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有哪些?它们的工作主要是哪些?

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有哪些?它们的工作主要是哪些?,第1张

国际物联网联盟。

国际物联网联盟旨在联合世界上的物联网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物联网领军人才和领导者。国际物联网联盟聚集国际物联网先进优势,从物联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坚持联合、应用、发展 、平等、互利的原则。

让成员共享资源,共辟市场。共收成果。利用联盟在关键技术、网络架构、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优势,携手发展,形成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去拥抱物联网应用产业的未来。

国际物联网联盟现已有100加多家企业会员、大学、研究院和相关的组织,个人会员已达3000多人。

中国式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12年度中国物联网产业奖陈勇,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陈勇在云计算的平台和应用的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引进风险投资和规划海外上市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陈勇,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2006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中关村留学生创意产业园创业导师,石景山区海外联谊会理事。他是吉林大学计算数学学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博士(信息安全方向),并在加州从事高科技研发工作,之后获INSEAD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陈勇于2005年初回国创业,任中国云计算领军企业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战略、商务拓展及投融资副总裁。由于在中国首个成功把呼机叫中心和CRM软件搬上互联网(即云计算SaaS),陈勇被中国传媒论坛评为2006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2009年初,因为在云计算方面的成就,陈勇代表讯鸟领取著名风险投资媒体红鲱鱼评选的2008全球高科技创新百强奖项(2008年中国大陆仅5个企业入围) 。作为讯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陈勇负责公司战略制定、商务拓展及投资者及政府关系维护等工作,积累了在云计算的平台和应用的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引进风险投资和规划海外上市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1998年,陈勇与斯坦福大学合作为美国心脏联合会成功开发美国首个远程医疗项目,结合互联网和传感设备为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陈勇在国外的多年学习和工作经历造就了其国际化的视野,而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及戴尔亚太区总部的完整从业经历,也让其对公司的管理、成长和战略有着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江苏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企业,专业提供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搭建、集成以及运营服务,并提供平台化的物联网云应用服务。公司注册资金5500万元,总部位于江苏镇江,研发中心在江苏南京。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东、湖南、云南成立分公司。公司共有员工近200人,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高达80%。公司主要技术力量来自美国硅谷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著名大学。
物泰已经成功建设国内第一个物联网云计算平台,并成功运营智慧酒店系统、智慧景区、云呼叫中心、智慧冷链物流管理系统、智慧路灯管理系统、智慧云家居、智慧化工园区监控系统等物联网应用。公司已经通过了ISO27001认证与CMMI3评估,申请发明专利10项,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件,正在进行国家高新企业、双软企业认证工作。
物泰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三大技术领域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成熟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物泰的愿景:通过创新改变人和世界的关系物泰的目标:成为全球十大科技企业,融合中西文明,促进世界和谐。

1、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大数据股份”),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致力于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国内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全球领先的公共大数据管理和价值挖掘解决方案提供商,满足政府对公共数据治理和提升城市管理及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构建公共大数据与商业数据服务、以及政企数据融合的桥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辉略(上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国交通(城市智能信号灯优化模型与平台,交通预算决策系统模型等)、环境(PM25污染检测和治理)、医疗(医院WIFI定位模型,病历匹配模型等)、汽车(用户购买转化率模型)等领域进行大数据项目运营与模型开发。

3、成都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作为成都市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载体,201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挂牌新三板,成都产业集团全资持股,主要涉及数据运营、投资并购、信息技术三大业务方向。

扩展资料:

大数据发展的一些趋势:

趋势一:数据的资源化

何为资源化,是指大数据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已成为大家争相抢夺的新焦点。因而,企业必须要提前制定大数据营销战略计划,抢占市场先机。

趋势二: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

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d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开始,大数据技术已开始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预计未来两者关系将更为密切。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齐助力大数据革命,让大数据营销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辉略(上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我们


伙伴行网络记录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项目位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园内,位于上稷路与草滩十路西北角,与建设中的经开区管委会隔路相望,毗邻草滩生态园创新孵化区,处在渭河生态带和秦汉文化带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机场20分钟车程、距铁路客运站10分钟车程、距城市行政中心15分钟车程,即将建设的西安地铁四号线与多达6条的公交线路使出行更加便利,距西安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中心城市区30分钟车程。
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项目定位于建设高端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同时,突出其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聚集和云计算应用的特色,园区规划一期用地470亩,建筑面积约48万平米。产业园确立了“聚集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定位。优先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稳步跟进物联网、云计算、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制造;适时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节能减排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融资平台建设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业。
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子下属中国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经开城市投资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产业园股东单位以各自的资源、技术优势,投资西安,发展产业,并引领、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实现“政府主导、央企引领、相关产业聚集”的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2012年首先开建135亩中心区域,以企业独栋和总部经济、企业(集团)西北运营(管理)中心型为建筑特色;整个园区计划总投资20亿元,精心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和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平台,借助西安经开区拥有空港、陆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巩固西安市作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心地位,增强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领航效应。
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产业服务社会,环境聚集人才,人才推进产业”的现代化园区建设理念,致力于为园区企业和从业人员打造“产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园区以建设一个集“工作、生活、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生机勃勃的、充满创新氛围的科技新城为己任, 为入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产业园于2011年10月奠基,规模建设已经开始,期待有识之士和产业领军企业入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66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