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三者有何关系

大数据,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三者有何关系,第1张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等基础框架之上建立的全新实体,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总体组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

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并真正作用于具体细分行业:

一、大数据融合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为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

二、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

三、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用户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日渐明显,大数据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小编通过金鹏信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分享一些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供借鉴。

1国内的智慧城市

2013年3月,北京市的“智慧朝阳服务网”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手段,从支撑库提炼出数据后发送到服务管理系统,然后通过服务门户,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应用、服务网站、机顶盒等多元化的方式与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沟通。

2国外的智慧城市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3智慧医疗

金鹏信息医疗制定了基于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在郑州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这一区域卫生大数据计算架构可以满足海量数据(一亿条以上记录数)的高并发检索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性能要求,满足了“智慧”的大数据需求。

4智慧警务

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成等前沿科技,实现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

5智慧交通

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

6智慧消防

郑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

7智慧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物联网就是“物与物互相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感知层,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将会极大地促进大数据的发展。同样,大数据应用也发挥了物联网的价值,反向刺激了物联网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觉能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获得价值,就会愿意投资建设物联网。
2、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延伸为“大数据和5G之间的关系”。5G的到来,通过提升连接速率,提升了“人联网”的感知,也促进了人类主动创造数据。另一方面,它更多是为“物联网”服务的。包括低延时、海量终端连接等,都是物联网场景的需求。
3、5G刺激物联网的发展,而物联网刺激大数据的发展。所有通信基础设施的强大,都是为大数据崛起铺平道路。
4、据调查,63%的公司从对大数据投资中获得了可衡量的效果。如果再加上传感器、追踪器等物联网能力的加持,数据驱动型企业有潜力实现更广泛的市场研究、更好的流程可见性、更高的运营效率。然而,大数据咨询专家认为,某些行业或许本身就更适合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结合中受益。

1、云计算
一般来讲云计算,云端即是网络资源,从云端来按需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就是云计算。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2、物联网
简单理解: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物联网。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行业应用版图不断增长。如: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大的理想就是智慧地球,目前实际生活中存在并在建设的智慧城市都是物联网炒的概念。
3、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就是指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价值高、处理和分析速度快的真实数据汇聚的产物。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或海量数据资源,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
即:数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Velocity、和真实性Veracity。
4、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云计算是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层的集合,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的信息层(数据海洋),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包括物联网,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大数据层汇聚数据和接受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推动大数据发展。

其他信息:

对于大学学子们来说,选择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旦选错专业,不但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考研和就业。就拿大数据专业来说吧,大数据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一、大数据专业考研方向。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例如:Windows系统的维护,手机APP的开发,台式电脑的整机装配等。相较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范围更广。 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主要研究大数据技术、数据库建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统计数据分析、抽样调查、数据信息挖掘和管理等。例如:实时交通路线数据统计,躲避拥堵;根据客户的购买习惯,为其推送他可能感兴趣的优惠信息;使用点击流分析和数据挖掘来规避欺诈行为等。 4、数据计算及应用 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是数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理科专业,主要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理科专业人才。 5、应用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大量数据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 用以解决各个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统计调查等。 二、关于大数据专业。 大数据专业全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2016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加上第一批成功申请该专业的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目前共有35所大学获批开设大数据专业。 大数据(Bigdata)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计算机编程、统计和数据挖掘等专业技能,还能够将这些技能应用到自己所选领域中解决问题,比如应用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所以对于这项偏技术类的专业,你学大数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大数据专业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发展,大数据从2009年开始就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词汇,而与之相关的一些职业岗位也开始普遍设立,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大数据专业。 大数据专业在近几年真的是火得一塌糊涂。它的发展前景到底怎样?又该不该放到优先选项呢? 大数据专业总体上来说与计算机专业联系很紧密,他的绝大部分的课程是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相同。学的知识比较杂,hadoop、SQL、Linux、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爬虫、Java、Scala、hbasehive、spark、机器学习等等。说白了,大数据专业,可以说成是以数学为主的计算机专业。 目前,我国已经有283所大学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这也就证明市场对于大数据人才还是有着很大的需求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大部分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且大数据作为新兴专业,就意味着学校不具备那么多专业教大数据的大学教师,目前许多高校的大数据教师都是计算机与数学专业的教师。 所以学校不一定有着强大的资源与过硬的实力去培养实力过硬的大数据工程师,大部分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和商业去培养专业化人才,也就是为了配合当地的招商引资。 首先,大数据的发展前景目前来看是很不错的,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基本都可以找到工作,而且薪资也不低。但是,大数据既然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数学版,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大数据,也并不是所有人学了大数据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大数据所对应的工作,简单有两种,数据工程师与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属于研发人员,是把一些零散的数据采集,归纳,整合起来,进行数据治理。而数据分析师的工作接近于运营范畴,必须对产品和业务有着很大理解。想要做以上两种人员,都必须要学好大数据。 首先,学大数据,就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因为学大数据不仅要学数学,还要学计算机的绝大部分内容,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数学思维,学大数据会很吃力。其次,在招聘的过程中,大数据专业的门槛是很高的,学历很重要。如果连本科学历都没有的话,没有一家企业敢把那么重要的数据交给你去处理。 所以,分数很低的同学,不建议报考大数据专业,而分数很高的同学,请认真想一想,选择大数据,可能会没有其他传统专业那么先进的教学资源与强大的师资力量,但是在未来大数据的发展情景很不错,对于一些优秀的大数据科学家,市场是极其需求的,权衡这利弊,再做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大数据专业考研方向的详细介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数据分析师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人才数量较少,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仍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该报告还指出,大数据从业人员专业来源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数理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及其他专业。其中,计算机类占比最高,其次是数理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75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 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