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客观辩证的看待酒店的智能化 数字化?

应该如何客观辩证的看待酒店的智能化 数字化?,第1张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酒店行业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相关数据统计,898%的饭店集团在2020年增加或维持了科技创新投入比例,多数信息化系统和智能技术应用在酒店集团内均有增加。而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已超1000亿元,且每年酒店数量仍保持20%左右的增长。
面对庞大的市场和必然趋势,行业内也涌现了不少智能产品生产企业。有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包括携住在内的多家头部企业均已获得融资,并谋求上市。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各路玩家如何加速推广酒店智能化进程,自身又该如何构建护城河,这都将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对于酒店经营者来说,是否进行智能化升级,如何选择智能化产品,亦考验着自身的经营智慧。
1
千亿蛋糕千家抢
随着酒店行业的升级改造,以及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常态化,酒店智能化愈发受到行业重视。
从最早的电动窗帘、声控开关到机器人,再到现在的全链条产品,智能化也在不断得到进化。
据原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已超1000亿元,且每年酒店数量仍保持20%左右的增长,可以说,酒店智能化,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头部酒店集团对此投入也更加积极。根据《中国饭店2020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基本上各饭店集团延续了2019年的增长态势。有729%的饭店集团增加了科技投入,其中有915%的饭店集团计划在2021年增加投入。
在智能技术投入方面,2020年比2019年有明显增长的项目是物联网技术(智能客房)和机器人服务,其他方面的投入都有下降。具体关注的智能技术方面,小程序排第一,物联网(智能客房)排第二。
携住科技河南区总经理王高峰提到,智能化产品几乎是增量酒店的标配,仅从市场空间来看是巨大的。
如此大的蛋糕吸引着各股力量进入。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1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智能酒店”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其中,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
从行业分布来看,“智能酒店”技术属性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分布最多的行业,占比达2625%,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584%、1734%。
若将玩家分类,可大致归为:手握数据的老牌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小米等;掌握智能化技术及产品的供应商和开发平台;还有部分专门的智慧酒店品牌。
同时,资本也对酒店智能化趋势颇为关注。多家平台已经获得融资。2021年3月,携住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B轮股权融资。携住科技是国内智慧酒店、智能化场景一站式服务商,结合智能硬件、软件为酒店及公寓快速向“未来酒店”未来公寓改造提供全套服务。据了解,该公司还在筹划上市事宜。去年年底,鹿马智能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这是一家为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2
三座大山
酒店智能化的浪潮,趋势已经逐渐明晰。它虽然能够优化用户住宿体验、提升酒店运营效率,但是酒店智能化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困难。
第一座大山是支出门槛。
由于酒店智能化在设备系统建设与技术投入上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不少酒店方对智能化实践,仍保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刚刚经历疫情,很多酒店经营状况不佳,对于此项支出可能更加犹豫。
这一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是酒店经营状况的复苏,这与外部环境相关。另一方面是酒店智能化产品的价格机制调整。不同于传统的酒店耗品,智能化产品在前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早期价格往往居高不下。在实现量产之后,相关产品的价格才能有优化的空间。这对于相关企业的科研实力、产品推广和销售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座大山是底层技术成熟度。
技术上的不成熟,是很多供应商面临的难题。因为这一门槛造成智能化“不智能”,影响住客住宿体验。并且很多产品的耐用性不高,维修成本却不低,酒店经营方对此苦不堪言。
同时,数据积累不足,让很多智能化产品并不能直击住客痛点。要想制定更加完善的产品,需要依托海量数据,完善知识图谱,对消费者习惯进行数字化分析,这都需要求企业下足功夫。
当然这也与入局者众的大环境有关。我国近8成的智能酒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小微企业超1000家,占7成左右。这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参差不齐。尤其是智能化产品的导入期,很多经营者希望减少开支而选择品牌力较小的产品,导致使用体验感不好。
这也在提醒酒店经营者,未来在选择相关产品时,不应过分追求控制成本。事实上,引进高质的智能化产品,对于酒店经营业绩有较大影响。
据相关媒体报道,5月20日,围绕“智能、绿色、环保”等理念升级改造后的7天酒店30石家庄店正式上线,该店上线一个月OCC直达9828%,7月ADR到179元比上线前提升60元,综合点评从42分提升到近满分。
第三座大山是酒店经营者的认知。
这与上述两者都产生关联。一笔额外的资金投入,早期用户体验不佳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将直接影响着酒店经营者的认知。这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需要时间来改变。
事实上,酒店经营者在考虑介入这一产品之前,应该理性思考一下:增加智能化产品投入后能够为自身酒店经营节省多少开支,同时又能使自身营收获得多大增长。这种显性的数据或许能够改变部分人的认知。
仅从当下来看,理想状态下,酒店智能化产品能够优化用户住宿体验、提升酒店运营效率。
单从住宿体验维度来讲,酒店的未来,既像家一样可靠踏实,又有家里无法体验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丰富完善的智能化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设想一下,进入酒店房门,灯光自动打开(目前,携住相关产品对于入户时的灯光明亮程度也在做细分),空调自动调至适宜温度,床垫还可根据住客身高体重进行软硬度匹配,使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加丰富。
从酒店运营效率来讲,智能化产品可以解放部分人力,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自检、设备巡检以及系统远程升级,可降低酒店的运维成本等。
以酒店安全为例。前段时间全季酒店男子全裸闯房事件,让外界拷问酒店安全。传统模式下,酒店通过视频监控、安保人员巡楼来规避上述事件出现。若能引入智能化产品,平台可自动识别酒店内部任何违规行为(前提是系统有提前录入相关情况),并通过系统主动提醒安保人员,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上述三座大山,是酒店智能化推广的阶段性障碍。不过,也正是这些障碍,让智能化领域能够更加快速发展,并且为酒店行业赋能。这个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整个酒店行业不断升级的过程。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王杉杉
※文中部分来源于网络

互联网与物联网在接入方式上是不相同的。互联网用户通过端系统的计算机或手机、PDA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阅读新闻;写博客或读博客;通过网络电话通信;在网上买卖股票,定机票、酒店。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结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结点接入互联网;RFID芯片通过读写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再通过控制结点的主机接入互联网。因此,由于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应用系统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活点定义: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提升酒店竞争力。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减少疫情对酒店行业的危害,提升酒店竞争力,人工智能在酒店业被用于收入管理、客人体验和日常运营的自动化。要在酒店中使用人工智能,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可用预算、客人反馈和未来增长计划来考虑他们的投资将在哪些方面产生最大影响,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新技术进入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99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 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