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第1张

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中。对温室各项参数的监测是目前研发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北京旗硕基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农用通”已在全国六省市得到了广泛应用,是2010年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上的金奖产品。它由传感器、无线采集器、智能网关、无线控制器、监控管理系统5个基本部件组成,可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6种常用环境参数,结合3G通讯技术、图像监测技术,对温室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控制,节省成本,增产增收

区别:
1、无线的安装部署简单,有线安装部署实施代价高;
2、无线的覆盖范围相对广,部署成本相对低,有线则相反;
建议:
1、可以采取局部有线+整体无线的部署方式,性价比最优。
如,在终端设备端(如传感设备)用有线连接集中器(类似电力抄表的方案),然后集中器通过无线跟后台服务器连接。

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关系都是对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1、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2、定义不同:农业物联网(InternetofAgriculture,IIA)是通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控制。而农业产业互联网(BusinessInternetofAgriculture,BIAN)则是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农村产业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3、应用范围不同:农业产业互联网(BIAN)将互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服务中。而农业物联网则是将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决策后向用户或者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智能决策和执行服务。
4、发展现状差异很大:从目前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来看,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农业产业物联网到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数据平台来承载和提供各种数据业务和服务功能。

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如下:

1、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在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利用各种资源卫星收集国土资源情况,利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传输和互联网等综合化信息监测、传输、分析平台实现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和资源监测。

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的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应部门提供实时的资源利用信息,为统筹管理林业提供支撑。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法国利用通信卫星技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对病虫害进行测报。

2、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农业物联网主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感知生态环境变化。

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大鸭岛上海燕的栖息情况进行了9个月周期性的环境监测,采用区域化静态MICA传感器节点部署,实现了无人侵、无破坏的对敏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监测。

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自动控制,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如定时照明、降温升温、排风、灌水,监测环境数据等,利用物联网都可以轻松实现。
单靠物联网还不够让农业智能起来,慧云信息的智慧农业云平台是将国际领先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搭建的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可以为农户实现远程智能监控,产品安全溯源等,另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农业生产模型,用这个模型指导生产,不需要依靠农机专家现场指导就可以生产出高质的农产品,真正做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生产。

农业物联网,即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农业物联网相比传统农业有以下优势:1、科学栽培:经过传感器数据剖析可断定土壤适合栽培的作物种类,经过气候环境传感器能够实时收集作物成长环境数据。2、精准 *** 控:经过布置的各种传感器,体系迅速依照作物成长的请求对栽培基地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进行调控。3、进步功率:与传统农业栽培方法不一样,物联网农业栽培方法根本完成体系主动化智能化和长途化比手工栽培模式更精准更高效。4、绿色农业:传统农业很难将栽培过程中的一切监测数据完好记录下来,而物联网农业可经过各种监控传感器和网路体系将一切监控数据保存,便于农商品的追根溯源,完成农业出产的绿色无公害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558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