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专升本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专升本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第1张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中专学校可以考大学吗?答案是肯定的。中专学校的学历是可以被大学认可的。中专学校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大学本科学习。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专业有哪些:序号专业名称1应用电子技术2现代通信技术3计算机网络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应用5数字媒体技术6集成电路技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数字媒体技术介绍所属学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专业大类:五年一贯制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代码:506105专业方向:数字媒体专业性质:精品特色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对应职业工种:广告装潢、网站设计、虚拟现实开发等毕业时职业技能所能考 出的职业资格证书: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商务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Autodesk 3ds Max动画工程师、Autodesk影视动画设计师对应开放实训中心:级别:校级专业介绍:专业特色: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是2023年国家公布的新职业之一,数字媒体全行业的人才缺口巨大,具有广阔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业于电视与广播、影视音像、动漫传媒、广告装潢、环境艺术、网站设计、虚拟现实开发等行业,以及各类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站开发与维护,并具备个人创业的技能素养。本专业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网站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视频编辑、虚拟现实开发等,市场人才需求量巨大。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和美术基础知识,能熟练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网站设计与制作、影视编辑、三维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开发等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开发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图形图像处理(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UI设计与制作、音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特效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应用技术、虚拟现实开发(VR Design)。
专业建设成果: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已开设超过13年,教学团队是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成3门上海高职院校市级精品课程,曾于2017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职业教育)一等奖,目前是上海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试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学生连续多年在市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并与多家行业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介绍所属学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专业大类:五年一贯制专业名称: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06104专业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性质:精品特色专业对应职业工种:安全测评师毕业时职业技能所能考 出的职业资格证书:网络工程师(华为、红帽等)、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华为,思科)对应开放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级别:校级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5年后上海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方式转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需要的,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熟悉安全等级保护和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基础,掌握网络安全管理技能,有很强的实际 *** 作能力、有较强的英语功底的,“能组网布线、能管理维护、能检测评估、能攻防加固、能开发设计、能沟通合作、能持续发展”的“七能”型应用性信息安全与管理中高级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上海市首批“五年一贯制”试点专业,2015年与上海行政管理学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2017年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近五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并实践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构建学制层次丰富,纵向贯通,覆盖高职,高本,中高,五年一贯制的四类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途径,走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的前沿。本专业拥有一支上海市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多年来专业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安全检测与评估、云计算与应用技术赛项和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等多个赛项上屡获殊荣,2019年专业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项目上海市选拔赛中成功晋级中国区选拔赛。
主要课程:信息安全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安全配置、数据库安全管理、WEB应用开发、Windows服务器安全管理、Linux服务器配置与安全管理、WEB应用安全、Python网络编程、Python安全工具开发、渗透测试、网络攻防对抗、服务器安全加固、安全检测与评估等。
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网络集成公司、IT设备生产和销售公司、安全服务公司的网络系统安全运维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岗位,从事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安全检测与审计、漏洞挖掘与修复、服务器安全加固等工作。
资格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PET-A、PET-B)、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红帽Linux认证RHCE、华为认证HCIA,HCNP、CompTIA Security+,思科认证CCNA,CCNAS、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PTE等。
师资团队:教学团队现有成员总数7人,其中院内专任教师4人,来自校外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3人,是一支校企共建的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团队,2015年建设成上海市市级优秀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团队。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5人,团队成员全部获得过思科、华为、红帽及SUN等知名企业的行业认证。企业兼职教师3人,其中2位企业带头人和1位企业技术骨干,其中4名兼职教师获取CISSP和信息安全师认证。
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五年来,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获证率达96%
专业建设成果:本专业重点打造《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LINUX服务与安全管理》、《WEB应用安全》、《安全检测与评估》、《渗透测试》5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并着力打造精品课程资源。近3年来教学团队承接企业信息安全运维,安全检测,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术培训等相关项目18项,总经费达74万余元。
教科研:本专业教师近几年共申报教研项目立项5项。2015-2019年间团队成员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出版专业教材8部,其中国家或省规划教材5部,担任主编共5人次。包括“网络协议漏洞分析测试平台建设构想”、 “基于虚拟化技术设计信息安全攻防实训环境”、“一种对抗肩窥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与实践”、 “基于组件库技术设计教务信息发布系统”等。2015年本专业教学团队获批为上海市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网络营销与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Linux 服务与安全管理》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攻防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3门课程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Web应用安全》2019年建成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生竞赛获奖: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赛项二等奖;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安全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一等奖;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与评估赛项一等奖;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一等奖;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三等奖;
2017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特等奖;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与评估赛项三等奖;
2018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二等奖;
2019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三等奖;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现代通信技术介绍所属学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专业大类:五年一贯制专业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代码:506102专业方向:通信工程设计施工、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专业性质:示范性品牌专业,品牌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对应职业工种:通信工程技术人员毕业时职业技能所能考 出的职业资格证书:5G基站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开放实训中心:通信技术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级别:市级专业介绍:专业概况:通信技术专业开办于1999年,是上海市重点专业,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019年入选上海市双一流建设专业。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总数约480人,2013年起与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2015年与德国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中德合作TS班,2019年起开展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专业依托通信与信息技术(ICT)行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等通信行业知名公司以“全程合作渐进”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主进行深度合作。专业建设立足于上海,面向全国ICT领域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后期服务行业,培养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和普通文化知识要求,掌握现代通信基本技术原理,熟悉5G移动通信网络构架,具备通信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能够胜任通信工程设计施工、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通信网络运行维护、5G通信人工智能应用等重要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通信技术专业开办于1999年,是上海市重点专业,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019年入选上海市双一流建设专业。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总数约480人,2013年起与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2015年与德国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中德合作TS班,2019年起开展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
主要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数据网络组建》、《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综合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与设备运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通信工程监理实务》、《通信机房运行管理》、《物联网通信技术》、《毕业顶岗实习》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通信运营商、通信工程建设服务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职业范围包括通信工程勘测工程师、通信工程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概预算工程师、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师、通信软件调测工程师、通信网络运维工程师、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工程监理工程师、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师等。
资格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PET-A、PET-B)、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证书 (一级、二级)、5G基站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实训基地:专业建有2大实训中心,分别为现代通信系统综合实训中心和通信工程实训中心。现代通信系统综合实训中心设有6个实训室,分别为:光传输实训室 、综合接入实训室、现代交换实训室、无线接入技术实训室、数据网络组建实训室、通信全网组建仿真实训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实训室;通信工程实训中心设有3个实训室,分别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光缆布线实训室、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选手训练基地。
师资队伍:专业目前共有24名专任教师,其中8名公共基础课教师,16名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为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9%,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10名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2名教师具有国内访问学者经历。
校企合作:通信技术专业与通信企业合作,主要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等通信行业知名公司,成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企业和学校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形成“校企联动,工学融合”全程合作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信技术专业作为华为ICT学院的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学生专业技术培训及华为职业技术认证,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2019年度“优秀华为ICT学院”称号。
人才培养:近三年来,通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获取率为100%,学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85%左右。
专业建设成果:
2013年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国家级 LTE组网与建设 团体二等奖
(2)上海市教学团队评比 市级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市级教学团队
(3) 上海市精品课程评比 市级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 市级精品课程
(4) 教材出版 国家级 《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4年 (1) 上海市精品课程评比 市级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市级精品课程
2016年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国家级 4G全网建设技术 团体二等奖
(2)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 市级 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三等奖1人次
(3)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选拔赛 市级 信息网络布线赛项 第一名1人次
2017年 (1)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
重点专业建设比武大赛 市级 一流专业建设比武大赛 团体三等奖
2018年 (1)上海市教学团队评比 市级 通信技术一流专业教学团队 市级教学团队
(2)教材出版 国家级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
全国选拔赛 国家级 信息网络布线赛项 第二名1人次
2019年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国家级 4G全网建设技术 团体二等奖
(2)教师说课(教学能力)大赛 市级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说课 三等奖1人次
(3)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选拔赛 市级 信息网络布线赛项 第一名1人次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这个需要进学校才能知道,学校概况
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是全省首批设置的九所五年制高职校之一。2013年6月15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在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基础上筹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2015年2月6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院,并报教育部备案。同年4月底,顺利通过教育部备案,正式跨入专科(高职)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序列,成为江苏省137所普通高等学校之一。
办学30余年来,学院以“明志、笃行”为校训,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内涵发展道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学院现有殷村和清潭两个校区。殷村校区位于常州城西殷村职教园和裕路1号,清潭校区位于常州市木梳路12号。总占地面积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新校区以打造“绿色校园”为总体目标,是省内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学院现有在册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校内专任教师35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3人,“双师型”教师182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692%。校内建有各类专业实训(验)室110余个,拥有实习工位6000余个;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60余个。
学院现设有建筑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公用事业学院、设备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2017年纳入招生的三年制大专(高职)专业有24个,分别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园林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会计(建设会计与投资审计)、BIM(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业技能技术;五年制大专(高职)专业有19个,分别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工业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截至目前,学院建成了省级高职示范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五年制高职评估优秀专业4个(全省并列第一),市级高职示范专业7个。
学院是国家教育部、住建部确定的“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学校”,有1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学院设有“江苏建设行业第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建设职业技能城建岗位培训站”和“常州城建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年均开展行业相关培训超20000人次,各类技能鉴定超3000人次,占地方建设行业培训规模的80%以上。下属甲级资质江苏城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等4个科技服务实体近三年年均完成产值3000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建设人才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建设教育培训工作优秀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社会力量办学A级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本物联网工程考研报滁州学院比较好。

数据截至2019年5月,滁州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

“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应用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

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物联网工程专业(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工程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具有网络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素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宜在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大中专院校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就业及深造前景
物联网产业是新兴产业,随着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升级和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等将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未来对这些专业人才具有巨大需求,因此,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除了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外,还可以在上述相关专业考取硕士研究生并继续深造。
培养特色
物联网专业的目标就是为物联网产业的需求专门培养合格的工程型、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特色在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提升。本专业的毕业生将精通信息传感、网络传输、信息存储、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具有在物联网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研究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未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除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毕业生将接受大量的实践方面的训练。除了普通的课程实验外,还有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有更贴近于工作环境的工程实践和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毕业生的电路设计能力、计算机程序编制能力和信息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将得到重点培养,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科研力量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举全院之力争取办好物联网专业。学院从事物联网方面工作的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16人。
物联网是新兴专业,不论是在学界和产业界都具有持续的热度,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一直在参与该领域的发展。经过几年积累,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存储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领域颇有建树,取得了一定成绩。
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更重视工程素养和工程设计能力的专业,因此,我们也为具有一个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的教师团队为傲。几年来,我们设计了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智能信息采集终端、设计了民族文化大数据平台,我们教师设计的“健康家庭物联网系统”已经在北京市场成功的投入运行。物联网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物联网相关的各种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大赛、Android应用设计大赛以及和电子信息类都相关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专业招收理工科类考生,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技校专业分为三大类,即基础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其中,基础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高级专业技能。技校的专业很多,适合不同的学生。

益阳华中物联网中等职业学校官网: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院校专业: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 ——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学校始建于 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学校占地 2021亩,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54亿元,馆藏图书238万册。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7000余人,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160余人。,学校坚持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 “健康+”等应用型专业集群。现设有22个学院,3个研究院。拥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个。其中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发展智库1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现有 6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公益性创业平台“七点创业谷”获批德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000余项。,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 “天衢英才”工程,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教授126人,副教授498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8名。拥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5人;“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5人。德州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文化名家等46人。,学校坚持应用为本,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 380余项。在生物物理、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纺织服装、可再生能源、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已形成研究特色。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3个。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50余篇;在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给-受体”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2020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坚持根植德州,面向山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德州市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出台《服务德州行动计划》《 “对接京津冀,服务示范区”工作意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编辑出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德州市各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校企产业学院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博士工作站8个。,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重点推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已与俄罗斯、波兰等18个国家的70所高校开展合作。举办中波、中俄合作本科层次教育项目2个,中俄合作专科层次教育项目1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共建“中俄生物物理前沿交叉联合实验室”、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招收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历生和语言生300余人。获批“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和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专业提升、学科筑峰、英才汇聚、校城融合、对外开放、文化引领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其他信息:

德州学院不是师范类学校,师范类院校指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而德州学院(Dezhou University)是一所山东省综合性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学校始建于1971年5月,2000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师教育先进单位。

补充材料:

德州学院开设的专业主要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物理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及测控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表演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纺织工程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会计(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中俄)、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生物系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软件外包、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化学、材料化学、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法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历史学(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地理科学(师范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园艺(园林规划设计方向)、护理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俄语、英语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音乐方向)、小学教育(师范类)、应用心理学、美术学、美术学(书法方向)(师范类)、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中俄合作)、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师范类)、社会体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506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 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