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PT展|飞猫智联做好5G及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为智联未来赋能

2021PT展|飞猫智联做好5G及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为智联未来赋能,第1张

2021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飞猫智联作为本次展览会的新面孔,也带来了新亮点。深耕移动互联18年的飞猫智联,从2G一路到5G,一直深耕移动互联,努力做好5G及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为智联未来赋能。

本次展会飞猫智联销售总经理温松樵总接受飞象网的采访,并表示:“飞猫智联将不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终端,夯实物联网基础设备建设;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网络运营能力,进一步通过数智化的管理平台整合运营及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企业带来更高效可靠的定制化物联网解决方案。同时,将继续深耕智慧工业、智慧生活等细分应用场景,为垂直行业提供智慧化综合服务。

温总在采访时介绍了本次飞猫智联在5G应用上的三大亮点:

1、最新的5G移动通信终端:包括5G CPE,5G MiFi, 5G模盒,信号放大器等;

2、多网融合的网络解决方案,我们在业内率先实现了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网络自由切换

3、基于各场景的定制化产品和物联网连接方案: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零售、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医疗等领域下的细分场景。

最新5G移动通信终端

本次展出的除了飞猫智联品牌的5G终端,还展出了中兴、OPPO、海信的5G终端。基于移动互联业务,飞猫智联也是中兴、OPPO、海信MBB产品的国包商,一起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这次飞猫智联展示了工业物联网、企业物联网和消费物联网方面的5G移动通信终端。

工业物联网包括5G模盒、模卡,信号放大器,工业CPE,室外CPE等。能够实现快速集成,并且飞猫智联推出的5G模盒、模卡后期也能实现三大运营商网络的自由切换。

消费物联网产品主要以MiFi为主,可以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用网的需求,这次也展出了业界最具性比价的飞猫智联5G CPE FM10,目前飞猫智联也在协同合作伙伴共同推广中,一经上市,收到了极其热烈的反馈。

业内率先实现多网融合,自由切换

飞猫智联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动在物联网领域一直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去年联合腾讯云首推了多网融合技术服务——飞猫分身卡,它集成了三大运营商物联网卡于一体,可以实现三大运营商网络的自由切换。

目前这个网络切换技术适配了华为、中兴、OPPO、海信、飞猫智联、华正易尚等主流的消费物联网连接终端。从技术创新上讲,它解决了单独运营商故障时,机器无法联网使用的问题,彻底告别了单一网络问题带来的网络断点、断网、故障等。

目前该技术,受到了数以万计的用户好评。

数智化平台和服务

飞猫智联从15年开始,就搭建了自己的IoT BOSS平台。可以基于不同业务需求,实现BOSS计费、设备管理、连接管理、策略管理、数据中心、用户管理、API管理为一体,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标签、精细化、一站式的运营和监管,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这个平台还打通了客户及售后系统,真正做到了符合需求的定制化场景服务。

例如,有个做无人售货柜的客户,他们的售货机分散在全国各地,当地环境也比较复杂,都需要连网。之前他们每个地区都需要专人运营维护,还要和不同的运营商进行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签约沟通,成本非常高。后来他们引入了飞猫智联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了跨地区一体化网络管理和运营,可以实时掌握各地区售货柜的网络状态,极大降低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并且我们将飞猫分身卡适配到售货柜,还保证了网络信号的稳定性,也避免了用户在下单支付环节信号中断导致的交易失败等问题。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飞猫智联希望融合业界最佳智能终端硬件,通过流量赋能和服务支撑,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一站式物联网连接方案,为智能未来赋能。

物联网最终要贴近生活

物联网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通过终端设备可以让人、机器、物得到网络的连接,这是物联网的价值所在。

在5G与物联网加速到来的时刻,移动连接将变得触手可及,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处连接并使用到物联网络,将让我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作为一家可提供智能终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飞猫智联将在移动互联领域继续坚守并深耕,不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终端,夯实物联网基础设备建设;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网络运营能力,进一步通过数智化的管理平台整合运营及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企业带来更高性价比的定制化物联网解决方案,让上网变得更加简单。

一、学院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设立的“解算装置”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南航于201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个,本科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软件工程”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高安全系统软件开发与验证技术两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物联网与控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生1700余人,教师百余人,年均承担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50余项,年科研到款超过2000万元。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600余篇。
办学五十余年来,我院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同时南航作为工信部部属高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列为学校高原学科,建设发展前景无限。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过硬,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本科毕业生每年有30%以上读研或出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毕业生薪酬是全校最好的学院之一。
二、专业信息
招生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软件理论与方法学
02(全日制)软件工程环境与工具
03(全日制)软件质量工程
04(全日制)软件形式化
05(全日制)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06(全日制)信息系统安全
07(全日制)智能计算
08(全日制)服务计算
09(全日制)数据管理与分析
10(全日制)网络与分布计算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9计算机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①541离散数学与编译原理
2021年拟定招生人数:30人
考研参考书目:
1.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书
袁春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王党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专业设置:
1、航空宇航学院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3)土木工程

(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5)工程力学

2、能源与动力学院

(1)飞行器动力工程

(2)热能与动力工程

(3)车辆工程

3、自动化学院

(1)自动化

(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3)测控技术与仪器

(4)生物医学工程

(5)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信息工程

(3)微电子学

5、机电学院

(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2)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

(3)工业设计

(4)飞行器制造工程

6、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材料科学与工程

(2)应用化学

(3)核技术

7、民航(飞行)学院

(1)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

(2)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

(3)飞行技术

(4)交通运输(机场工程与管理)

(5)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气工程)

(6)航空器适航技术

(7)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

8、理学院

(1)信息与计算科学

(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应用物理学

9、经济与管理学院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国际经济与贸易

(3)工业工程

(4)金融学

(5)电子商务

(6)会计学

(7)市场营销

(8)工商管理

(9)管理科学与工程

10、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1)法学

(2)公共事业管理

(3)政治学与行政学

11、外国语学院

(1)英语(民航业务)

(2)英语(国际贸易)

(3)日语

12、艺术学院

(1)广播电视新闻学

(2)音乐表演(歌舞)

(3)艺术设计

(4)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3、航天学院

(1)信息工程(航天信息应用)

(2)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

(3)空间科学与技术

(4)信息工程(航天电子信息技术)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软件工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信息安全

(4)物联网工程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明故宫校区、将军路校区共占地2077亩,设有16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有教职工307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

截止2018年5月,学校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2017年3月10日,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发布的统计数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总数达到4个,分别为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校有2个学科进入世界顶尖学科,分别是:机械、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与2016年比较,新增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世界排名451-500;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从前300提升至前250。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发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前1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进入前2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前3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59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 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