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硬件平台是由什么部分组成

物联网硬件平台是由什么部分组成,第1张

物联网硬件包括四大模块构成:M2M;两化融合;传感网和RFID,
所需硬件可以从这四个环节分析,比较常见的如传感器、RFID、嵌入式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
M2M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公司简介:瑞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群射频爱好者组成的电子公司,地点在广东深圳。当初专门从事设计和制造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紧凑的短距离射频模块,无线智能的数据链路以及家庭自动化和自动抄表解决方案。我们已经成为低功耗ISM波段的产品在国内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产品的特点在于:高品质,高性价比和易于集成。产品频段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免许可的ISM频段:169/433/470/868/915 MHz和24G)。 我们提供嵌入式无线收发器,嵌入式无线模块,工业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计量适配器,USF射频棒,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家居云数据的传输系统,天线和定制的电子解决方案。
公司理念
科技现代的社会,信息的大量交互传输,需要通过无线方式的传输,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来高,人们身边的产品和服务都慢慢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环保,公司基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环境,实现智能生活、智能科技、智能人生的目标奋斗、努力。
RF标准
蓝牙20 /40(低能),ZigBee / IEEE802154,ZigBee智能能源,无线M-Bus,FCC,GSM / GPRS。
应用领域
瑞恩无线射频产品被用于各种工控业,例如油田、矿井数据传输,无线智能计量,智能家居,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智能访问控制,医疗保健以及家庭/楼宇自动化等领域。
SPI模块系列
一、高抗干扰性无线SPI接口模块RON1363(关键字:SI4463模块,微功耗模块,3KM远距离模块、无线模块,无线组网模块)
产品介绍:基于SILABS的SI4463开发的SPI接口模块,具有高功率,高灵敏度的RF模块,模块带有2mm标准接口,对于嵌入式设备和二次开发非常方便,模块是贴片式邮票孔,方便客户贴片和测试评估。
产品特点:
发射功率:100mW(20dbm);
接收灵敏度:-124dbm(500bps/1875K/Dev);
发射电流:90-120mA;
接收电流:14mA,
自带AFC;
64byte FIFO TXRX;
调制模式:ASK/FSK/GFSK
国内ISM频段免费使用
产品尺寸:1616CM
信道抑制:58dbm
SPI接口
空旷地传输距离:3200米(12K速率,5k Dev 15k BW)
应用市场:
1) 远程遥控和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2) 无线抄表(水表、电表、气表)
3) 无线点菜机
4) 工业数据采集、传输、智能控制系统
5) 无线报警系统
6) 智能家具系统
7) 婴儿监控系统/医院寻呼系统
8) 油田、矿区、工地、工厂等原有485/232接口系统
9) 无线小数据传输系统
二、高抗干扰性无线SPI接口模块RON1338(关键字:SI4438模块,微功耗模块,24KM远距离模块、无线模块,无线组网模块)
产品介绍:基于SILABS的SI4438开发的SPI接口模块,具有高功率,高灵敏度的RF模块,模块带有2mm标准接口,对于嵌入式设备和二次开发非常方便,模块是贴片式邮票孔,方便客户贴片和测试评估。
产品特点:
发射功率:100mW(20dbm);
接收灵敏度:-120dbm(500bps/1875K/Dev);
发射电流:90-115mA;
接收电流:13mA,
自带AFC;
64byte FIFO TXRX;
调制模式:ASK/FSK/GFSK
国内ISM频段免费使用
产品尺寸:1414CM
信道抑制:56dbm
SPI接口
空旷地传输距离:2400米(12K速率,5k Dev 15k BW)
应用市场:
1) 远程遥控和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2) 无线抄表(水表、电表、气表)
3) 无线点菜机
4) 工业数据采集、传输、智能控制系统
5) 无线报警系统
6) 智能家具系统
7) 婴儿监控系统/医院寻呼系统
8) 油田、矿区、工地、工厂等原有485/232接口系统
9) 无线小数据传输系统
三、 高抗干扰性无线SPI接口模块RON1343(关键字:AX5043SPI接口模块,微功耗模块,5KM远距离模块、无线模块,无线组网模块)
产品介绍:基于AXSEM的AX5043开发的SPI接口模块,具有高灵敏度、低功耗的RF模块,模块带有127mm标准接口,
工作频率:433-510MHz(70-1050、868、915MHz可以定制)
发射功率:50mW(17dbm);
接收灵敏度:-132dbm(600bps/05K/Dev,FEC打开);
发射电流:51-54mA;
接收电流:72mA,
自带AFC;
256byte FIFO TXRX;
调制模式:ASK/FSK/GFSK
国内ISM频段免费使用
产品尺寸:15515CM
信道抑制:54dbm
SPI接口
空旷地传输距离:5000米(12K速率,10k Dev 22k BW)
应用市场:
1) 远程遥控和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2) 无线抄表(水表、电表、气表)
3) 无线点菜机
4) 工业数据采集、传输、智能控制系统
5) 无线报警系统
6) 智能家具系统
7) 婴儿监控系统/医院寻呼系统
8) 油田、矿区、工地、工厂等原有485/232接口系统
9) 无线小数据传输系统

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RFID超高频是应物流领域开发的可以使用在物流领域的每一个环节:1、物流进出管理,利用超高频读写器YXU2861做仓储进出管理,可以快速识别货物的进出情况2、叉车利用超高频读写器YXU1861能够快速准确识别是否需要出货的物资,在匆忙或新的 *** 作人员不熟练的情况下保证提取物资的正确性3、物流车辆调配,用物联网管理物流车辆集中调度,最大效率发挥运输效果4、利用RFID读写器做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可以大规模提高效率并保证准确性

您好,esp32的wifi模块叫做ESP32-WROOM-32,它是一款低功耗的Wi-Fi和蓝牙模块,可以支持IEEE 80211 b / g / n / e / i,支持IEEE 802154,支持BLE 42,支持双模蓝牙,支持低功耗模式。它采用的是32位的Xtensa® Dual-Core LX6处理器,拥有双核心,每个核心可以运行160MHz,最高可以达到240MHz。它拥有520KB的SRAM,支持多种外设,如ADC,DAC,I2C,I2S,SPI,UART,CAN,IR,PWM,GPIO等,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C ++,Python,Java,Lua等。它拥有4MB的Flash存储,可以支持多种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安全,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健康,智能运动,智能游戏,智能家庭,智能环境等。

物联网“概念”如火如荼,作为提供产业有生力量的大学自然不甘寂寞,于是乎,各个学校都在筹建、设立物联网专业,可从各方面渠道的信息看,似乎所想传授的知识五花八门,有侧重传感的,有侧重通讯的,有侧重某项应用领域的,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似乎不像以往的专业设置,有相对统一的方向。 出现这个局面,首先就说明一点:物联网不应是一个传统形式本科专业,至少不适合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存在! 现实中很多领域都有这个特征,它有广泛的需求,且孕育着极大的机会,但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属于跨学科的,需要多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作为铺垫,故作为本科专业有些勉为其难。 我很早就听过的一个说法:海洋学院不应该面向高中生招生,应该是从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因为海洋研究要用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它属于二级学科,需要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背景,如生物、化学、流体力学等,而这些知识是高中生所不具备的,如果要他们在海洋学院的四年中学会这些,估计和海洋相关的知识几乎没有时间传授了,这样毕业的学生和普通院校有何差别 对比今天的物联网,似乎也有“海洋学院”的影子。 如果把物联网提升到目前所宣传的那个高度,要培养一个能应对如此“宽泛”领域的人才,似乎也应该是作为一个二级学科而存在。 首先这些人应该在普通本科中学会一些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如测量、传感、通讯、大规模计算和统计等,然后再进入物联网专业,结合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背景,侧重研究物联网的某一分支,如侧重于基于联网需求设计测量部分,或基于测量特征设计通讯链路和协议,或基于收集来的巨量信息研究如何用“云”来储存和分析,从而使其成为有效信息而非“字典”。 这些都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直接面对的,而把所需的专业知识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基础知识来传授,时间不够,本来这些就是四年的本科课程,学完这些,留给物联网的相关知识传授时间有限了,只能培养出一个无特色的学生,这和设置此专业的初衷不是相悖吗 所以,如果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靠本科四年的学习难以胜任! 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人才”,按我的理解应该是:能将目前的现实需求纳入物联网,从而产生有别于传统解决方案的革命性变化。 听起来有些“玄”,但目前的宣传就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腾“云”驾“物”是在媒体上看到的最经典的描述!何时能落地,似乎还欠火候。 那针对目前的物联网热,学校应该如何应对呢 依本人愚见:暂时不去想培养那些“真正的物联网人才”,那些未来的并非本科教育所能造就,作为大量输送技术骨干进入社会的工科院校,着眼点应该是如何培养一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物联网需求的技术人员。 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分析物联网到底衍生出那些新的东西 “物联网”三个字实际上表达了其含义: 第一:“物”,乃所关注的对象 第二:“联”,乃所采取的手段 第三:“网”,乃解决问题的工具 这三个部分中,“物”早已存在,最为悠久,人们对“物”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了,至今仍在不断深入,并非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生事物。 而“网”虽较“年轻”,但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已将其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网”已经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唯一属于物联网带来的新生事物就是“联”,即将“物”连接到“网”上! 联网的设备已很多,为何此时将“物”连到网上就成了新东西 先分析一下以往的联网设备有什么特征。目前联网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还有一些幕后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究其特征,无一例外是和人交互,或者是服务于与人交互。所以,以往的互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人联网”! 而如今“物联网”所指的“物”,多为面向自然界的物,关注的是其生物、理化等特征,是一些不具备智能的物,即便是和人相关,此时所关注的也是人的生物特征而非智能,所以完全区别于现存的“互联网”所承载的内容。目前互联网的绝大多数信息是服务于智能的,属于“上层建筑”,而物联网要关注的则是“经济基础”。 因为这些“物”相对“低能”,以往联网的方式就要做相应改变,以适应其特征,这才是物联网的精髓所在。 “物”有千百种,均有相应的专业在探究,而“网”也有相应的分支在完善,至于数据分析、云计算、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等早已是深入研究的课题。后两者近年来已不断融合、完善,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前者和后两者似乎有些像平行线,暂无交点。 物联网则是要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架起一座桥,使前者的信息能借助于后者得到升华! 但由于“物”的“低能”和“多样性”特征,使得原有的联网手段不再适合,正是这种缺位才催生了物联网教学的需求! 因此,探究各种“物”所适合的联网手段,应该是培养一个可以应对物联网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 虽说联网应该是通讯的范畴,但以往通讯的关注点是媒介、链路和协议,而作为物联网应用需求,应该是关注各种通讯方式的特征,结合所需联网的“物”之个性,选择合适的通讯方案,侧重点是“选择”。 要做出合适的选择,就要对各类通讯方式的特点予以准确的把握,扬长避短,并合理的加以组合,从而达到最可靠、经济的方案。 不要一提到物联网就是 ZigBee、Wifi,实际上每种通讯方式都有其利弊和适用的环境。智能电网上的检测用 ZigBee 就不一定比“载波”合适;智能家居的很多节点或许用简单的“485总线”集中后再由WiFi 或 ZigBee转接入网更加经济、可靠。 所以,准确地把握对象特征和应用场景,同时熟知各类通讯技术的优势、缺陷,是一个合格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的核心素质。 至于物联网的高层次应用,即那些汇集了巨量数据的“云”该如何处置如何产生效益那是少数精英的事,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 具体而言,针对物联网应用需求,学习应该关注: 1、 理解最基本的通讯原理,尤其是串行通讯,因为只要距离略远,并行通讯基本无使用可能,而现实中的各类通讯,不论是有线的RS232、485、USB、以太网,还是红外、蓝牙、Wifi,其实质都是串行通讯,区别只在于介质和协议。 2、 通过最简单的UART通讯,理解握手、冲突、争抢、仲裁等通讯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丢帧、误码的可靠性问题,理解通讯协议的作用和含义。 3、 通过简单的实际应用,理解各种场景的需求,何时要速度何时要可靠何时要响应快何时要低功耗 4、 结合所面临的需求,尝试各类通讯,只要会用即可,因为随着MCU的无所不在,各类通讯模块使用越来越简单,看似神秘的3G通讯,也能用和古老的Modem一样的AT命令让其工作。对于多数人而言,只能做到会用即可,设计、生产这类模块的事情交给地球上少数人去 *** 心吧。就像 PC,全世界都在用,但只有Intel和AMD为此劳神,似乎也并未耽误PC的普及和使用啊! 5、 选择一个分支,系统地贯穿一下各个层面,从“物”开始,到“网”结束,无所谓实用,只要涵盖的物联网的要素即可,重要是通过实际的体验,感受将“物”连到“网”上后所遇到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如果是培养一个应用类的技术人员,不需要特别的传授什么“物联网”的专业知识,而是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围绕上述重点实践即可,重要的是体验和阅读理解,因为未来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无法预知,所以培养把握对象特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推荐一本关于各类通讯的书: 《嵌入式网络通信开发应用》 怯肇乾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ISBN978-7-5124-0179-2 面对如此众多的通讯方式,想要全面了解并非易事,很多书都是只描述一部分,此书却全面收集了各种现存的通讯方式,为选择合适的通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详细目录见“好书交流”栏目。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2、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具体如下:

(1)、感知识别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的重要一环。在感知层,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本身以及周围的信息,让物体也具备了“开口说话,发布信息”的能力,比如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感知层负责为物联网采集和获取信息。

(2)、网络构建层。

网络层在整个物联网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负责向上层传输感知信息和向下层传输命令。网络层把感知层采集而来的信息传输给物联云平台,也负责把物联云平台下达的指令传输给应用层,具有纽带作用。网络层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等传输海量信息。

(3)、平台管理层。

平台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核心,它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检索、如何使用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平台管理层负责把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为人们应用到具体领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4)、综合应用层。

物联网最终是要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去,物体传输的信息在物联云平台处理后,挖掘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比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园区等。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获取信息的功能。

信息的感知、识别,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

2、传送信息的功能。

传送信息指的是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

3、处理信息的功能。

处理信息指的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4、施效信息的功能。

施效信息指的是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16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 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