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第1张

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加速期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通信加密时代、计算机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时代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时代。

目前网络安全正处于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网络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信息安全时代的区别在于网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仅凭传统的边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护,防护理念和技术发生深刻改变,主动安全逐渐兴起。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

从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来看,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披露数据,2015-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17%以上,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78亿元,CCIA预计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569%。

按照产品结构划分,网络安全可以划分为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三大类,而每一大类产品包含众多的细分市场,如安全硬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等,安全软件包括防病毒软件、终端安全软件、邮件安全软件等,安全服务包括咨询、集成、培训、运维等。

IDC表示,2020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91%,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支出比例分别为184%和225%。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威胁、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相互博弈的结果,最终达到一个均衡。新的威胁、技术以及新的监管要求,都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对安全企业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力量的变化,推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随着国家政策对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保驾护航,以及网络安全需求日益快速增加,政府、企业、个人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都将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强劲;多重利好因素促使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增长。

结合IDC、CCIA等的预测,预计到2026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14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6%。

——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0 科技 创新企业前沿峰会暨首届人民网 科技 创新企业优秀案例发布”活动现场。人民网翁奇羽 摄

与会嘉宾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的新机遇、新挑战。要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就需要通过 科技 创新来催生新发展动能,尤其是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 健康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的增长极。只有大力推动 科技 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峰会致辞中表示,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营造工业互联网的创新生态,也需要企业的流程再造来实现企业知识结晶。他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企业是主体,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作用必不可少。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吴季同样强调基础科学研究过程中国家起到的作用。他表示,我国想要进入世界创新国家的前列,就要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一方面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也需要重点依托国家的力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则更加聚焦依靠市场化机制来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她表示,一个活跃的经济体会产生极为丰富且体量庞大的资本金需求,并且贯穿技术研发、扩大再生产、流程再造、产业并购升级等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金融体系必须能够响应这些融资需求,为尽可能多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本金支持,才能推动一个经济体实现普遍的技术创新,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提出,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就会产生更多的数据。基于此,数据采集和标注应运而生。“数据只有通过标注之后,解构化之后,算法、模型才能接受。”他指出,人工智能挤占了部分行业的就业空间,但同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职业——数据标注员和人工智能训练师,开启了新的就业空间。

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劲松是生物医药 科技 创新方面的代表,他表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最近几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而且整个行业从原来产业大国逐渐变成以创新为主导的生物医药强国。他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处于突飞猛进的前期,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我国医药科学与世界最高水平之间的距离会大大缩短。

在峰会随后的环节,分别进行了以“加码‘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前瞻”、“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与挑战”以及“聚焦‘硬 科技 ’创新与投资机遇”为主题的三场圆桌论坛。

在“加码‘新基建’,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前瞻”论坛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中国移动设计院数字经济技术推进组组长谭敏,明略 科技 集团高级副总裁丁伟庆,北信源执行总裁王晓娜,东土 科技 副总经理张学兵,Testin云测CTO陈冠诚,神州数码集团开发总监汤凯等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在新基建、5G以及人工智能时代 科技 与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与挑战”论坛中,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加科思董事长、CEO王印祥,和瑞基因CEO周珺,艺妙神州创始人、CTO齐菲菲等医药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展开了对话。

在“聚焦‘硬 科技 ’创新与投资机遇”论坛中,海通国际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刘红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中科院创投董事长吴乐斌,人民创投总经理段欣毅,金台出行CEO李如彬等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资本对创新 科技 的支持与回报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议发布了《人民网2020 科技 创新前沿企业优秀案例》。包括Testin云测人工智能企业服务项目、艾融软件笨鸟企业级远程办公解决方案、神州数码厦门鲲鹏超算中心、北信源安全通信聚合平台信源豆豆、贵州白山云深度威胁识别系统 ATD、中寰卫星商用车智能网联体系、百望云数字商业平台以及同盾 科技 内容安全智能服务项目等在内的总计24家企业的创新 科技 项目入选。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发布报告。人民网翁奇羽 摄

本次峰会上与会嘉宾还发布了多份行业 科技 前沿报告,包括: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提供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提供的《商业航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盾 科技 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的《知识联邦白皮书》与《知识联邦数据安全交换(FLEX)白皮书》、济安金信提供的《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估报告》等。

王珲:女,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4年出生,国际税法硕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会计学学士学位,荷兰莱顿大学获国际税法硕士学位。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曾担任RSM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财务顾问、德国法合联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RSM国际会计师网络成员)财税顾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上海)高级经理、新加坡万邦集团IMCGroup集团税务总监、铂略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上海华赫企业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9年10月受聘中国商业联合会“国际合规管理专家库”资深财税专家。

北信源杀毒,在信源科技还没有分家的时候还是不错的,现在的北信源只注重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防护,产品线也比较长,但对单独家庭用户暂时没有提供任何周全的防护,建议楼主在这个病毒纷飞的时代暂时不要使用北信源安全软件,等他提供个人安全防护后使用,楼主可以使用他兄弟的产品,就是能邦,那个靠硬件杀毒的产品。比较新颖,方便。

企业做好内网安全十分重要,包括做好企业数据的保护和员工上网行为的管理及IT系统的运维。

那么就给你推荐下溢信科技好啦~

首先,资历早,2001年开始做内网安全,到现在都13年了,你可以查询下这十三年来多少内网安全企业冒出来又沉下去,能保持十数年专注做一个产品IP-guard,很代表实力。而且最初,由于国外企业安全意识相对较高,他们的市场主要面向国外的,服务了很多国际知名客户,产品版本也包括中简、中繁、俄文、日文和英文。用国际化的技术与经验服务给国内的客户,还有啥不放心~

其次,客户群,溢信科技服务过一万五千家客户,而且非常多世界五百强客户,截个图看一下吧。而且他们的产品,在日企市场里占据第一的位置,日企出了名的要求精细,这个大伙儿都知道了~

还有,关于溢信科技的产品,拥有18个模块的功能,包括文档加密和桌面安全管理,满足不同的企业需求,是一个整体化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者。

看,很全面的功能,基本你需要的他们都能实现,还可以对客户进行个性化定制。

全手打木有复制黏贴,望采纳!

作为国内信息安全产业龙头,北信源(股票代码300352)近日通过其参股公司联合建设和运营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标志公司进入数字货币领域。
北信源于2020年联合成立了海南保嘉源科技有限公司,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近期海南保嘉源科技有限公司拟与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双方各出资1000万元,合资成立上海信联数贸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区块链、信息安全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综合优势,以此公司为平台,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供应链协同、“数字世贸”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场景,展开数字货币的先导性、规模化应用试点,为数字货币未来的大规模应用构建坚实基础,从而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科创达(300496)、寒武纪(688256)、华天科技(002185)、北信源(300352)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人工智能企业层次分布、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等。

芯片为人工智能产业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所在的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及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

行业布局尚且较少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侧重在应用层和技术层。基础层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3%。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4113%,其次是硬件、机器学习和推荐、服务机器人。智能芯片占比仅为238%。

仅观察基础层和技术层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情况,大数据和云计算依然是分布最多的领域,占比达2827%;智能芯片占比略有提高,达890%。但整体来看,AI芯片作为人工智能的“心脏”,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我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中均处于弱势地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寻求突破。

5G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84亿元。未来5G商用的普及将继续催生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需求,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将快速发展,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综上所述,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核心技术来看,布局都尚浅,但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有望乘势而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489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