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从婢女到东吴皇后,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潘淑从婢女到东吴皇后,她的一生有多传奇?,第1张

潘淑她的一生真的很传奇,能从一个婢女最终成为了皇后,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中是不多见的,可见潘淑并非一般人。潘淑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大户,她的父亲也只过是一个小吏而已,后来还因为犯了罪,然后被判了死刑,后来潘淑就和自己的姐姐都被送到了宫里,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小婢女。

潘淑的美貌

不过潘淑长得很漂亮,称得上是绝色美女。进入宫以后,不仅要工作,而且自己的父亲也刚去世,潘淑的状态也一直不好,就算是这样,大家看到她以后,都被她的美貌所惊到了。很多人都说潘淑是“神女”,后来这件事情被孙权知道了,孙权就想看看这样一个传闻中的人物,到底长什么样子,后来画家就将潘淑的画像给孙权看了,结果孙权一看真的很美,于是就将潘淑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后来孙权对潘淑也是非常的宠爱,然后潘淑还给孙权生了一个儿子孙亮,其实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有60岁了。而潘淑那个时候还很年轻,他们两个人之间年龄差是很大的。孙亮作为老来得子,孙权也是很疼爱,对于潘淑来说,这个孩子也是她的全部,于是对孙亮也是很疼爱。

潘淑荣宠一身

就这样孙亮在7岁的时候,就成为册封为太子,这个时候的潘淑已经是荣宠一身了,后来潘淑还将自己的姐姐送出了宫,让姐姐可以嫁人。最后潘淑成功了当上了皇后,而当时在选皇后的时候,孙权身边其实有4位夫人更配当皇后,可是孙权就让潘淑当了皇后,可见孙权真的很疼爱潘淑。后来孙权驾崩,潘皇后和孙权合葬,虽然潘皇后的寿命不是很长,但是她的一生绝对是传奇的。

鲍叔牙 春秋时齐国大夫,自幼与管仲友善。齐桓公得贤相管仲辅佐,全靠鲍叔牙推荐,“管鲍之交”传为美谈,鲍叔牙死后葬于鲍山脚下 (鲍山原为一小丘岗,为鲍叔牙之封邑),此丘岗因而得名鲍山。
檀道济 (?~436) 南朝宋著名将领。今西梁王庄处原有一座高约4米的土堆,即当年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地方。这一妙计和独特的指挥形式对后世颇有影响。
张揆(990~?) 字贯之。北宋齐州历城王舍人庄人,北宋文臣。擢进士第,授北海(今潍坊)县尉,大理寺丞。因疾解官归家,十年不出户,攻读《易经》,通晓杨雄《太玄经》。后受推荐,召为国子监直讲,累迁至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又加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齐州。与弟张齐名,其故宅及读书堂清末时尚存。
张(996~1074) 字文裕。北宋名吏,齐州历城王舍人庄人。性笃孝,幼时曾割已股肉疗父疾。后举进士,任益都县知县,在职期间有政绩。不久因父丧还家,守于墓侧。明道二年(1033),被举荐为掖县知县。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以户部侍郎致仕。与济南名士范讽相友善,与兄张揆齐名。
李大玉(1902~1929) 女,字淑瑗,王舍人庄人。7岁学唱山东大鼓犁铧调。辛革命时期,11岁的李大玉满怀爱国热忱,为起义士兵演唱鼓舞士气。同时,她侍奉身患重病的父亲,其孝敬老人的美德在济南曲艺界广为传颂。此后,在开封、大连、天津、北京演出,深受欢迎,成为山东大鼓“四大玉”的佼佼者,她平日爱读书,喜字画,文化素养极高,艺术达到崭新的境界,被誉为“书史”,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岳伯芬(1910~1950) 1937年,日军侵占历城,岳伯芬为保护自身利益,组织自卫团。1938年4月,岳部接受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的整编,岳任34中队队长,在历城、章丘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秋,岳投靠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任山东保安16团团长兼历城县县长。日本投降后,岳任国民党历城县县长兼历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 岳伯芬投靠国民党后积极反共。1948年9月,在解放军攻打济南城时负隅顽抗,后在逃往青岛途中被抓获。1950年8月20日,在王舍人庄被q决。
孔庆三 (1926~1950) 1926生于王舍人庄。 194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入朝参战,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他参加革命后,先后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在历次战斗中,英勇顽强,立下了战功,由炮手成为炮班班长。1949年11月加入中国***。
1950年11月, 孔庆三入朝作战。所在部队8天内赶到东线的咸镜南道长津郡天宜水里。 当时敌先头部队美7师32团、31团一个营和一个炮兵营已到距此二三十里路的新兴里、内洞寺一带,志愿军兵分三路,向敌进攻。孔庆三所带92炮班配合尖刀连从正面进攻。当来到于谷里前面的小山岭时,遇到敌人暗堡的阻击。部队几次冲击,均未奏效。去爆破的同志英勇牺牲了,而山岭前后没有供架炮的地形。孔庆三在征得连长同意后, 带领2名炮手把炮推上岭冈,吃力地支起炮架。92炮左柱锄抵牢了,右柱锄却翘起一尺多高。悬空着一根炮腿,难以击中目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孔庆三毫不犹豫地用左肩抵紧柱锄,命令炮手开炮。炮手迟疑不决,孔庆三连声命令炮手拉响了火炮。随着爆炸声,敌人的暗堡被摧毁,孔庆三却英勇牺牲。为表彰他的功绩,志愿军领导决定给他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王朝佑(1910~1956) 沙河二村人,1910年出生,农业合作社社长。
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乞讨为生。解放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1950年带头联合7户农民成立互助组,任互助组长。1952年,联合3个互助组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任社长。其办社经验曾在全省推广。他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劳动模范,出席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1956年因病去世。
赵兴元 1925年生,梁一村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6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代理营长、团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政委。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9次负伤,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6次。1988年9月1日,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和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兰生 1927年出生,张马屯村人,曾任大辛管区党总支书记,1959年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郭传才 1930年2月13日出生, 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950年在高炮十二团服役,战斗中,用高炮打下美机一架;为保护战友,排除定时炸d,两次荣立一等功。出席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的接见。1963年因身体原因转业到东郊公社武装部工作,1984年7月离休。
李文新 1936年7月生,教师,退休前任王舍人镇教委主任,1989年9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大同 1937年9月生, 王舍人庄人,1953年参加工作,1956年入伍,海军指挥学院战役系毕业,中共党员,1993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3~1985年,任海军西沙水警区副司令员,1985~1987年,任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军务处长,1987~1990年,任海军广州基地副参谋长,1990~1992年,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司令员,1993年任海军榆林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1996年离休。他在部队辛勤奋斗40个春秋,为国家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郑松 1958年任中共东郊人民公社委员会第一任书记, 曾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后任莱钢党委书记,退休后现居济南。
李圣尧 1944年6月生, 王舍人镇沙三村人, 中共党员, 曾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0月,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评为济南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
韩兰生 1946年生,王舍人庄人。自幼酷爱书画,拜名师为师,专攻写意花鸟。多次参加省内外、海内外书画展,并获奖,辞条、作品辑入《中华中青年国画名家集粹》《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书。
韩培亮 1947年10月生,尹陈村人,教师,199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康建利 1953年4月生, 王舍人村人,王舍人镇水利站站长,因工作成绩突出,19 96年10月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万宝亮 1956年9月生,苏家村人,经管站站长,1994年3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国务院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协调小组评为“国家级第三产业普查先进工作者”。1997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
刘学强 1960年11月24日生, 刘家村人,1999年1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记二等功一次。
李登岭 1961年12月生, 裴家营村人,2000年2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称号,荣立二等功。
于洪涛 张马屯村人, 个体电器维修户。1994年6月,《济南日报》以“个体劳动者楷模”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他曾被授予“全国先进青年个体劳动者”称号。
潘淑荣 女,梁王三村人,村团支部书记。因孝敬两代老人,并照顾残疾大伯哥事迹突出,于1996年10月被省妇联、团省委评为“省十佳孝敬老人好青年”,《大众日报》《济南日报》曾刊登她的事迹。
李恭临 北滩头村人,退休教师,早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济南书法家协会、山东书画艺术促进会、山东民族文化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齐鲁书画家协会会员。1993年编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内外书展,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和友人的赞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58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