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应满足什么条件?

北京地区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应满足什么条件?,第1张

《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冷库及运输设备设施明确规定如下:
一、企业应当具有与贮存医疗器械要求和规模相适应的仓储设施设备,库房地面平整光滑、进行硬化处理;常温库温度为0℃~30℃,贮存有特殊温湿度要求的医疗器械时,还应当具有与其贮存要求和规模相适应的恒温库(15℃~25℃)、冷藏库(2℃~8℃)、冷冻库(-15℃~-25℃)。
二、企业贮存医疗器械的货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1贮存植介入类医疗器械(类代号为Ⅲ-6821、Ⅲ-6846、Ⅲ-6863、Ⅲ-6877)的,拆零拣选货位应不少于5000个。
2贮存一次性无菌耗材类医疗器械(类代号为Ⅲ-6815、Ⅲ-6845、Ⅲ-6864、Ⅲ-6865、Ⅲ-6866)的,托盘货位应不少于2000个,托盘货架间高度不小于15米,托盘规格应符合国标《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2934-1996)。
3贮存需冷藏、冷冻保存医疗器械的,冷藏库容积不小于1000立方米,冷冻库容积不小于50立方米。
4贮存上述类别以外其他类医疗器械的,托盘货位不少于1000个,拆零拣选货位不少于5000个。
三、仓储设备设施主要由入库管理设备、货物信息自动识别设备等环节构成,具体要求如下:
1入库管理设备。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条码编制、打印设备及计算机信息管理设备,在入库医疗器械无有效自动识别标签时对其进行赋码,实现入库医疗器械信息自动采集和贮存、配送过程追溯。
2货物信息自动识别设备。医疗器械入库、出库、分拣、检查、盘存、出库复核等环节应当使用电子识别系统管理(对于植入类医疗器械应能识别和记录产品序列号),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条码和射频识别设备,实现对医疗器械贮存、配送环节的全程追溯。
四、企业应建立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应具备库房温湿度监测,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冷藏车温湿度监控,一般仓储作业区视频监控,仓储设备控制以及异常状况报警功能。
常温库应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应至少每隔1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冷藏车应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当监测的温湿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当至少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五、贮存冷链医疗器械的企业应配备备用供电设备或采用双路供电,具备突发情况下的电力保障功能。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在2020年可达到265亿吨。在冷链物流服务的行业中,食品占比高达90%;食品细分品类中,生鲜水果与蔬菜肉类占到了较大的比例,2019年水果、蔬菜、肉类与水产品占比总和达到了88%。

随着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生鲜电商平台也发展迅速,2020年用户线上消费生鲜水果与食品饮料增速远高于其他品类,分别为276%与173%。在此背景下,生鲜电商平台规模拓展迅速,预计2021年规模可达到31174亿元。

全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

2016-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排除2020年疫情特殊情况,冷链物流需求量的增速也在逐年上升。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2020年第一进口食品逆势增长,2020上半年,我国肉类产品进口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749%,其中全年猪肉进口预计将比2019年增加100万吨以上。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能够突破265亿吨。

生鲜电商规模逐年增长

2016-2020年我国生鲜电商规模逐年提升,在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200亿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无接触要求推动线上经济的迅速增长,客观上也推动着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生鲜电商的发展为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大提供助力。

而“新冠疫情”对生鲜行业的推动,也为冷链物流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未来随着线上购物越来越普遍,预计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可达到31174亿元。

冷链物流主要服务于食品行业

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一般产品有:农产品、禽禽肉类、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特殊的产品有:药品(疫苗、血液)、化工品等。其中食品占比高达90%,医药与化工占比分别为9%与1%。

食品冷链物流不同产品需求量占比情况

2019年中物联冷链委通过对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乳制品和速冻食品这六大类食品(其他类产量较少或基本不采用冷链物流方式流通,故没有计算在内)的年产量进行统计,并结合各品类的冷链流通率,测算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为233亿吨,比2018年增长4439万吨,同比增长2352%。

其中,水果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548017万吨,蔬菜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648923万吨,肉类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457768万吨,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382332万吨,乳制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165883万吨,速冻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127942万吨。

生鲜水果与食品饮料线上增速明显

由于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场所关闭的影响,用户逐步养成线上消费心智,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生鲜水果和食品饮料品类购买:据艾瑞咨询调查显示,疫情前后线上购买生鲜水果和食品饮料的用户分别增长了276%和173%,保健品、汽车用品、母婴、家居、百货均实现线上正增长。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物联网,你别被这5个大数据忽悠了

但它的概念非常模糊。在一些谈话中,不同的参与者用“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三种:1大量的数据;2超出传统数据库功能的数据集;3使用软件工具来分析前两个意义的数据集。

物联网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它能极大地扩展我们监控和测量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的能力。车间经理知道如果发动机发出呜呜声就说明出现了问题。一个有经验的房主知道烘干机的通风系统可能会被线头塞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数据系统最终给予了我们精确理解这些问题的能力。

然而,挑战在于使这些让信息更有价值的系统和商业模型不断发展。想一下智能恒温器在峰值功率很紧张的情况下,公用事业单位和第三方能源服务企业想要每分钟准确更新能源消耗情况:通过精确调整能源并最大化节省能源,使得夏季普通的一天和节约用电的一天能够有明显的区别。但如果把时间缩短到午夜至凌晨四点间,对信息的需求就不是那么急迫了:数据主要在确定长期趋势时才能有价值。

现在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15分钟的数据更新间隔都有可能导致超负荷。这不仅仅没有价值,还可能会造成贬低它价值的麻烦事。相反,消费者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份能够指明一些趋势的月度总结表。

我经常跟人们讨论关于“数据价值”的挑战。下面的列表总结了数据的一般类别以及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所追求的机会。

五种大数据类型

状态数据

冷库中的空气压缩机是否正常运作它们中是否有一个已经罢工了不用担心,状态数据可以提供供应商和消费者关于物联网的实时动态数据。

状态数据是物联网数据中最普遍、最基础的一种。事实上所有事都会产生类似的数据,并把它作为基础。在许多市场中,状态数据更多地被用作进行更复杂分析的原材料,但它也具有它自身的重要价值。

看看Streetline是怎样找到停车位的——它创造了能够提醒订阅者空余车位的系统。当然,长期的数据能帮到城市规划者,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实时状态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定位数据

我的货物到哪儿了它到达目的地了吗定位服务是GPS应用的必然趋势。GPS非常强大,但在室内、人潮拥挤的地方以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效果并不明显。那些试图追踪托盘以及机械叉车的人可能会需要实时信息。

作为早期的物联网市场,农业领域也需要充分利用位置数据,因为农场主通常需要在很大的地理面积上定位自己的设备。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能够帮助人们定位钥匙的消费品的出现,这意味着在为商业和工业用户提供服务的领域存在着更大的市场,尤其是在时间紧迫时,这些领域有大量的资产需要追踪的情况下。Foursquare针对油漆仓库的发展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巨大的机遇。

个性化数据

不要用个人数据来拒绝个性化数据。个性化数据指的是关于个人偏好的匿名数据。消费者自然会对自动化产生怀疑。因为一些住宅管理系统比起你的舒适更关心节省的成本,所以往往你不想困在一个昏暗的办公室或者冰冷的酒店客房。自动化技术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

尽管如此,自动化也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会为了节省475美元而不停地用手指来试恒温器的温度。同样,那些依靠人工交互的照明系统也失败了(一些智能照明生产者希望用他们的传感器数据告诉商店的管理者何时应该打开结账通道)。挑战将围绕开发应用程序和产品规则而展开。

可供行为参考数据

把这个看作是有后续计划的状态数据。建筑物消耗了整个国家电力的73%,并且其中一大部分(根据EPA显示,最高达到30%)被浪费了。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大多数建筑物的所有者来说:能源是次要的问题。他们虽也想解决这一问题,但担心成本、精力以及一些棘手的局面所产生的损失会超出收益。

对于这一问题相应地产生了两种方法:1能够改变系统实时状态的自动化技术;2能够使人们改变行为习惯或者做长线投资的说服力。Opower开创了关于说服力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提供用户及其邻里之间使用能源的对比数据。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这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能使能耗降低2到3个百分点。

反馈数据

你了解你的顾客的真实想法吗你也许认为你了解,但是你可能错了。在不远的将来,生产者还能分析从已销售的产品中获取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情况。现在大部分公司并不太了解他们产品的使用状况。这些产品从分销商处装运,从零售商处销售,最后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使用者和生产者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交集。

物联网创造了一个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反馈回路,在这里产品生产者可以通过适度水平的隐私、安全以及匿名性来检验产品的实际表现,并鼓励持续的产品改进和创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关于物联网,你别被这5个大数据忽悠了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03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