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未来如何发展?

中国北斗未来如何发展?,第1张

未来,中国北斗将持续推进海内外应用推广,不断深化卫星导航的高精度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继续融合,加快卫星导航领域与高端制造业、软件业的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北斗三号还将加快“走出去”步伐,2018年底之前将发射18颗卫星,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完成30多颗卫星发射,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3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计划正式提出。2000年迈出“第一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2006年《中国航天白皮书》正式宣布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部署,2007年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我国开始正式组网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第二步”发展战略中,我国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

“第三步”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建成由30颗左右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三号。

北斗三号工程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已经全面突破系统核心关键技术,完成地面验证,卫星状态基本固化,特别是2015-2016年成功发射5颗新一代导航卫星,完成了在轨验证。

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如下:

1、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在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利用各种资源卫星收集国土资源情况,利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传输和互联网等综合化信息监测、传输、分析平台实现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和资源监测。

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的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应部门提供实时的资源利用信息,为统筹管理林业提供支撑。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法国利用通信卫星技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对病虫害进行测报。

2、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农业物联网主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感知生态环境变化。

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大鸭岛上海燕的栖息情况进行了9个月周期性的环境监测,采用区域化静态MICA传感器节点部署,实现了无人侵、无破坏的对敏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监测。

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北斗导航总共有35颗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空间部分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5颗卫星 在距离地面2万多公里的高度,北斗二号(北斗系统的第二代)是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16颗卫星组成:6颗在地球静止轨道,6颗在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4颗在中地球轨道。当然不是。

俗话说,一个英雄有三个帮手,一个篱笆有三个桩子,我们需要谈论三个元素来解决导航问题。一个是卫星,一个是地面监测站,还有一个是用户终端。BDS的建设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BDS的建设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0年左右完成了BDS双星系统,也被称为BDS 1。在第二阶段,BDS-2,也称为BDS区域系统,将在2012年左右完成,从主动定位系统转变为被动定位系统。

每颗北斗导航卫星都有一个寿命。大多数卫星的寿命约为10年,有些卫星的寿命较短,为2至3年。北斗在近20年前首次发射,早已超过了它的使用寿命,因此它必须经常进行修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和用户三部分组成,可全天候、全天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具有初步的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和厘米级,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10纳秒。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32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