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模块物联网专业必须知识?通讯模块有哪几家

GPRS模块物联网专业必须知识?通讯模块有哪几家,第1张

物联网“概念”如火如荼,作为提供产业有生力量的大学自然不甘寂寞,于是乎,各个学校都在筹建、设立物联网专业,可从各方面渠道的信息看,似乎所想传授的知识五花八门,有侧重传感的,有侧重通讯的,有侧重某项应用领域的,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似乎不像以往的专业设置,有相对统一的方向。 出现这个局面,首先就说明一点:物联网不应是一个传统形式本科专业,至少不适合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存在! 现实中很多领域都有这个特征,它有广泛的需求,且孕育着极大的机会,但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属于跨学科的,需要多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作为铺垫,故作为本科专业有些勉为其难。 我很早就听过的一个说法:海洋学院不应该面向高中生招生,应该是从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因为海洋研究要用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它属于二级学科,需要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背景,如生物、化学、流体力学等,而这些知识是高中生所不具备的,如果要他们在海洋学院的四年中学会这些,估计和海洋相关的知识几乎没有时间传授了,这样毕业的学生和普通院校有何差别 对比今天的物联网,似乎也有“海洋学院”的影子。 如果把物联网提升到目前所宣传的那个高度,要培养一个能应对如此“宽泛”领域的人才,似乎也应该是作为一个二级学科而存在。 首先这些人应该在普通本科中学会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如测量、传感、通讯、大规模计算和统计等,然后再进入物联网专业,结合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背景,侧重研究物联网的某一分支,如侧重于基于联网需求设计测量部分,或基于测量特征设计通讯链路和协议,或基于收集来的巨量信息研究如何用“云”来储存和分析,从而使其成为有效信息而非“字典”。 这些都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直接面对的,而把所需的专业知识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基础知识来传授,时间不够,本来这些就是四年的本科课程,学完这些,留给物联网的相关知识传授时间有限了,只能培养出一个无特色的学生,这和设置此专业的初衷不是相悖吗 所以,如果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靠本科四年的学习难以胜任! 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按我的理解应该是:能将目前的现实需求纳入物联网,从而产生有别于传统解决方案的革命性变化。 听起来有些“玄”,但目前的宣传就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腾“云”驾“物”是在媒体上看到的最经典的描述!何时能落地,似乎还欠火候。 那针对目前的物联网热,学校应该如何应对呢 依本人愚见:暂时不去想培养那些“真正的物联网人才”,那些未来的并非本科教育所能造就,作为大量输送技术骨干进入社会的工科院校,着眼点应该是如何培养一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物联网需求的技术人员。 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分析物联网到底衍生出那些新的东西 “物联网”三个字实际上表达了其含义: 第一:“物”,乃所关注的对象 第二:“联”,乃所采取的手段 第三:“网”,乃解决问题的工具 这三个部分中,“物”早已存在,最为悠久,人们对“物”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了,至今仍在不断深入,并非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生事物。 而“网”虽较“年轻”,但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已将其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网”已经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唯一属于物联网带来的新生事物就是“联”,即将“物”连接到“网”上! 联网的设备已很多,为何此时将“物”连到网上就成了新东西 先分析一下以往的联网设备有什么特征。目前联网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还有一些幕后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究其特征,无一例外是和人交互,或者是服务于与人交互。所以,以往的互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人联网”! 而如今“物联网”所指的“物”,多为面向自然界的物,关注的是其生物、理化等特征,是一些不具备智能的物,即便是和人相关,此时所关注的也是人的生物特征而非智能,所以完全区别于现存的“互联网”所承载的内容。目前互联网的绝大多数信息是服务于智能的,属于“上层建筑”,而物联网要关注的则是“经济基础”。 因为这些“物”相对“低能”,以往联网的方式就要做相应改变,以适应其特征,这才是物联网的精髓所在。 “物”有千百种,均有相应的专业在探究,而“网”也有相应的分支在完善,至于数据分析、云计算、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等早已是深入研究的课题。后两者近年来已不断融合、完善,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前者和后两者似乎有些像平行线,暂无交点。 物联网则是要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架起一座桥,使前者的信息能借助于后者得到升华! 但由于“物”的“低能”和“多样性”特征,使得原有的联网手段不再适合,正是这种缺位才催生了物联网教学的需求! 因此,探究各种“物”所适合的联网手段,应该是培养一个可以应对物联网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 虽说联网应该是通讯的范畴,但以往通讯的关注点是媒介、链路和协议,而作为物联网应用需求,应该是关注各种通讯方式的特征,结合所需联网的“物”之个性,选择合适的通讯方案,侧重点是“选择”。 要做出合适的选择,就要对各类通讯方式的特点予以准确的把握,扬长避短,并合理的加以组合,从而达到最可靠、经济的方案。 不要一提到物联网就是 ZigBee、Wifi,实际上每种通讯方式都有其利弊和适用的环境。智能电网上的检测用 ZigBee 就不一定比“载波”合适;智能家居的很多节点或许用简单的“485总线”集中后再由WiFi 或 ZigBee转接入网更加经济、可靠。 所以,准确地把握对象特征和应用场景,同时熟知各类通讯技术的优势、缺陷,是一个合格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的核心素质。 至于物联网的高层次应用,即那些汇集了巨量数据的“云”该如何处置如何产生效益那是少数精英的事,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 具体而言,针对物联网应用需求,学习应该关注: 1、 理解最基本的通讯原理,尤其是串行通讯,因为只要距离略远,并行通讯基本无使用可能,而现实中的各类通讯,不论是有线的RS232、485、USB、以太网,还是红外、蓝牙、Wifi,其实质都是串行通讯,区别只在于介质和协议。 2、 通过最简单的UART通讯,理解握手、冲突、争抢、仲裁等通讯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丢帧、误码的可靠性问题,理解通讯协议的作用和含义。 3、 通过简单的实际应用,理解各种场景的需求,何时要速度何时要可靠何时要响应快何时要低功耗 4、 结合所面临的需求,尝试各类通讯,只要会用即可,因为随着MCU的无所不在,各类通讯模块使用越来越简单,看似神秘的3G通讯,也能用和古老的Modem一样的AT命令让其工作。对于多数人而言,只能做到会用即可,设计、生产这类模块的事情交给地球上少数人去 *** 心吧。就像 PC,全世界都在用,但只有Intel和AMD为此劳神,似乎也并未耽误PC的普及和使用啊! 5、 选择一个分支,系统地贯穿一下各个层面,从“物”开始,到“网”结束,无所谓实用,只要涵盖的物联网的要素即可,重要是通过实际的体验,感受将“物”连到“网”上后所遇到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如果是培养一个应用类的技术人员,不需要特别的传授什么“物联网”的专业知识,而是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围绕上述重点实践即可,重要的是体验和阅读理解,因为未来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无法预知,所以培养把握对象特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推荐一本关于各类通讯的书: 《嵌入式网络通信开发应用》 怯肇乾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ISBN978-7-5124-0179-2 面对如此众多的通讯方式,想要全面了解并非易事,很多书都是只描述一部分,此书却全面收集了各种现存的通讯方式,为选择合适的通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详细目录见“好书交流”栏目。

二线品牌。长虹木门为中等档次。是世界500强的企业。长虹,是中国最大物联网模块提供商。二线品牌,中等档次。旗下爱联科技业务专业从事物联网无线联接全领域通信模组、新型系统集成应用产品研发、制造、系统集成与销售,领域覆盖家电、安防、汽车电子、工业物联、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农畜牧业等行业。

依爱终端器和模块都是物联网设备中常用的两种设备,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功能不同:依爱终端器是一种独立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它可以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等多种功能,采集到的数据可以上传至云端或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而依爱模块,则是一种在物联网中被广泛使用的小型芯片,可以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使这些设备获得物联网通信能力,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等功能。
2 外观不同:依爱终端器通常是一个完整的设备,通常具有屏幕、按键、外壳等,直接连接外部传感器或其他设备,形似一个黑盒。而依爱模块则是一种面向 IoT 设备设计的小型电路板,可以结合其他电子元器件,以接口形式与其他系统进行连接。
3 应用场景不同:依爱终端器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合使用,如配合开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而依爱模块则是用于将传统设备升级为物联网设备,如将传统锁具模块化,并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实现智能锁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综上所述,依爱终端器和模块都具有物联网设备的特点,但功能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以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

1360正式进军区块链。360推出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共享云平台。此外,还将发布一款360共享云路由器和360共享云APP产品,前者将参与共享计划,后者则可监控工作状态随时查看云钻收益。

2WiFi联盟宣布WPA3加密。WPA3加密主要提升有三点:对于无加密的开放WiFi场景下,将对每台设备的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增加字典法暴力密码破解的难度,同时,如果密码多次输错,将锁定攻击行为;使用新的握手重传方法取代WPA2的四次握手。同时Wi-Fi联盟表示,将从今年底开始普及WPA3加密协议。

3国内首个物流机械臂上线。首个物流机械臂位于菜鸟网络武汉黄陂的仓内。机械臂能通过视觉系统准确识别出各种形状的单个商品,并进行抓取搬运,将商品搬运到出库流水线上。每组机械臂一个小时能搬运1000件商品,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

4北斗物联网模组在渝全球首发。1月8日,“北斗物联全球发布会暨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渝举行。会上,北斗科技集团旗下北斗七星(重庆)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物联网无线数据模组——全网通智能LTE模块S809、全网通4G无线数据物联网模块X97、NB-IOT无线数据模块X96全球首发。据介绍,这3款模块分属高中低端产品,装载于不同的终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

5煤炭厂商与Carbon合作生产3D打印汽车。煤炭制造商Ramaco Carbon宣布与硅谷3D打印公司Carbon合作。前者将使用后者的各种3D打印产品,包括汽车和飞机零部件、医疗设备和建筑产品等。

‍‍

简单的说,就是内部模块不断组合变化,但外部稳定并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物联网时代多变的行业环境下,将依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场景方案,吸引各方共创共赢,加速智慧家庭落地普及。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感知,把众多用户的小痛点、小需求聚合成快速变现的大市场。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93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 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