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实验室设备有哪些,传感器与RFID的区别

物联网实验室设备有哪些,传感器与RFID的区别,第1张

物联网实验室设备有单片机、传感器、RFID、一些开发平台像ATOS之类的。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现在有很有的传感器,像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ETC不停车收费等

秦曦: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1993年6月至1996年4月,任万国证券公司部门经理;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任复旦金仕达计算机公司副总经理;1998年7月至2002年12月,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总经理;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任金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任浙江图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0年5月至2017年1月,任深圳亚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任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任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任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任上海新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任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任上海瀚讯无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任上海芯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07年1月至今,任上海创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7年3月至今,任达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07年11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8年3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9年11月至今,任上海图原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6月至今,任上海奕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11月至今,任上海睿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0年12月至今,任苏州金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1月至今,任上海上创新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1年12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鸿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3年5月至今,任深圳市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5月至今,任上海艾欧特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4年7月至今,任上海普来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2015年1月至今,任上海新安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2月至今,任上海新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4月至今,任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5年9月至今,任上海新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监事、上海蓝梦广告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2016年1月至今,任上海物联网二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6年4月至今,任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专项助理、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5月至今,任上海矽睿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重庆上创新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7月至今,任上海赋同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8月至今,任微机电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9月至今,任嘉兴上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上海迎翱芯物联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嘉兴科微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7年3月至今,任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10月至今,任重庆上创科微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南通新微研究院主任;2018年3月至今,任南通赛勒光电科技有限公

1)系统涵盖物联网三层结构,系统中的每一个实验箱或物联网接入设备都可以转化成智能教学终端,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和联合教学。
2)系统具有高拓展性,整体构建方式体现了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思路,任一时间增加的物联网接入设备都可以自动连入整个系统,可为用户创造最优的投入增值。
3)系统以工程实例为建设基础,不仅可完成基础实验教学,还可以完成教学教研、竞赛训练和创新实验,真正实现了一室多用的效果。
4)系统可联入校园网,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校园网接入点进行系统地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261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 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