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称6G在2030年推向市场,6G相比5G有哪些优势?

华为称6G在2030年推向市场,6G相比5G有哪些优势?,第1张

从5G到6G应该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绝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于5G将提升10到100倍。现有的5G信号传输速度大概是10G,而6G信号传输速度将会达到100G到1TB。

这个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而实际上6G网络时延将会降低到01毫秒,是现有5G网络的十分之一,同时可靠性也比5G高出许多倍,网络信号中断几率远低于5G,并且6G将会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频率为100GHz-10THz,要比毫米波的频段更高,网络容量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不过电磁信号频率越高,电磁波长就越短,信号传输范围也就越小,这意味着基站的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也就是说6G信号的传播距离没有5G信号那么远,这就需要更多的基站完成信号的接力传递,需要比5G网络更多的基础设施才行。

但是6G无线网络会实现5G网络达不到的万物互联,不再局限于地面,可以与卫星和机载网络无缝连接,超高的定位精度可以对物联网设备精准定位,可以全面展开无人驾驶,以及无人机快递。

超快的信号传输速度让云端处理成为现实可能,所有手机将不会再受制于芯片,只需要能够连接网络,能够显示就行。毕竟现在的手机芯片已经逼近物理极限,继续提升难度极高,不如依靠云端处理传输数据回来。

再加上现在已经在推行的智能家居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同时6G时代带来的万物互联,必将产生海量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关乎个人隐私,也就是说6G网络必定要比5G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华为呼吁业界各行各业尽快启动55G概念,我非常赞成,虽然我还没有用过5G。在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华为CEO王涛提出了55G的概念。它不仅定义了55G,还提出了建设更美好世界的理念,这是一种积极的科学态度,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纵观历史,从2013年4G概念提出至今,已经将近七年了,4G的技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距离5G推出已经一年多了。除了更快、更快的网络,似乎没有其他明显的变化。

1 55G可能比5G更有优势。

目前物联网场景发展迅速,目前的5G网络无法满足物联网多方位场景的需求。根据我们对5G的理解,5G应用多为移动宽带优化、低时延、高可靠、海量大连接华为CEO王涛表示,55G概念提案旨在进一步推动5G发展,增加三个新场景。即上行能力建设、宽带实时交互能力建设、认知通信与融合能力建设。

其次,关于 55G 的说法并不少见。

其实小数点后面这句话王涛不是第一次提出,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听说过25G技术、35G技术和45G技术。这充分证明了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55G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互联场景和新的挑战。

3 55G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

当很多人想象5G能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时,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华为提出要尽快开始定义55G,才能让55G产业链蓬勃发展。这保证了可以提供多种网络能力和终端,以及在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行业中更好地协同应用。技术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一切新事物的出现可能会很慢,但一定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这个问题专业,我就尝试着简单回答一下,见笑。
物联网的布局,Google、三星、华为等他们的思路无从得知,也只有从他们现在目前产业的布局来略窥一二,我知道的不多,就拿前几天看到的相关内容来尝试回答。(当然,除了Google,现在正在着手物联网的,或者说人工智能的企业非常多,如:Intel、IBM、NVIDIA、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甚至于特拉斯等的车企)
现在说物联网的虽然多,但大都很空旷,因为物联网最简单的阐述概念就是物物相连,物物的概念太大、太多,他们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庞大的吓人,诸如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一天能产生4T的数据量,物联网上类似这样的汽车将会有成千上百万的数据累加,说起从事物联网,真是无从起手。
转而,现在大热的是人工智能。相对于物联网的概念,人工智能就要稍微更进一步专精一些,简单些,就是像人一样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执行。这对于物联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想象一个人24小时不间断的为你处理物联网上所有物物产生的数据并为你准确的传达计划好的 *** 作,那是非常美好的愿望。
人工智能,应该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没有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宏观概念无从说起,没有一个人类可以24小时的不停处理数据,如果能,也将是庞大的由人组成的集团进行不间断更替,这是很可怕的。
那么,行业内,各个巨头们对于人工智能,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因特尔:提供硬件平台,强大的处理器、OmniPath网络、更加密集高效的存储技术研究、专为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而优化底层数学函数库、专为庞大数据库分析而优化的分析加速库等。
NVIDIA:提供硬件平台,图形处理芯片及一整套配套的深度学习软件、但机箱深度学习超级计算机DGX-1(据称1台GPU加速计算机可以相当于250台CPU计算机)。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及相关人工智能分析软硬件、语音识别、本身大数据的分析利用。

华为在2019年公布的一个数据显示,华为EMUI在全球的存量用户达到47亿日活用户,覆盖了216个国家和地区,77种语言在使用,那么时隔2年,华为手机日活应该达到了5亿以上,这个体量给用户,也给华为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

这几年华为在生态上有很多变化,畅连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从华为把畅连从通讯簿里剥离成一个独立的APP,外界把这个动作解读为是否畅连会往微信方式发展?针对这个事我们探讨一下。

在华为的花粉论坛里,畅连的定位也是热议,对于我们关心的畅连是什么和畅连为什么剥离?花粉论坛畅连团队是这样解释的: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解读为两点:

第一、 畅连是华为全场景设备高效通信工具。 什么是华为全场景设备?就是余承东讲的“1+8+N”,“1”是指手机,“8”是指 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 ,“N”指未来物联网设备可拓展性。那么畅连则是贯通“1+8+N”的通信工具,相比过去畅连是集成在通讯录里,畅连现在的重要性提升了不少。

第二、 畅连需要在未来华为全场景生态中承担更多能力。 哪些能力呢?比如和其它智能设备开放协同,推动合作,这里的想象空间就很大了。

基于此,畅连从EMUI11开始定位发生了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APP,但目前也是仅限于在华为应用商城下载,并不支持其它安卓和苹果手机。

那么,我们暂且把畅连看成是华为提供给5亿日活用户专用的APP,也就是在类似于苹果IOS这样一个封闭的系统,华为用户独占的应用。

在这个全封闭的池子里,华为想干什么呢?

估计畅连团队也不知道畅连未来是什么样子,在互联网领域,在有海量用户的基础上做产品,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产品的未来形态是什么?

微信也是历经十年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今天的样子可能已经超出了张小龙的想象,当初微信团队也就是想打造一个可以语音沟通的应用而已。

事实是,今天的微信品牌价值超过了腾讯本身,这就给畅连团队足够的想象力和动力空间。

然而,畅连目前也只能定位如此,即便想做成微信,也不是今天的目标。

所以,畅连成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和产品,最大的可能就是让畅连先成为一种通信方式,有足够多的用户习惯被培养起来了,再考虑加入其它的功能,未来也许会成为超过微信的语音联络方式,也许会有一种新的社交模式诞生。

这与阿里当年大张旗鼓地推进“来往”直接挑战微信落败相比,畅连的这种逐步推进的方式似乎更符合市场规律。

畅连不可能成为微信的三个理由:

第一、 微信具备强大的社交属性,而华为具备强大的通信属性。 一个以QQ起家,一个以交换机起家;一个擅长社交布局,一个擅长硬件技术,不同的企业基因导致不同的发展方向,贸然跨界本是商业大忌。

第二、 用户的惯性。 微信已经覆盖了12亿用户,参与到了用户的社交、支付、内容、广告等各种场景,已经成为常态,而畅连目前仅仅是华为手机相互之间的通讯工具,虽然和微信早期相似,但畅连如果要模仿微信,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是否值得做?

第三、 畅连是建立在华为智能设备基础上的通信工具。 也就是说华为希望通过畅连打通华为生态中不同的智能设备,比如华为的hicar、智慧电视和手机之间,就可以通过畅连实现快速的连接。

另外,可能有几个问题会限制畅连的发展:

一是跨华为设备的通用性。 虽然现在用华为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苹果和其它安卓机用户,如果把畅连做成通用版本是否会更利于畅连的发展?

二是如何保持畅连的独特性? 这个独特性应该对于华为用户更加的友好,比如华为用户可以使用更多的功能等等,这样当非华为用户在认可畅连的情况下,会不会转投华为阵营呢?

三是如何避免成为微信? 要成为微信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成为微信,华为的优势在于硬件技术与物联网相关,微信为人与人连接提供了一个线上的解决方案,那么华为是否能为人与人连接提供一个智能硬件的解决方案?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揣测,其实,对于用户而言,是希望能有别于微信的新模式诞生,在这点上,华为畅连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你用过畅连吗?你觉得畅连还需要怎么改变呢?


整个发布会大致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主要是着重展示鸿蒙OS *** 作系统的特性以及如何构建超级终端实现万物互联;第二个环节演示一些搭载鸿蒙20系统的新产品,如手表、平板以及智慧屏等。


此次发布会不同以往,其标志着华为鸿蒙OS正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因为据预计,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空间逐步见顶,万物互联正在来临。此变局之下,鸿蒙OS能否抓住机遇改变当前 *** 作系统的市场格局?


鸿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指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其是衍生万物的基础。所以华为将这个 *** 作系统取名为鸿蒙的寓意在于万物互联,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都认为鸿蒙OS是受到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后才匆匆研制出来的,其实并不是。鸿蒙OS至今已经有近10年 历史 。从2012年开始,华为韬光养晦确立了自主研发 *** 作系统的战略。直到2019年,华为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威胁与挑战,鸿蒙系统才被迫提前曝光。当时鸿蒙OS仍处在雏形中,技术遭到了各方质疑。


2020年12月,华为发布手机开发者Beta功能,鸿蒙OS神秘面纱才被真正揭开,让大家认识到这其实是一款以手机 *** 作为主,联接 汽车 、智能音箱、可穿戴等设备的分布式 *** 作系统。



但是自鸿蒙OS发布以来,由于开发界面高度类似Android,因此一直被外界认为抄袭了Android,比较之声不绝于耳。事实上,鸿蒙与Android等系统具有根本性不同。


这是因为现阶段的主流 *** 作系统Windows、Android或者IOS基本上都是只能对应某一种硬件,无法在不同设备上使用相同的 *** 作系统。比如苹果的iOS只能对应手机,平板和笔记本则分别对应iPad OS和Mac OS,缺点是这些终端设备的许多应用程序无法实现交换。而上面这些问题鸿蒙OS可以轻松做到解决。





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 *** 作系统,鸿蒙一方面可以适配多种内存规模终端,如从KB级别的Wi-Fi模组到GB级别的手机、电脑等;另一方面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以及所有Web应用。它可以让不同智能设备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互联、协作,让各类智能设备具有万物互联的特性。


回顾软件行业的发展, *** 作系统作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基础设施,总是能够凭着先发优势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并形成垄断。例如,PC时代的微软凭借Windows拿下了70%电脑 *** 作系统的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谷歌和苹果分别凭借Android和IOS先发与开源特性占据手机、平板终端绝大部分 *** 作系统市场。


国内手机厂商几乎都在使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OS,包括之前华为手机搭载的EMUI。它们都是在安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UI界面,要保持更新就必须要获得谷歌的授权。


因此,尽管鸿蒙OS推出意味着我们也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国产 *** 作系统,但是前面也说过 *** 作系统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如果不拥有这种优势的话,前期技术与研发层面的投入只是一个关键环节,后续是否能够培育出具备规模的生态是成功的核心。


但这也难不倒华为。目前华为的做法是开源,通过放弃产权交给大家共同开发,让其帮助构建生态。而且鸿蒙OS在5G物联网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对生态拓展很有帮助。


2020年华为发布会上华为曾多次强调要打造的“1+8+N”战略。其中“1”是指智能手机,它是整个设备互联网络接入口;“8”指的是八大终端,分别是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PC和AR/VR;“N”是其他物联网(IOT)设备,包括智能家居和智能运动设备,如打印机、耳机、投影机、扫地机等。



从最新情况来看,鸿蒙OS在智能家居、车载系统两大领域有比较多建树,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态蓝图。


场景一:智能家居,打造全家电联接


智能家居的最终形态是实现全屋产品的智能化,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关键场景。在未来,灯光、空调、电视、窗帘、门窗、背景音乐、安防、监控控制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方面均会实现全面智能可控。


在家居场景中,不同设备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业务需求以及软硬件配置,在实时性、功耗图形界面、图形化能力、云端连接能力等各方面指标非常不一致,难以一个系统满足所有设备要求。但鸿蒙OS通过分布式的特性,可以让一台搭载鸿蒙OS的手机与各智能家居实现连接,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九阳、美的、方太、老板电器、海尔、苏泊尔、帅康等家电企业构成的生态伙伴关系,均有产品搭载鸿蒙OS。例如,华为手机与美的烤箱交互,用户在手机查看云食谱,将食材放入烤箱后,点击一键烹饪后,烤箱可以自动设置烘烤时间与温度。华为手机与方太的油烟机互联,可调节风量及实时检测油网的污浊程度等。



场景二:智能网联 汽车 ,车机一体的 *** 作系统


车载 *** 作系统市场主要包括基础 *** 作系统、定制型 *** 作系统、ROM型 *** 作系统和手机映射类系统四种。其中基础 *** 作系统开发难度最高,竞争格局也基本稳定,以QNX、Linux、Android三大家为主。



车载 *** 作系统是华为目前的必争之地。在2020年,华为推出了可搭载于车机的鸿蒙OS。其定义了HMS-A的7大核心能力、12个车机子系统以及500多个HOS-C API,从而构建了面向 汽车 的全场景OS软件平台。


与QXN及Linux相比,鸿蒙系统的优势在于分布式设计带来的安全性高、开发便捷高效、生态系统丰富。


2021年上海车展,北汽极狐阿尔法SHI及塞力斯华为智选SF5等多款华为合作车型展出,搭载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基于鸿蒙OS,这些车机与其他智能终端之间有分享和联系,仅用一套系统满足各种硬件设备,就能将人、车、家打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车机互联。


此次升级,华为鸿蒙车载OS从原先华为HI深度合作伙伴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广汽集团开始搭载,逐渐扩展到超过20家车企,合作车型超过150款。随着更多车企的加入,未来有望改变当前车载 *** 作系统的竞争格局。


此外,在应用程序方面,已经有京东、百度、优酷、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等120多家知名应用厂商已开始基于鸿蒙OS进行创新,让消费者获得颠覆性的智慧生活体验。



不过在手机领域,目前除了华为将鸿蒙OS搭载到自家智能手机,以及魅族在今年5月份宣布接入华为鸿蒙系统,成为首个搭载鸿蒙系统的国内手机品牌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因担心系统稳定性以及考虑到长期依赖Android形成的应用生态等因素,而对鸿蒙OS的适配并不迫切。


因此,预计鸿蒙OS会先在智能家居、智能网联 汽车 这些两大领域发力。



1 华为生态应用软件:用友网络,金山办公,金蝶国际,中国软件国际。


2PKS生态与华为全面融合发展:中国长城、中国软件、东方通。


3国产异构生态车联网和云端软硬件厂商:中科创达,道通 科技 ,深信服,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中孚信息,德赛西威。

(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

华为兼并:2019年,华为收购了意大利电子设备制造商Sistemi2010SpA。这次兼并为华为在欧洲市场扩大业务提供了支持。2019年,华为收购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CSP)Neul。该公司拥有在物联网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这次兼并为华为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1、兼并的特点有市场拓展:华为通过兼并外部公司,可以更快地进入新的市场和领域,扩大业务范围。
2、技术提升:华为通过兼并拥有技术领先的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资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资源整合:华为通过兼并可以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在业界的普遍认为中,运营商做物联网似乎有着先天的优势,优质的网络资源、强大的计费平台以及广泛的用户基础,应该肯定的是,运营商在联合地方政府提供民生类的社会化物联网服务的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比如中国移动的12582“农信通”,已形成了以6个应用产品,4条服务主线,2个全网平台,1个中央信息库的产品体系,在农生、农商、农政等领域开发了12582热线、百事易、商贸易、政务易、务工易、农情气象6大产品,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等服务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找工作、找销路、农业科技、生活百科等十余项惠农信息服务。
但在物联网更大的市场范围—行业应用中,运营商的优势依然存在?以车联网市场为例,完善的网络覆盖显然是汽车通信的标配,一方面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需要随时传输到后台,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提供也需要不间断的无缝网络,但现阶段运营商显然还无法实现百分百覆盖,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实现多网共存仍然是其主攻方向。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谢大雄也表示,物联网将引发多端时代,更加专业化的终端数量不断增加,物联网应用不可能仅在一张网运行,比如汽车、医疗都会搭建自己的网络,如果过去十年通信的任务是IP化,那么今后运营商就要更多地专注在IT化。
另外,在运营支撑领域,尽管运营商具备业界完善的计费系统,但能否直接应用于物联网业务?回答应该否定的。
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是按秒计时,但车联网业务都是合作的打包套餐,并在出包以后续费,另外一些业务也将采取更灵活的订阅计费方式,比如按次收费或后向收费等等。而这种灵活多变的组合计费方式显然与传统的电信计费不同,运营商想要接手恐怕还需要在IT环节“另起炉灶”。如此一来,相比那些行业内的专业厂商而言优势何在?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525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