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块链游戏有哪些?

国内区块链游戏有哪些?,第1张

1、《第一宇宙》 (Project First Universe)

继《细胞进化》和《最后旅途》之后,2019年啸神的又准备再度发力了。据啸神本人透露纯白矩阵的下一款作品《第一宇宙》将在今年2月发布,不难预测年后回来各大媒体又有得忙了。

《第一宇宙》是一款宇宙题材的沙盒区块链游戏,玩家除了能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探索、对战外,还可以个性化组建和搭配自己飞船。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自由交易和通证经济的激励下,似乎还有点区块链版EVE的意思。

2、《Card Maker》

与Last Trip一样诞生于2018 年GameJam独立游戏大赛的Card Maker一直都备受瞩目。如今经过大半年的打磨和筹备了,Card Maker终于要结束长达三月的预售,正式向广大玩家开放。

CardMaker是一款卡牌+RogueLike元素的区块链游戏,玩家不仅可以通过自由组合的卡牌进行战斗来冒险闯关,更值得赞赏的是,通过与区块链结合,玩家还可以自己设计卡牌和关卡,并且收获创作内容的奖励。

3、《绿洲》(Oasis)

进入2019年不久,有的游戏团队已经开始声势浩大地宣传了,但也有不少团队在默默耕耘。一款基于BCH区块链打造名为《绿洲》的沙盒区块链游戏,便在年初悄悄开启了内测。

测试期间,游戏只放出了部分玩法。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原始人,通过去不同地方冒险收集资源来提高自己和整个游戏世界生产力。

4、《比特宝石》(BitGem)

如今链游圈的节奏如此之快,也让现在肯认真做游戏的团队不多了,在国内这更是少之又少,从去年年初立项,到现在还在限号内测,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团队在做事吧。

《比特宝石》是一款主打宝石养成题材的模拟经营游戏,在游戏里玩家需要和其他玩家竞争,在72个变化莫测的矿区中找到富矿区,挖掘到最多的原矿。然后通过亲手打磨、加工和镶嵌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数字珠宝。

5、《加密之塔》(Cryptower)

Fomo3D之后很多拿它开过不少脑洞,但是目前来说改编得最精彩的无疑是《加密之塔》了。《加密之塔》是在2019年上线的第一款链游,此前哈希君也给这款游戏做过评测,可以说这是一款相当有意思的游戏。

《加密之塔》由Fomo+卡牌策略两部分玩法组成,玩家购买Fomo玩法中的合约后可以免费获得一定数量的英雄,然后玩家可以一边收取合约的分红收益,一边利用英雄参加攻塔玩法获得更多的报酬。

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机器人竞赛是原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该项赛事从1999年开始到2015年,一共举办了17届。从2016年开始,根据中国自动化学会对机器人竞赛管理工作的要求,原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RoboCup比赛项目和RoboCup青少年比赛项目合并在一起,举办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 China Open)。原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非RoboCup项目继续举办中国机器人大赛。根据2016年1月的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会议精神,学会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已经开展了中国机器人大赛项目的审查工作,对原有的15个大项79个子项目逐一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将项目设置调整为18个大项37个子项目(暂定)。在将原有的子项目进行了充分合并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设置了空中机器人、无人水面舰艇、救援机器人等多项符合机器人发展热点和难点的比赛项目。经过项目调整,中国机器人大赛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项目设置更加合理,技术难度涵盖不同层次,对参赛队的锻炼和评比作用更加明显。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是世界机器人竞赛领域影响力非常大、综合技术水平高、参与范围广的专业机器人竞赛,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A1an Mackworth 在1992年次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机器人足球比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具有标志性和挑战性的课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动态对抗的标准化环境。从1997年开始进行比赛,分别在日本、法国、瑞典、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韩国、意大利、葡萄牙、中国、奥地利、新加坡、土耳其、墨西哥、荷兰、巴西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赛。2015年7月在安徽合肥举办了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中国参赛队在RoboCup小型组、中型组、家庭组、仿真组等多个项目中已经多次取得了冠军,在RoboCup国际比赛中处于较高的技术水平。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 China Open)是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正式地区性赛事,2016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于2016年4月26日~28日在安徽合肥安徽建筑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9所学校和机构的近300支参赛队,参赛队员、指导老师、技术专家、观摩家长等共约2000人参加、观摩了比赛。比赛共设置了16个大项(其中大学组10个,青少年组6个)比赛项目,涵盖了绝大多数RoboCup比赛项目,是近年来项目数量最多、覆盖范围的一次比赛,也是自2004年后,再次将RoboCup大学组项目和青少年组项目同时、同地进行的比赛,实现了RoboCup项目的大团圆。与中国机器人大赛相比,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更侧重于机器人技术的深入研究,定位于高端研究型比赛。参加大学组项目比赛的多是各学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部分学校参赛队员全部由博士、硕士组成,对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非常深入。参赛队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机器视觉、运动控制、路径规划、网络通信、多机器人动态对抗等机器人研究的核心技术和内容,实现了竞技体育和机器人科技的完美组合。参加青少年组比赛的参赛队大多来自各省市的重点中、小学,通过救援、足球、舞蹈三大主要的比赛形式,展示了同学们在机器人领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参加中学项目组比赛的参赛队员,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代码形式的编程语言进行机器人程序的编写,并能完全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调试机器人硬件,体现了较高的科学研究素养,为今后在大学期间的相关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自动化学会自2015年起设立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任命负责机器人竞赛与培训工作的专职副秘书长,兼任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主任,加强对中国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活动和相关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成立后,已经先后下发了《关于明确2016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中国机器人大赛组织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中国机器人大赛项目审查工作的通知》等多份工作文件,协调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为大赛协办单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将在学会的领导下,继续做好各项机器人赛事的组织工作,为推进机器人竞赛、培训、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将于2016年10月26日~3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26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3
下一篇 2023-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