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安全问题越来越难 大数据是核心

解决安全问题越来越难 大数据是核心,第1张

解决安全问题越来越难 大数据是核心_数据分析师考试

随着手机、平板、智能硬件等终端的兴起,人们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越来越严峻。在21日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奇虎360总裁齐向东表示,随着社会全面互联网化,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解决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难。

齐向东说,时代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信息的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数据成为关键资产之一;二是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从内网延伸到开放的云平台,整个安全产业也开始往云上转移。

随着大数据、云服务的普及,让所谓的“边界”变得很模糊,环境也变得复杂。智能摄像头、家用无线路由器、智能家具设备等不断被破解,物联网成为攻击对象;虚拟化系统、云计算管理平台都可能存在漏洞,对这些漏洞的利用可能导致攻击者控制整个云计算系统。

齐向东说,现有的传统安全防护体系已经瓦解,攻防对抗中的传统防护模式已都失效了,未知的威胁可以绕过现有部署的各类安全设备并成功入侵。

对于互联网而言,传统安全设备要从本地网络或者终端数据中发现未知威胁,就像要在森林中找出一片制定的叶子,效率很低。“只有从数据、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拥抱大数据技术,才能真正的有效、快速地发现未知威胁。”

另外,在我们用大数据做安全防御的同时,攻击者也在利用大数据手段提高攻击的成功率。比如“杜工库”,就是利用大数据提高攻击率的一个例子,通过“杜工库”可以大幅提高密码采集成功率,提高水坑的准确性,甚至连漏洞修复速度这样的数据,都可以成为攻击者筛选重要攻击目标的依据。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解决安全问题越来越难 大数据是核心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去年12月,5G产业时代通讯社推出了文章 《互联网大佬们都去哪里了?》 提到:互联网巨头们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宣告了时代主题的转变。


当时代的主题从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 5G和工业互联网便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热词,其聚焦点则在数字化转型上, 刚刚结束的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也不例外。

如何构建未来工厂?

中控创始人、蓝卓创始人褚健 表示,未来工厂是产业大脑的实践基础,要实现未来工厂,首先必须实现自动化。目前中国的化工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基础的自动化,在实现自动化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从工业30的自动化转向智能化的工业40,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建设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 则认为,未来工厂融合机器人、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以少人化、无人化、黑灯工厂的生产形态,实现高效、高质、绿色的生产目标。 要构建智能端、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云决策的未来工厂全流程的业务闭环,实现“智能在端、智慧在云、管控在屏”的未来工厂各类场景应用。


日本经营工学研究院(东京)院长关田铁洪 也提到,未来工厂的追求,按照三句话总结就是, 更高质量、更优成本和更高效率,这是未来工厂的最终也是最高的追求。


在褚健看来,工业40是工业软件驱动的工业革命,工业软件不是单纯的IT产品,本质上是工业品,未来工厂不仅要引入新的IT技术,关键是通过先进技术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未来工厂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所以要不断提升PT(工艺技术)、ET(设备技术)、AT(自动化技术)、OT(运营技术)、IT(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成本、效益以及低碳等。


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构建一个未来工厂? 褚健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智能手机及其配套的生态,我们把这种理解延伸到工业领域,把传统的工厂变成智能工厂或者是未来工厂。”褚健说,如果能够打造一个工业 *** 作系统,把所有工厂里的数据管理起来,就像是手机的 *** 作系统和计算机的 *** 作系统,管理了所有的芯片,把向下所有的物理的连接、向上所有的应用都整合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开放系统,让各个专业的人才围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开发各种应用,也就是工业软件或者工业APP。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洪添 则表示,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数据为资源要素 ,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贯通政府侧和企业侧,融通了消费端和制造端,为企业数字化赋能,为产业提供了数字化的服务,为经济治理提供了数字化手段,推动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 认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是新的思路、新的 探索 和新的路径。 “‘未来工厂’是一个有机智能体,这个智能体能感知、会思考并且执行敏捷,‘大脑’是其中的一部分。 ”张顺茂说,“华为正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黑土地’,为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打造出各类工业应用。”


5G是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 表示,5G、千兆光纤、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连接、算力、算法和平台服务等能力,就像工业文明时代的水、电、路、油、气等一样,成为经济 社会 发展离不开的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 则直接指出, 5G的发展,催生了“新基建”“新要素”“新生态”三大助推器,加速经济 社会 数字化转型。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融入各行各业,实现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引发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深刻的变革。


在高同庆看来,把5G价值发挥好,不管是新基建,还是中国移动提出的“5G+”计划,都有一个目标,就是把5G这个技术真正地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大众、服务经济发展。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也提到, 5G作为新基建之首,将加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更多新应用场景、新建设模式、新商业模式。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兼数字化业务负责人彼得·韦克瑟 表示, 数字化在各建筑、数据中心、智能电网、行业和家庭等场景中变得越来越普遍,5G是该趋势背后有力的赋能者,或者说催化剂 。我们看到了将5G技术应用到工业场景的巨大潜力,比如生产力和效率的显著提升,这在那些需要实时和高质量连接来保证精准度、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应用上表现尤其突出。


5G技术有着简化的网络架构,能提供更方便灵活的跨领域扁平化结构,这样一来,工厂内信息技术网络和 *** 作技术网络之间的数据流通就更灵活,数据还可以被实时回传以优化生产过程。



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 表示,5G在过去几年蓬勃发展,同时5G有它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站造价偏高,运营成本需要降低,同时 探索 更多商业化的应用是关键, 如何使得更多的人和企业可以应用到真正的5G,基于5G的能力开展更多的场景、应用,是5G发展关键的地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 指出, 如何将5G的能力转化成实际应用,实现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成本、网络工程化、运营模式等。到目前为止,5G应用几乎涉及 社会 生活的各领域、各行业,但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对一些重点行业做基本的场景适配。



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等网信技术深度融合,未来工厂全面数字化,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其中,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中国电子 科技 集团总工程师何文忠 提醒,委内瑞拉国家电网攻击事件、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工厂攻击事件都时刻提醒着我们, 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认为,数字化已经成为 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深化数字化改革,首先要筑牢网络安全这个底板工程。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 表示, 数字化进程中,网络安全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环境的改变 。数字化有三个特征,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其本质是软件在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基础。


未来,数字化面临的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安全问题,而是复杂的安全问题。 因此360提出,要用数字化思维重塑网络安全,构建新战法、新框架和新能力,形成面向未来数字化的安全新体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副总经理李慧镝 也提到,从国内来看,网络安全威胁依然严峻,CNCERT今年上半年发布了一些数据可以看到,由于服务器被攻击,我们有400多万台主机受控。可以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频遭攻击,恶意程序影响持续扩大。 从行业来看,云平台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灾区,5G应用也带来了新风险, 等于是速度更快了,但是风险也确实提高了,暴露面增加了,网络安全的技术亟待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甚至是6G,我们发布了6G的网络安全愿景白皮书,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地与时俱进。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 则以智能网联 汽车 为例,谈到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他表示, 数据安全是智能联网 汽车 成功与否的关键,需要行业与监管通力合作。


特斯拉的数据中心就建立在中国,存储中国业务产生的所有数据,包括生产数据、销售数据、服务数据等,包括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也会存储在中国国内,不会转移到海外。


同时,马斯克还表示,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以将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包括 汽车 在内各行各业,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数字化的领导者。未来,特斯拉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研发力度。

周鸿祎说他一个快50岁的人,现在再去跟自己的员工谈创业精神已经没有用了,但是正在踢下半场的周鸿祎发现他必须再一次进入创业状态,360的二号人物齐向东走了。

其实,360的创始人是齐向东,2006年齐向东邀请周鸿祎加入奇虎 科技 ,并让出董事长与CEO职务给周鸿祎,自己成了他的搭档。如今这个与周鸿祎一起扛过q的最佳搭档想自己带着一家公司上市。周鸿祎把这样的“分手”称为“成全”。

2018年4月13日,360宣布转让所持奇安信的全部股权,占总股权的226%,交易金额为3731亿元,获得298亿的投资收益。本次交易完成后,360与奇安信之间将不再存在股权关系,360将收回“360”品牌授权,终止与奇安信在技术、数据、源代码等方面的合作。奇安信注册成立于2014年,主要为政府和大型央企等企业提供企业安全产品,即360企业安全业务。

周鸿祎说:“这次老齐上市来找我,需要我们签字和配合。我们也和老齐谈了资本的各种可能性,也有说法,要不老齐,你把公司卖给我们算了,老齐说也不缺钱,我就是要把这个公司带上市。我跟老齐这个事都是按照白纸黑字,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和流程进行的,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没有谁占谁的便宜,所以也谈不上分家。”

其实早在360于2018年2月回归A股开始,齐向东就已经从核心管理层退出,专门去负责企业安全集团业务。有传言称两家公司发展成今日的局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周鸿祎、奇信通达与齐向东、奇安信签订框架协议,约定——周鸿祎及其控制企业将主要从事针对消费类个人用户提供安全软硬件与服务业务;齐向东及其控制企业将主要从事针对企业类客户提供安全软硬件与安全服务的业务;针对政府、军队、事业单位相关的非销售性安全业务,双方将以“360”品牌名义共同合作。

关于这样的约定,360告诉投中网:“根本没有类似协议。另外,不是共同使用360品牌,而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360集团授权奇安信使用公司品牌,并给予其产品、技术与数据赋能。”

在宣布出售奇安信后的第三天,360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在报告中提到360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安全公司,面对政企市场新增的需求,360无法仅仅满足于保护个人用户的安全。公司将积极扩展安全业务范围,在保护个人用户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布局政府及企业安全业务,在现有网络空间安全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市安全、社区安全等物理空间安全应用场景,逐步加强对于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等的防护工作。未来,政企安全领域将成为三六零的重要战略方向和新业务增长点,公司将全面拓展政企安全市场。

这意味着,360与奇安信成为两家公司后,将迎来直面竞争。这样的竞争并不成立,至少360方面是这么看待的,他们讲:“360进军政企安全市场不是卖软件、卖盒子,而是为了把政企市场打造成一个安全生态,未来3-5年内,360希望通过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像培养奇安信一样,孵化出更多的安全生态企业,并为生态企业提供数据、技术、产品的赋能,真正把政企市场的安全生态做起来,提升政企市场在大安全时代的整体防御能力。”

在谈到齐向东和奇安信时,周鸿祎从来没认可过兄弟和分家的说法:“按照商业约定和条款来 *** 作,我认为就很好。就怕亲兄弟在算账时,算不过来,这是很落后的。”

360的中场故事不是兄弟阋墙,也非文创阵地的撤离,而是大安全的再创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60提到:“网络安全是一个整体,无论是2C、2B、2G,网络安全都是不可分割的。政企市场是360大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文/刘洋 来源/投中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66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