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大华等安防企业分化渐现,突围转型无定式

海康大华等安防企业分化渐现,突围转型无定式,第1张

安防行业的边界不断拓展,企业变革转型的方向也各有千秋。

“大安防”时代,安防边界越来越模糊,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各大企业对于应用市场的拓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安防领域,行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重新定义,也开启了企业分流的契机。

所谓“术业有专攻”,无论是海康、大华等行业龙头,传统老牌安防企业,还是华为、商汤等行业新入局者,他们都在 探索 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或纵向产业链延伸,或横向多元化发展,构建更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传统安企底色不变,外围不断扩张延伸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官网目前的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此外,在今年3月举办的“智涌钱塘”AI Cloud生态大会上,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表示:“海康威视持续在视频感知、智能物联、物信融合发力,未来将会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并重磅推出了AI Cloud 物信融合数据平台。由此可见,海康威视正在对大数据领域进行深度布局。

海康威视认为,安防行业过去更多的是从应用中产生数据,未来随着智能物联网感知到的大量数据,通过物信融合实现和信息网的融合,数据的挖掘、利用将带来更大的空间,未来将是数据出应用的时代。

大华股份

与海康威视不同,大华股份对自身的定义除了“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有另一身份——“运营服务商”,即重心从产品、解决方案转移到客户身上,解决用户真正的需求。

大华股份认为,满足客户需求,重视客户价值是企业转型的立足之本。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产品的组合,更需要理解客户的业务场景,管理交易模式、商业模式、集成交付能力,以及顶层规划和深化设计。基于此,“大华HOC城市之心”战略应运而生。

“大华HOC城市之心”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为能力支撑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其理念核心是基于深挖客户需求基础上的场景分析,和基于场景的业务模型。在顶层规划能力和深化设计能力的支持下,站在全局的角度驱动网络专业、高效、智能的运转。

英飞拓

从早期的“电子安防与光通信设备制造商”转向“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英飞拓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并不拘束于过往业务模式。今年8月,英飞拓与中铁二十局签定了35亿合作项目,在本次合作中,英飞拓打破以往传统业务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合作,而是提供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

CPS中安网了解到,目前英飞拓已构建出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集成工程、运营服务的上下游信息产业链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同时业务领域全面聚焦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通过覆盖智慧城市多维度领域的集成类项目,积累客户资源、项目经验及合作伙伴,构建更全面、更精细、更具技术前瞻性的集成业务能力。

昌恩智能

与上面几家企业不同,昌恩智能则是从老牌传统安防工程商转向智能建筑、智慧交通业务,由工程项目逐步向研发、产品转型。

我国安防工程商早期主要从事安防装备的施工、装置、维护和效劳的企业,但随着安防系统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工程商面临着更多技术、市场竞争,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安防工程商来说,基于自身项目积累经验以及行业口碑,挖掘细分市场不失为一条可行出路,昌恩智能便是如此。针对网约车行业,昌恩智能推出的网约车终端、一体化 科技 治超管理平台等终端产品先后入围了深圳、佛山、昆明、郑州等四个城市交委,在市场应用中受到众多好评。

无论是产业线延伸还是业务战略转型,安防企业都是在稳住传统安防业务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业务。然而新旧时代交替的当下,安防的舞台除了这些传统企业,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涌入,变革的浪潮愈加汹涌。

新入局者强势布局,从后端技术向前端应用进攻

华为

基于自身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华为正在将安防业务逐步由后端处理向前端应用拓展。

传统安防尝试基本都是以监控摄像机起家,后端技术相对薄弱。而华为凭借着ICT领域的丰富经验,超大规模联网能力以及云端高效智能分析和数据检索能力成为传统安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但华为的能力不止于此,面向新的技术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华为开始从前端摄像机产品入手,丰富产品单元,为云边端的高效协同打通壁垒。在今年8月的智能安防业务战略发布会上,华为强势推出极致AI、专业AI、惠普AI等几大智能系列产品,在强大算力支撑下实现智能转型和升级。

华为认为,在智能时代,从边缘节点到摄像机的云、边、端是新时代下客户的真实需求。通过摄像机架构的改革,通过云端算法的积累,华为将给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创新。

商汤 科技

作为AI界的新贵,商汤 科技 AI算法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而算法落地需要应用产品。

作为AI技术落地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安防一直是AI企业抢滩布局的重心。商汤认为,安防行业对AI技术诉求的持续性在不断提升,但技术落地需要与场景有效集合,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定义产品。

无论是传统安防企业或者行业新入局者,都在积极寻找时代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拉开差距,形成竞争壁垒。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顺应市场变化的定位与求变,为整个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鉴于此,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抓准定位,走出属于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

RFID信息网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IFLY(IFLY) 退市
IFLY IFLY
退市
查看行情
股市直播
百位播主在线直播,有问必答!
加肥斗
公司基本面全面分析——大华股份,还值得入手吗?
公司总体评分★★★☆公司亮点$大华股份(SZ002236)$
(1)公司正在逐渐突破安防行业的边界,向视觉物联网、产业数字化方向进军,这将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疆界,非常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大数据、AI赋能传统行业,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将会催生巨大的业务体量,想象空间非常巨大。
(2)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公司在该行业处于全球第二的稳固地位,且占有率仍在提高,市场集中度还有提高的空间。
(3)与海康威视形成了一定的错位竞争,未来国际市场将可能是大华的优势市场。
(4)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所在行业的优势地位。
(5)公司从偏硬件向偏软件、偏服务转变,待投资者认识到该问题之后,估值中枢将慢慢提升。
(6)公司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增长驱动因素(1)安全需求提升,与发达国家人均安防摄像头的差距,逆全球化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带来的安防需求。
(2)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行业通过大数据AI赋能,产业数字化、物联网、物信融合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趋势明显,对于智能视频硬件、软件的需求必将增加。公司正在逐渐突破传统安防领域的疆界。
(3)交通监控需求提升,与发达国家人均公路里程的差距。
(4)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新基建),对传统存量监控设备的替代和新增需求。
(5)中国雪亮工程(约1500亿左右市场),安防监控设备下乡。
(6)智能视频设备将是未来线下数据收集的底座,以视觉物联网技术,收集人们线下活动的方方面面数据,实现线下、线上数据融合。
(7)智能设备渗透率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ASIC芯片大批量应用后,成本大幅度下降。
(8)新冠疫情带来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跟踪需求和人们意识的觉醒。
(9)存量替换:摄像头目前存量35亿个,平均5年替换一次,每年7000万个;AI设备替换传统设备,附加价值更高。
(10)我国监控摄像头等典型安防设备渗透率低,城市级市场空间大。市场空间大。从国家角度看,2018年,中国大陆安装了约35亿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1人台;美国安装了约7000万台摄像头,渗透率约为46人台;中国台湾渗透率约为55人台;应该渗透率约为65人台;新加坡渗透率约为71人台,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摄像头渗透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仍较低,未来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英国每千人约拥有75台监控摄像机,美国每千人约有96台监控摄像机。而我国监控摄像头密度较大的北京和杭州每千人摄像头仅为59和46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每千人监控数量仅为5台和3台,地区发展不均衡明显,未来市场空间充足。
(12)AI产品占比逐步提升:2017-2018年,前端AI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9%后端AI产品占比由37%提升至62%。智能化升级有望拉动产品ASP上升:目前市场主流人工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约为4000元,是普通高清摄像头价格3-4倍。
(13)从卖硬件到安防运营服务的业务模式转变。安防运营成行业未来趋势,行业供应逻辑转为需求逻辑。安防运营服务指维持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后续运营,核心业务包括云数据服务、用户需求分析、报警运营服务、监控维保服务等在安防商业模式中处于整个产业金字塔体系顶尖地位。凭借技术整合、软硬件开发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实力,我国安防运营服务近三年市场销售额均维持30%以上的增速:20162018年,我国安防运营服务市场销售额分别为4235/6593/85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4%/557%/301%301%,预计2020年安防运营服务产值超过千亿。
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1)可能面临来自阿里、百度、华为等在AI、云计算领域具备先天优势的互联网企业的狙击,需要密切关注该等企业的动态。
(2)公司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相较于海康威视更加激进。
(3)控股股东在体外投入了需要消耗大量资本的产业(新能源汽车),再加上曾经存在用上市公司给所投企业增资等行为,可能会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源的潜在风险。
(4)近期连同CEO、CFO在内的多名高管连续离职,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5)员工对于公司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6)近年来基金持股大幅减持。
--------------------------------------------------------------------------------------------一、基本面分析(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评级
★★★☆
3公司成立时间
2001-03-12
4上市时间
2008-05-20
5分析时间
2020-12-9
6一级行业
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子设备和仪器
7二级行业
-
8上市代码
002236SZ
9注册地
浙江省杭州市
10数据基准日
2020-09-30
11实际控制人背景
傅利泉、陈爱玲夫妇
12股权结构
13主要人员背景
(1)傅利泉先生,中国国籍,拥有塞浦路斯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浙江大学EMBA。为公司主要创始人,现任公司董事长、总裁。2018年被安防协会续聘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后荣获“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安防卓越人物奖“、“十大风云浙商”、“浙江省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工业创新发展四十人”、“工信经济突出贡献企业优秀经营者”、“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平安中国、匠心铸盾”杰出贡献奖、全球安防贡献奖、安防十大和福布斯上市公司最佳CEO等殊荣。
“长大后一定要买得起「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1989年大学毕业后,傅利泉被分配到某部队下属企业,杭州通达电子设备厂做调度通信。”“创业以前,我对房子车子感兴趣,但后来我对产品创新更关注。”
“农民出身的他,没有高消费的喜好,跟平民百姓一样,住在公寓里,也没买豪车。公司有些高管对此会有点意见,因为老板不买好车,他们也不好意思买。”
(2)吴军先生,中国国籍,197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最近5年历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3)朱江明先生,中国国籍,拥有塞浦路斯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为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本公司副董事长,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杭州市2003-2004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聘任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专家”。
(4)张兴明先生,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最近5年历任公司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现任公司执行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大华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二)主营业务1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
前端(摄像头)、存储控制(视频编解码、存储、监控设备)、中心产品(数据结构化、智能分析等云计算产品)
上述产品可以单独售卖,也可以解决方案的形势打包售卖。
2产品用途
(1)安防监控;(2)各行业产业赋能(视频物联)
全面覆盖城市运营、企业管理、消费者生活三大场景,构建智慧城市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打造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生态系统。
3产品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创造价值
(1)满足人们的安防需求(市政、金融、企业);
(2)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向政府政务、城市、各行业赋能,提升社会运行的效率;
4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产品演变
(1)2002-2005年,公司以嵌入式DVR为起点,切入安防市场,推出多款产品覆盖公安、电力等行业,如8路嵌入式DVR等;
(2)2005-2014年,围绕“大安防”,公司发力前端市场,推出前端音视频等产品;2014年公司前端产品业务规模首次超过后端产品,此外公司在2010年年报首次提出“云”概念,意在打造“云DVR。”
(3)2014年至今,基于“大安防”,公司搭建大华“HOC”架构积极探索研究AI,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技术转型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逐步开拓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型业务。
5主要原材料
芯片(视频处理芯片、电源控制芯片、智能AI芯片)、镜头、硬盘
6各业务占比
硬件业务:41%
解决方案:52%
境内:63%
境外:37%
7产销量
8公司现有产能及所在地
杭州智能制造基地
9公司潜在产能及投产时间
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技改和二期项目
10产品定价规则
-
11上游供应商和占比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2419%
12上游主要采购商品
13下游客户和占比
主要面对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客户。
国内安防产品的下游应用主要可分为平安城市(金额占比24%,下同)、智慧交通(18%)、智慧楼宇(16%)、文教卫(13%)、金融行业(12%)、能源(7%)、司法监狱(5%)、
其他(5%)。
前五大客户占比:814%
14采购模式
-
15销售模式
直销、渠道经销
公司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国内32个省市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在境外设立了54个分支机构;
16主要竞争对手
海康威视、华为、宇视(中国安防第三)+阿里
17公司研发能力
公司较为重视研发,每年研发费用占比达到收入的10%左右。
18波特五力分析
供应商的溢价能力: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仅22%,较为分散;前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后端的芯片、硬盘短期内尚难替代,且供应商较少。
购买者的溢价能力:行业集中度较高,CR15达到65%,国内CR2超过50%,购买者选择不多;大华的境外客户较多,相较于境外厂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新进入者的威胁:以华为、阿里为首的传统互联网企业正在酝酿计算视觉物联领域,其中阿里已经通过战略投资宇视进入了该行业;他们的特点是在上游芯片制造,智能算法等领域有较强积淀,但在视频前端采集,中端编解码、存储、传输的能力不如传统企业;此外,机器视觉四小龙也在跃跃欲试,他们在算法领域可能具有优势,但在视频前端、中端与算法的融合、数据的积累层面可能不如传统企业。此外,传统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且作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有保障,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将进一步缩小与这些企业在算法、云计算方面的差距,最终各厂商在算法上将可能趋于一致。
替代品的威胁:不存在替代品。
同行业竞争程度:最大的同行业竞争对手是海康威视。大华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受制于股东背景原因,在取得市政、公安等订单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海康威视;两家公司从财务表现上来看,大华的应收账款质量、现金流质量远不如海康威视,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客户更为优质,而大华的客户可能更加下沉;但大华在境外市场反而可能存在一定优势,从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即可看出这一规律;可以看出,从市场的角度,两家公司存在境内境外错位竞争的格局,但由于境内安防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所以海康还是相对更有优势。研发层面,大华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稍高于海康,但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远低于海康威视,可能在未来并没有太好的机会弯道超车。
19业务战略方向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成功为目标,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
人工智能为公司核心战略,主要聚焦智能交通、人脸、行为分析、物品识别、机器人、多维传感融合六大应用领域,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推出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产品。
(三)主营业务所在行业简况1产业链简介
前端摄像头部件、AI芯片,传感器,解码芯片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后端硬盘、芯片短期内较难实现替代;
2行业增长情况
2018年中国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增速达到135%,全球其他市场增速仅为5%。
3行业集中度
2014年全球专业视频监控设备市场Top15的份额为52%,2018年该数字上升至65%。在全球安防摄像机市场上,Top5的市占率从2016年的527%提高至2018年的60%,马太效应明显,海康和大华的市占率均处于持续提升的趋势。
4行业规模
2018年全球安防产业规模达到2758亿美金,同比增长731%,而同期国内安防产业规模为65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3%,市场规模占全球34%,2019年国内安防产业规模达到74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
2019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规模199亿美元,同比增长93%。
5行业增长主要影响因素
已分析
6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1380%
7行业发展趋势和特征
(1)智能化: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到网络监控再到高清监控最后到智能监控。
“安防+AI”推动向主动监控过渡,解决传统安防行业痛点。
(2)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最后到卖运营服务转型。
(3)看得见到看得清到看得懂。2015年开始,摄像机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向“看得懂”努力。随着视频监控的高清化和网络化,一些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智能化应用开始大展拳脚。(智能摄像机基于高清的图像采集,具备准确的图像辨识能力,具备大脑思考能力,借助视频分析软件可以处理人类无法处理的海量数据。目前在安防行业中正在普遍应用的主要有球机的智能跟踪功能、客流量统计功能、人脸卡口系统功能、视频质量诊断技术、实时视频透雾、畅显引擎、高清视频拼接等。)
(4)从偏硬件公司向偏软件公司转型。从硬件主导向软件主导发展。
(5)目前视频结构化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车辆特征、人像特征、行为事件等辨识方面。未来将从安全防范向帮助用户提升效率,通过视觉物联网,帮助企业数字化发展。
(6)安防行业历经两次跨越,从最开始的通用级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内容分析前置,接下来则是平台运营。在此背景下,安防行业背后是兆亿级别且呈几何式增长的巨大流量入口。
(四)公司治理1股权结构
截至2019年末。
2控股股东背景
自然人:傅利泉、陈爱玲夫妇
3大股东质押比率
大股东总计质押:1190%;(傅利泉899%,占其持股比例的2631%)
4员工人数和结构
总人数13658人,研发人数7161人;硕士2171人
5上市时间
-
6累积融资和分红情况
1分红
(1)2008年-2020930,累积净利润180亿元,累积分红23亿元,分红率1289%。
(2)2008-2019年,每年分红,股利支付率10%-35%。
(3)2012年、2015年曾经派发过股票红利。
2融资
(1)2008年:首发上市,融资4072320万元
(2)2013年:定向增发,融资100419万元
7高管薪酬水平
8高管持股情况
9竞争对手高管薪酬水平
海康威视
10竞争对手高管持股比例
11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截至2020年9月30日,基金、券商、陆股通合计持股1375%;基金近一年大幅减持约10%
12股权激励情况
2010:授予607万股,占当时总股比454%,行权价1672元/股
2014:授予2720万股,占当时总股比237%,行权价2042元/股
2018:授予11104万股,占当时总股比383%,行权价817元/股
2020:授予1339万股,占当时总股比045%,行权价747元/股
13股权激励对应的业绩考核
14员工对于公司的评价
基本上较为负面。
15员工离职率
据员工描述,离职率较高。
16公司实控人及核心人员旗下其他主要关联资产
(1)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销售业务,傅利泉持股约1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任公司董事长。注册资本58亿元人民币。
(2)浙江华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管理业务,所投行业主要围绕机器视觉领域展开,且最终投资标的多为大华股份控股。傅利泉夫妇持股100%,注册资本10亿元。
(3)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医疗内窥镜生产和销售业务,傅利泉持股85%,注册资本5000万元。
(五)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1审计师
立信
2资产负债表主要情况
3资产负债表结构
4存货的性质和计量准则
成本法计量;发出时加权平均法
5存货跌价准备计量准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6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政策
海康威视:成本法计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7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
预期信用损失;通过历史损失概率、损失比例推算。(大华股份)
一年以内:5%
1-2年:10%
2-3年:30%
3-4年:50%
4-5年:80%
5年以上:100%
8应收账款平均回款速度
9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速度
-
10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
海康威视
预期信用损失;通过历史损失概率、损失比例推算。
信用期内:045%
逾期一年以内:614%
逾期1-2年:3501%
逾期2-3年:7169%
逾期3-4年:8955%
逾期4年以上:100%
11同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特征
海康威视
12同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海康威视
(六)财务分析-利润表1利润表主要科目
2利润结构
3竞争对手利润情况
海康威视
4竞争对手利润结构
海康威视
5增长情况
6收入确认准则
内销安防标准产品:客户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公司取得客户收货凭据时确认收入;
境内公司外销标准品:报关出口后确认收入;
境外公司外销标准品:客户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时确认收入;
系统集成类销售: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
7收入区域占比
2019年:境内63%,境外37%。
8收入季节性
从第一到第四季度,每个季度保持递增(某些年份二三季度差距不大)
9收入增长核心逻辑
已在“行业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中涵盖
10研发费用
2019:28亿元
2018:23亿元
2017:18亿元
11竞争对手研发费用
海康威视
2019:54亿元
2018:45亿元
2017:32亿元
12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
2019:1069%
2018:965%
2017:949%
13竞争对手研发费用占比
海康威视
2019:951%
2018:899%
2017:762%
(七)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1现金流量表主要情况
(八)财务指标分析1核心财务指标
2竞争对手核心财务指标
海康威视
3员工数量
-
4年均薪酬
2019年:318万元/人
5同行业公司年均薪酬
海康威视2019年:223万元/人
(九)二级市场情况1当前股价
2081亿元人民币/股(截至2020年12月15日)
2总市值
624亿元人民币
3估值水平
PE(TTM):151
PB(LF):337
PEG:144(使用2019年收入增速)
4历史估值水平
5竞争对手估值水平
PE(TTM):318
PB(LF):913
PEG:203(使用2019年收入增速)
6研究机构覆盖家数
9家:东方证券、ChinaKnowledge、中航证券、国元证券、中金公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
7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截至2020年9月30日:796%(基金大幅减持)
8近一年投资者调研次数
9
9近一年接待机构投资者数量
279
10历史股价图
(十)资本运作1上市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及资本运作
(1)2013年,收购浙江宏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100%股份,作价2074万元人民币,傅利泉在该公司持股1497%,该公司常年亏损。
(2)2017年,增资由傅利泉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零跑科技新能源汽车公司,5700万元。
(3)2020年,转让全资子公司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亿元

乐橙智能锁怎么样?
乐橙是大华股份旗下品牌,国内10大智能锁品牌,拥有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拥有行业先进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乐橙智能锁所有型号均采用双电源,锁体、视频/人脸识别独立供电,运行稳定,续航能力强。P130指纹锁目前是乐橙销量最好的型号。
乐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乐橙(Imou)成立于2014年,是大华股份旗下物联网品牌。大华股份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提供商,安防产业全球第二,服务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构建完善的智能安防物联网,大华推出了乐橙,以云平台为核心,结合智能硬件、视频云、智能技术为家庭、商业、企业提供围绕用户场景的智慧物联服务。
乐橙的监控摄像头知名度非常高,乐橙的产品非常多,除了监控摄像头,还包括猫眼门铃、扫地机器人、行车记录仪、报警器、宝宝看护器、和智能门锁,今天要重点分享的是乐橙智能锁。
在公司成立之初,乐橙就开始研发和生产智能锁,2017年,乐橙智能锁K4S还获得云锁科技创新奖。2018年乐橙K5视频云锁获得“葵花奖”科技、创新竞争力品牌奖,同年晋级为国内10大智能锁品牌。2020年,乐橙入选房地产企业500强指定智能锁10强供应商。2022年,乐橙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智能锁供应商。
选择乐橙智能锁的理由
1、综合实力强
大华股份是全球顶级的安防科技公司,技术实力在安防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乐橙作为大华股份旗下品牌,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也是乐橙能在很短时间能进入国内十大智能锁品牌的原因。
2、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3D结构光识别是目前识别精度最高的技术。乐橙智能锁(K7i)内置3D结构光人脸模组,结合激光散斑投射技术,精准快速识别,可精细到毫米级骨骼和细微的面部特点,并且抗干扰能力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可快速精准识别。
3、双驱独立供电
乐橙的所有智能锁都配置C级锁芯,满足防爆、防撬、防插卡、防小黑盒等基本防盗性能,同时所有智能锁型号都采用双驱独立供电,视频、人脸识别功能和锁体互不干扰。续航能力和稳定性均有大幅提升。
4、售后无忧
乐橙智能锁由太平洋保险承保,提供3年质保,30天内有质量问题免费换新,售出的各类智能锁承担终身维护。乐橙在全国拥有3000+网点,拥有完善的售后体系,拥有熟练的安装、维修技师。相较于某些把售后外包给第三方的智能锁品牌来说,乐橙的售后更让人放心。
乐橙智能锁推荐
目前乐橙在售的主要有半自动智能锁、全自动自动锁,以及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智能锁。下面简单分析几种乐橙智能锁的特点,帮助大家正确选择。
1、乐橙可视指纹锁P130P130是一款执手式半自动智能锁,配置C级锁芯,支持视频远程、指纹、密码、密码+指纹双重组合、临时密码、卡片以及钥匙等多种开锁方式。
配置高性能指纹模组,结合指纹、皮肤和导电性等多维度进行精准识别,安全性非常高。
结合猫眼门铃,200W高清摄像头(130°大角度),内置高功率红外灯,3米红外夜视距离,时刻掌握门外情况。
采用锂电池+干电池独立供电,指纹系统和视频系统独立供电,运行持久稳定。
支持手机APP *** 控,查看开锁记录,门锁状态查询,视频开锁,分配临时密钥,低电量提醒,防撬报警等诸多功能。
乐橙提供免费云存储,支持一键下载,安全认证和信息加密。

高速摄像机的帧率是可以调节的。
用解码器在电脑上可以修复一下清晰度。
乐橙,成立于2014年,是大华股份旗下民用智慧物联网品牌。以乐橙云为核心,构建以视频智能硬件、视频云、智能技术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为家庭、商铺、小微企业以及第三方视频应用开发者,提供围绕用户场景的智慧物联服务,开放云能力让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拓更多的场景化应用服务,共建智慧物联网生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2436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