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什么是最重要的?

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什么是最重要的?,第1张

物联网时代,隐私权真的那么重要?

在共享经济的时代,难道就不会有垄断么?

那BAT算什么?Facebook,Google算什么呢?

他们会在协同共享模式下只手遮天?

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他认为,“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从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1次和第2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播。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凯文·韦巴赫 沃顿商学院教授把当代极其重要的科技潮流同协同共享模式联系了起来。里夫金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领域。

卡雷斯托斯·朱马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写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证明了里夫金预测技术潮流的独到眼光,他对未来社会有着如此形象的勾勒,我会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对未来发展感到困惑的人们。

詹姆斯·博伊尔 杜克大学教授

在这本书中,里夫金关注了一个接近零边际成本的世界,探讨了这对于我们经济和环境的深刻影响。作者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崩溃以及协同共享模式兴起的预言毫无疑问将使这本书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书籍。

零边际成本社会来临

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系统。每个要素都与其余要素互动,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没有通信,我们就无法管理经济活动;没有能源,我们就不能生成信息或传输动力;没有物流和运输,我们就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经济活动。总之,这三种运作系统构成了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平台。

19世纪,蒸汽机、大规模印刷和电报技术出现了,随着大规模铁路系统中的机车被联网到无缝通用技术平台,又依靠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发生。英国因此一跃成为世界霸主。20世纪,集中供电、电话、广播和电视、廉价石油、国家道路系统中的内燃机车相互融合,这些共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设施为通讯、发电、物流和运输改善加推波助澜,使这些领域内在速度和容量上都有所提升,同时增加了经济活动潜在的商业影响力,使商业生活走出小区域,走向全州市场、全国市场,乃至全世界市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能源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更廉价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大大刺激了消费者需求,使就业率激增,从而提高了亿万人的生活水平。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各领域重,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正在演变,这种新经济范式可能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使之接近于零。这让许多商品和服务近乎免费,更加多样化,并能够在协同共享上分享。在过去10年里,亿万消费者转变为互联网产消者,开始在网上以接近免费的方式制作和分享音乐、视频、新闻和知识,这就削弱了音乐业、影视业、报业、杂志业和图书出版业的收入。因而,零边际成本现象在整个信息商品产业中铺就了一条“毁灭之路”。

物联网时代

今天,从虚拟世界中的软件和电子商品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商品,零边际成本现象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正在与初期的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动化物流和交通运输网络相连接,以此扩大全球影响力,从而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神经网络——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超级物联网涵盖范围更广,其目的是在这个担当全球大脑的、不可分割的智能网络的整个经济链中,将所有事物与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目前,已有120亿个传感器安装在自然资源、道路系统、仓库、车辆、工厂生产线、电网、零售商店、办公室和家庭中,不断将大数据输送到通信网络、能源互联网和物流互联网。思科公司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个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最近的另一项预测则估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亿个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

企业和产消者将实现与物联网相连接,并使用大数据和分析方法来开发预测算法,这种算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在现实世界中,它可以将许多实物的生产和销售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使零售价格接近免费,从而不再受到市场力量的约束。

例如,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不管是为住房供暖、运行电器、为办公场所提供电力、驱动车辆,还是推动全球经济,我们在社会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的边际成本都将接近于零。数百万的先驱们已经将他们的住房和办公场所改造成了微型发电厂,以现场获得可再生能源。即使是在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的固定成本完全回收前(通常仅需2~8年),获得能源的边际成本也接近于零。与化石燃料和铀核电这些有固定成本的能源不同,屋顶的阳光和吹过建筑物的风都是免费的。物联网将使产消者能够监测自己的用电量,优化能源效率,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其他人分享多余的绿色电力。

同样,成百上千的爱好者和创业公司都已开始使用免费软件,利用廉价的再生塑料、纸张以及其它当地现成的材料,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来打印出自己的3D打印产品。这种增材制造过程使用的材料仅为传统工厂生产所需材料量的1/10,从而减少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到2020年,产消者将能够在协同共享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3D打印产品,乘坐无人驾驶的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出行,以接近于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为动力,而自动化物流和运输网络将会为这一切提供支持。

物联网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使由社会企业和个人组成的数百万小型参与者集合成对等网络,形成全球性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而淘汰垂直整合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人,最终使过去让边际成本居高不下的利润暴跌。在未来的时代,每个人都变成了产消者,可以更直接地在物联网上生产并相互分享能源和实物,这种方式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近乎免费,这与我们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制造和分享信息产品的行为相似。

在数字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资本主义市场中的部分“交换价值”被协同共享中的“共享价值”取代。在经济活动组织和测量的特定方式下进行的基本技术改革意味着经济实力流少数人到多数人的流动以及经济生活的民主化。

我们是人类,我们仍然需要道德

TrendForce于“2022年集邦拓墣 科技 产业大预测”研讨会中,针对2022年 科技 产业发展做出预测如下:

一、电信商着眼6G技术

5G具有超快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特性,使智慧城市、虚拟实境、扩增实境之沉浸式协作体验、自动驾驶车应用成为可能。2022年将有更多透过沙箱建置,开发人员于其中创建新体验案例,且可用于“智慧医疗、工厂自动化、扩增实境”等,如5G具备实时性连线功能,可使得装配保持稳定连线状态,其中5G低延迟更助于“触觉应用程序”较灵敏,可有效改善模拟触觉方式,应用则扩及至机器人手术、远端医疗、视讯 游戏 等。另一方面,随着5G、低轨道卫星持续朝向商业化发展,卫星可与5G并存且补足5G基地台于艰困环境不易布建的痛点。

电信营运商在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下,如何结合5G和以网络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为发展关键。展望2022年电信营运商着眼6G技术,将有更多国家政府、大厂投入,包括美国、中国、欧盟、韩国与日本等,透过公私单位合作研究6G标准。6G强调多元化XR装置整合,包括VR、AR、MR、8K和更多影像,使用全像投影(Holography)交流将变得更真实,远端工作、控制、医学、教育得以推广,覆盖范围甚至扩展到天空、海洋和太空等地。

二、2022年晶圆代工12吋产能年增约14%

由5G领头带动的半导体需求自2019下半年逐渐发酵,加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因素,延伸至2020年新冠疫情,除了加速全球数位元转型需求,疫情更驱动了恐慌性备货,为半导体供需带来结构性的改变,造成晶圆代工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情况延烧将近两年仍未停歇。有鉴于此,各大晶圆代工厂先后在2021年宣布扩产或新建晶圆厂,以满足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电视、笔电、 游戏 主机等需求,亦或是中长期 科技 发展所带动的如服务器、云端、物联网、电动车/自动驾驶、5G基地台等各项需求。TrendForce预估,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8吋年均产能将新增约6%,12吋将年增约14%;其中,12吋新增产能逾半为现今最为短缺的成熟制程(1Xnm及以上),预期现阶段极其紧张的芯片缺货潮可因此稍获喘息。

三、2022年智能型手机产量可望回升

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趋缓的前提下,2022年智能型手机可望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预估全年将有139亿支的生产表现,同比增长约35%。规格创新方面,摺叠机的市占比重持续提升,但由于缺乏杀手级应用推升其市占,成长速度缓慢;其余规格则着重既有功能最佳化,创新幅度不高。5G议题上,受惠中国政府积极推动5G商转,并带动2021年全球市占快速爬升至37%,如今该市场覆盖率已达八成,其驱动力也随之放缓,尔后将伴随全球5G基地台覆盖率稳定向上提升,预估2022年5G手机渗透率将有机会达47%。整体而言,2022年智能型手机市场发展的观察重点仍以疫情变化为主,另一方面,明年晶圆代工的产能供给仍相当紧缺,对于零组件的资源取得,以及手机的造价成本也是一大观察重点。

四、2022年物联网三大主战场

乘着5G与半导体的产业热潮,2022年物联网近200亿台的连接设备将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并取关键性(Critical)与永续性(Sustainability)为贯穿来年物联网产业的两大发展支柱,进而带出三个技术主战场,包括诉求环境永续、脱碳生产的绿色物联网,着眼无远弗届、万物相连的太空物联网,以及聚焦数据演算、镜射现实的元宇宙物联网。各技术可望成为产业大厂跨域布局的滩头堡,以及物联网产品服务的设计主轴。延伸此基础至终端应用面,2022年物联网将以更为稳定、实时、节能且预测之效益,赋能多元垂直领域;而市场主流的物联网应用中,预期将以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与防疫管理、智慧家庭的居家安全与沉浸 娱乐 、智慧制造的虚实整合与数位模拟,以及智慧医疗的远程服务与精准医学为四大核心领域,协助企业于后疫情时代转型再进化。

五、2022年服务器出货量将成长4~5%

近年因5G商转与智慧终端装置的普及,使得大部分应用服务皆藉由云、端、网来进行统合,尤其需倚赖庞大数据进行运算与训练的应用服务;伴随着虚拟化平台及云储存技术发展,促使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因此,TrendForce预估,2021年及2022年服务器出货均可达4~5%成长。2021年服务器供应链仍持续受疫情影响,提前备货需求明显,促使各级零组件采购动能较疫情发生之初更为强劲,此状况不仅反映于今年上旬server DRAM的采购订单上,也加速DRAM 价格演进周期的循环。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带动工作模式与生活型态的改变,包括远距办公与教学、云端应用服务(SaaS)需求扩张、企业在基础架构的支出上选择更为d性的模式(IaaS、PaaS)等云端题材仍持续发酵,也推升整体服务器需求扩张。其中,今年多数企业对于基础架构的采购行为逐渐从以往高投入门槛的资本支出,移转为更为灵活d性的营运费用,故除既有服务器采购订单外,也加速转移至云端(Cloud Digital Transformation),因此直至今年第三季前,以Dell、HPE为首的企业服务器供应商为满足相关需求,也开始调整生产计划与出货安排。

六、电动车迈入高速发展期

全球在脱碳声浪不断升高下,各国持续以法规和政策影响该国车辆电动化的速度,并且试图将电动车产业链本土化,积极争取企业设厂。整个产业正为市场主流转为电动车而做准备,随着车款与销量持续上升,车厂面临多项转型所需的策略规划,加上芯片缺货风波未平、疫情干扰供应链稳定性,使得“确保供应、d性管理”极为重要,2022年将持续就半导体、电池与闭回路生态链三大关键领域进行布局。而在自动驾驶方面,伴随着芯片运算力、传感器性能双双提高,以及5G覆盖率增加和法规放行下,Level 3~Level 4的自动驾驶将在商用车与乘用车上落实,自驾商用车扩大商用服务、乘用车则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其中ODD (operation design domain)的设计为重要的自驾商用条件,“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产业与 社会 共识。

七、大尺寸面板供需比开始趋于宽松

疫情爆发下所带起的面板热潮逐渐消退,2021年下半年起,面板产业进入了新的转折。零组件供给上已不再是全面性的缺货,只有特定关键零组件仍有缺货风险。但需求面上,伴随着需求退烧,过去一年超额备货,以及物流不顺而衍生的后遗症正逐一浮现,市场势必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消化。然而,在韩厂延后退出TFT-LCD市场的时间,同时数家面板厂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扩产计划,这都让市场供需正逐渐往宽松方向发展,2021年大尺寸面板供需比为54%,预期2022年供需比将达73%,可以想见面板价格将在会一段时间内呈现疲软态势,能否再创反d契机,则将考验着众家面板厂在稼动率、产品组合,以及获利水平之间如何调节。

手机市场中,AMOLED面板技术逐渐成熟,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渗透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47%,也进一步压缩LTPS LCD在手机市场的发展,趋使面板厂积极将LTPS LCD产能转往中尺寸应用。但AMOLED面板的产出仍有可能受制于目前供给仍偏紧俏的OLED DDI,让2022年AMOLED面板与LTPS LC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消长仍有些许悬念。

八、品牌掀起Micro & Mini LED显示器产业升级新纪元

2022年将是Mini LED与Micro LED在新型显示器上逐渐商品化增量的一年,品牌已摆脱以往处于观望的方式,转而以务实的方式,将Micro LED与Mini LED规划在自身品牌的新产品里面,以率先布局,优先抢占Micro 与Mini LED的供应链中技术与供货量的主导权,同时在价格上能有高度的制价能力。就如苹果与三星在2021年,即分别推出Mini LED背光应用在平板与电视的光源上,也都各自优先掌握Mini LED背光打件的关键技术,采用具有高度技术含量的COB (Chip On Board)方案,作为Mini LED背光,使得Mini LED在背光排列的间距更小,Mini LED在背板上的分布密度将大幅提升,并搭配更细密的驱动方式,实现高背光分区,以符合百万等级的高对比效果,拉开与传统LED的对比效果的差距,直接对标OLED的高对比效果,提升了产品亮点,也促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不仅如此,三星除了在新型显示器上除了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之外,也跨足LED芯片更小的Micro LED,应用在自发光的大型显示器上,将创造下一波新型显示器产业升级的风潮。

九、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合计出货将达1,202万台

随着元宇宙等议题发酵再次带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热度,再加上疫情促使数位转型也拉升AR、VR在远端互动应用的普及度,将促使更多厂商和产品跨入该领域,预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的合计出货量将会在2022年达到1,202万台。在追求更为真实的第二个虚拟世界之下,除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头戴装置本身硬件规格的发展外,亦会延伸至手部肢体的追踪感测、控制器或穿戴装置上的触觉反馈、甚至是耳机上的声学功能。而除了商业应用外,独立虚拟现实装置搭配更多相机模块在内的传感器设计,将会成为消费市场更常见的选择,若再搭配更为成熟的5G网络环境,虚拟社群及多人互动等应用会是2022年厂商投入的关键。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

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涉及国防军事领域方面,虽然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但物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大到卫星、导d、飞机、潜艇等装备系统,小到单兵作战装备,物联网技术的嵌入有效提升了军事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极大提升了军事战斗力,是未来军事变革的关键。

一、智能交通

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高速路口设置道路自动收费系统(简称ETC),免去进出口取卡、还卡的时间,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公交车上安装定位系统,能及时了解公交车行驶路线及到站时间,乘客可以根据搭乘路线确定出行,免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社会车辆增多,除了会带来交通压力外,停车难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不少城市推出了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共享车位资源,提高车位利用率和用户的方便程度。

该系统可以兼容手机模式和射频识别模式,通过手机端APP软件可以实现及时了解车位信息、车位位置,提前做好预定并实现交费等等 *** 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

二、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甚者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温控 *** 作,使用户在炎炎夏季回家就能享受到冰爽带来的惬意;

通过客户端实现智能灯泡的开关、调控灯泡的亮度和颜色等等; 插座内置Wifi,可实现遥控插座定时通断电流,甚者可以监测设备用电情况,生成用电图表让你对用电情况一目了然,安排资源使用及开支预算;

智能体重秤,监测运动效果。内置可以监测血压、脂肪量的先进传感器,内定程序根据身体状态提出健康建议; 智能牙刷与客户端相连,供刷牙时间、刷牙位置提醒,可根据刷牙的数据生产图表,口腔的健康状况;

智能摄像头、窗户传感器、智能门铃、烟雾探测器、智能报警器等都是家庭不可少的安全监控设备,你及时出门在外,以在任意时间、地方查看家中任何一角的实时状况,任何安全隐患。看似繁琐的种种家居生活因为物联网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三、公共安全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互联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美国布法罗大学早在 2013 年就提出研究深海互联网项目,通过特殊处理的感应装置置于深海处,分析水下相关情况,海洋污染的防治、海底资源的探测、甚至对海啸也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预警。该项目在当地湖水中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为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提供了基础。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智能感知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方面各指标数据,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发挥巨大作用。

趋势和特征

物联网近年来的主要显着趋势是由互联网连接和控制的设备的爆炸性增长。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意味着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的具体细节可能大不相同,但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特征。

物联网为将物理世界更直接地集成到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中创造了机会,从而提高了效率、经济效益和减少了人力。

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在 2017 年同比增长 31% 至 84 亿,预计到 2020 年将有 300 亿台。物联网的全球市场价值预计为到 2020 年达到 71 万亿美元。

环境智能和自主控制并不是物联网最初概念的一部分。环境智能和自主控制也不一定需要互联网结构。然而,(英特尔等公司)的研究发生了转变,将物联网和自主控制的概念结合起来,初步成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将物体视为自主物联网的驱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是深度强化学习,其中大多数物联网系统提供动态和交互式环境。训练代理(即 IoT 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得更聪明,无法通过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监督学习)来解决。

通过强化学习方法,学习代理可以感知环境状态(例如,感知家庭温度),执行 *** 作(例如,打开或关闭暖通空调)并通过最大化其长期获得的累积奖励来学习。

可以在三个级别提供物联网智能:物联网设备、边缘/雾节点和云计算。每个级别对智能控制和决策的需求取决于物联网应用的时间敏感性。例如,自动驾驶汽车的摄像头需要进行实时障碍物检测以避免发生事故。

通过将数据从车辆传输到云实例并将预测返回给车辆,这种快速决策是不可能的。相反,所有 *** 作都应在车辆本地执行。集成高级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深度学习物联网设备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使智能对象更接近现实。

此外,通过分析物联网数据、提取隐藏信息和预测控制决策,可以从物联网部署中获得最大价值。物联网领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机器学习技术,从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传统方法到卷积神经网络、LSTM和变分自动编码器等高级方法。

未来,物联网可能是一个非确定性和开放的网络,其中自动组织或智能的实体(Web 服务、SOA组件)和虚拟对象(化身)将可互 *** 作并能够独立行动(追求自己的目标)目标或共享目标)取决于上下文、情况或环境。

通过上下文信息的收集和推理以及对象检测环境变化(影响传感器的故障)并引入合适的缓解措施的能力的自主行为构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趋势,显然需要为物联网技术提供可信度。

市场上的现代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来支持这种上下文感知自动化,但需要更复杂的智能形式,以允许在真实环境中部署传感器单元和智能网络物理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物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65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 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