的“南通模式”

是的。
北斗+5G”有机融合成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体系,可实现物联网的可感知、可测量、可计算、可控制,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相融合,提供基于“高精度定位、高精准时间、高清晰图像”的能力,也为我们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交通和智慧家庭等领域的探索尝试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

1、全面感知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感知包括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协同处理、智能组网,甚至信息服务,以达到控制、指挥的目的。

2、可靠传递

是指通过各种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融合,对接收到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现有的电信运行网络,包括无线和有线网络。

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局部的无线网,因而无线移动通信网、3G网络是作为承载物联网的一个有力的支撑。

3、智能处理

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扩展资料:


基本功能

在线监测: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物联网业务一般以集中监测为主、控制为辅。

定位追溯:一般基于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GPS(或其他卫星定位,如北斗)和无线通信技术,或只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如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RTLS等。

报警联动:主要提供事件报警和提示,有时还会提供基于工作流或规则引擎(Rule“sEngine)的联动功能。

指挥调度:基于时间排程和事件响应规则的指挥、调度和派遣功能。

预案管理:基于预先设定的规章或法规对事物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置。

安全隐私:由于物联网所有权属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远程维保:这是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或提升的服务,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售后联网服务。

在线升级:这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售后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516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 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