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些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比较好?

国内哪些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比较好?,第1张

物联网这个词算是非常时髦的一个词了,不知道的朋友可能还以为是专门管理物流的,其实不然,物联网的意思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让每个物理实体变得可控可感,因为刚发展起来,国内开设本专业的学校也不是很多,但是本专业可的确是有着大好的前景哦:

1北京邮电大学

作为国内通信巨头,北邮在这方面可谓实力十分强劲,是许多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梦中的天堂,当然,与之息息相关的物联网专业也是排在国内前列。绝对是想学习物联网专业的同学的不二选择。

2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我国四所电子高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设物联网工程的高校之一,电子科技大学无论是电子,通信,或是物联都走在我国前列,同时,众多的科研团队如物联网智能芯片与系统团队、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团队、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更是着力于培养我国的物联网人才。

3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不仅如此,而且江南大学的计算机以及通信的实力都是十分强劲的。同时江南大学每年在物对联网专业方面的科研都十分重视,投入十分多,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年均科研经费逾3000万元,获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纵向课题30多项/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多篇/年。想必此所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是十分浓厚!同时江南大学地处南方,也算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物联网人才市场可谓是远远没有饱和,因此就业前景也是非常的好哦。

总之,物联网专业是个十分新潮的专业,国家目前急需物联网方面的人才,此专业很有可能掀起第三波科技浪潮,不过作为一个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各方面交叉综合的学科,学习难度也是存在的,不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物联网大好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值得选择的!!

传感网 传感网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F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科学、交通管理、灾害预测、医疗卫生、制造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许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无线收发器)和供电模块(电池、DC/AC能量转换器)等组成。近期微电子机械加工(MEMS)技术的发展为传感器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感器的智能化,通过MEMS技术和射频(RF)通信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无线传感器及其网络的诞生。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Dumb Sensor)→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传感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无线传感网络实用和研发项目有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简称 REMBASS --伦巴斯)、网络中心战(NCW)及灵巧传感器网络(SSW))、智能尘(smart dust)、IntelMote、Smart -Its项目、SensIT、SeaWeb、行为习性监控(Habitat Monitoring)项目、英国国家网格等。尤其是今年最新试制成功的低成本美军“狼群”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志着电子战领域技战术的最新突破。俄亥俄州正在开发“沙地直线”(A Line intheSand)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散射电子绊网(tripwires)到任何地方,以侦测运动的高金属含量目标。民用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对该技术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在多领域进行了应用。 英特尔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领导着微尘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们成功创建了瓶盖大小的全功能传感器,可以执行计算、检测与通信等功能。2002年,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将处方药瓶大小的32个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而2003年第二季度,他们换用150个安有D型微型电池的第二代传感器,来评估这些鸟巢的条件。他们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实现无入侵式及无破坏式的、对敏感野生动物及其栖居地的监测。该公司开发出了用于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根据演示,试制系统通过在鞋、家具,以及家用电器中嵌入半导体传感器,帮助老年人、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以及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将各传感器联网,可高效传递必要的信息,从而方便病人接受护理,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是英特尔公司在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家庭的合作下,历时一年研究完成的,2004年下半年开始试用。 日立制作所与YRP泛在网络化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全球体积最小的传感器网络终端。该终端为安装电池的有源无线终端,可以搭载温度、亮度、红外线、加速度等各种传感器。设想应用于大楼与家庭的无线传感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 三菱电机日前开发成功了一种设想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小型低耗电无线模块。能够使用特定小功率无线构筑对等(Ad-hoc)网络。目标是取代目前利用专线构筑的家用安全网络,计划2005年~2006年达到实用水平。具体而言,与红外线传感器配合,检测是否有人、与加速度传感器配合,检测窗玻璃和家具的振动、与磁传感器配合,检测门的开关,等等。 在旧金山,200个联网微尘已被部署在金门大桥。这些微尘用于确定大桥从一边到另一边的摆动距离—可以精确到在强风中为几英尺。当微尘检测出移动距离时,它将把该信息通过微型计算机网络传递出去。信息最后到达一台更强大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任何与当前天气情况不吻合的异常读数都可能预示着大桥存在隐患。 我国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网及其应用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启动,1999年首次正式出现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领域方向研究》的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作为该领域提出的五个重大项目之一。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2001年中科院依托上海微系统所成立微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引领院内的相关工作,并通过该中心在无线传感网的方向上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和方向性项目,参加单位包括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电子所、软件所、中科大等十余个校所,初步建立传感网络系统研究平台,在无线智能传感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节点、簇点和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2004年9月相关成果在北京进行了大规模外场演示,部分成果已在实际工程系统中使用。国内的许多高校也掀起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纷纷开展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一些企业如中兴通讯公司等单位也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行列。 传感网在民用方面,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等领域。国内从事传感网应用的大企业目前为数不多,小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经承担扬州电子政务和扬州应急指挥系统。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经承担上海市内、外环智能交通工程。嘉兴中科无线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字航道、城市应急系统、机场监控等方面有较好的技术背景,相关项目工程正在进行中。沈阳东软、北大青鸟、亿阳信通等企业也传感网应用方面有所涉足,目前主要在电子政务方面,正在向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进发。 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 [1]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 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英文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缩写:WSN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目前较为成型的分布式网络集成框架是EPCglobal提出的EPC网络。EPC网络主要是针对物流领域,其目的是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visibility)和可控性(control),使整个物流领域能够借助RFID技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EPC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 EPC编码:长度为64位、96位和256位的ID编码,出于成本的考虑现在主要采用64位和96位两种编码。EPC编码分为四个字段,分别为:①头部,标识编码的版本号,这样就可使电子产品编码采用不同的长度和类型;②产品管理者,如产品的生产商;③产品所属的商品类别;④单品的唯一编号。 Savant,介于阅读器与企业应用之间的中间件,为企业应用提供一系列计算功能。它首要任务是减少从阅读器传往企业应用的数据量,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计算等 *** 作,同时Savant还提供与ONS、PML服务器、其他Savant互 *** 作功能。 对象名字服务,类似于域名服务器DNS,ONS提供将EPC编码解析为一个或一组URLs的服务,通过URLs可获得与EPC相关产品的进一步信息。 信息服务,以PML格式存储产品相关信息,可供其他的应用进行检索,并以PML的格式返回。存储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时间相关的历史事件记录,如原始的RFID阅读事件(记录标签在什么时间,被哪个阅读器阅读),高层次的活动记录如交易事件(记录交易涉及的标签)等;另一类是产品固有属性信息,如产品生产时间、过期时间、体积、颜色等。 物理标示语言,PML是在XML的基础上扩展而来,被视为描述所有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EPC网络中,所有有关商品的信息都以物理标示语言PML来描述,是EPC网络信息存储和交换的标准格式。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可以报考学校的学校有如下几所:

1、北京交通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2、江南大学

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3、深圳大学

简称“深大”,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位于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管理学、工学为主,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扩展资料: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以下是各专业介绍: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得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他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等。

2、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4、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联网工程

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专业。估计办不长,建议到学校后多参考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课程,把专业基础课学好。

东北大学计算机不错,王国仁、于戈等老师不错。还有东软。好好学习,很有前途。

山西省重点工程有哪些2021年山西省第一批512个省级重点工程名单出炉!
山西省位于黄河东岸,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既属于华北平原,又属于黄土高原,是华北地区连接大西北的必经之地。山西省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煤矿基地,还拥有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资源。山西省重点项目的发展具有地域、人才、财政的多重支持和保障。2021年山西省公布了512个省级重点工程和35个新开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名单,涉及交通、市政、水利、社会民生、物流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六大领域。
一、山西省发展现状
1、山西省发展优势
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地处中国华北,东与河北相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是华北平原连接大西北的必经之地,也是内蒙古通往中原大地的交通咽喉。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山西省地跨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黄河流域面积9713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133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78%。山西的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截至2019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729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207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955%。山西省主体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等53个。
2、山西省GDP发展
2020年全年山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651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66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6754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02981亿元,增长21%。
2020年山西省GDP全国排名第21位,和去年相比,排名未变。2020年山西省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正增长指标增幅高于全国,负增长指标降幅低于全国”,全省GDP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和76%。
山西省内第一还是省会城市太原,2020年太原实现402851亿元的GDP总量;第二为长治市,2020年长治市取得16521亿元的GDP总量;第三为运城,2020年运城GDP为15629亿元的GDP总量;其中阳泉市GDP总量较低,为7189亿元。
2020年太原的GDP依旧停留在4千亿出头的段位,名义增速为26%,增量137亿,增量虽然不高,但也是领跑全省的。太原虽然在全国各省会城市中存在感不强,但在山西省内还是绝对的老大,后面的城市都在两千亿以下了。
前些年山西的增长率和东北三省均为倒数,山西省也经常被拿来和东北的省份比较,不过但看省会方面,太原还不及东北的三大省会,和贵州差不多,比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西北省会、首府要高出一截。
长治是传统的煤炭工业重镇,素有“煤铁之乡”之称。近些年转型升级搞得也还是可以的,近年来重点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国家级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等10个产业集群。
关公故里运城市在山西省也算实力担当了,以焦化为基础的化工产业、以及镁铝合金等相关产业还是很发达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吕梁重点发展文旅产业,GDP产值省内第四名。
临汾市排名第五,2020年GDP为15052亿。提到临汾一般人们就会想到杏花村,酒业还是很发达的。应该向茅台取取经,白酒产业做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其他城市的GDP均在1500亿以下,除了阳泉外,又均在千亿以上,差别不大。晋中、晋城的GDP在1400亿以上,2021有望突破1500亿。大同的GDP为1369亿。大同的云冈石窟、忻州的五台山都是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但对照着近些年各种网红城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山西省的各地市可谓存在感不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这么好的资源,不火实在可惜。
总的来说,传统的煤炭工业面临转型升级,走更加精细化之路。此外,山西省的旅游资源在北方还是很丰富的,晋商文化等底蕴深厚,应重点打造文旅产业。
二、2020年山西省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1、2020年建设成就
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招商,强化延链补链,先后五次集中举行“三个一批”活动,持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全年新开工项目7274个,计划总投资124万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59%。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03元/千瓦时电价。长城“智能云”工厂等建成投产,凯赛生物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国首个5G煤矿专网建成运行。数字经济、新装备、新材料等五大领域涌现出国际国内领先的先进产品179个。光伏电池、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58%、214%。成功举办晋阳湖·首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
推动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开展国有企业“六定”改革,省属企业集团总部机构、员额分别压减40%和72%。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
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出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和监管专员制度等,规范农村自建房建设管理,完善重点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隐患排查整治。
2、十三五建设成就
有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4256万千瓦。
强化开发区转型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全面推开“三化三制”改革,全力打造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发区数量由26个增至88个,工业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288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8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35%。
创造性实施“111”“1331”“136”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个和31个,院士工作站达到114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5年增长35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新一代半导体、手撕钢、高端碳纤维、高铁轮轴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快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
国家农高区建设顺利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创建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批4个5A级景区,“黄河、长城、太行”“游山西·读历史”等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83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404%、达到5400户。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领跑全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进入全国前列,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年产量达到852亿立方米。
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开通大同、运城等航空口岸,太原武宿机场吞吐量最高突破1400万人次,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5%。
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9%,PM25平均浓度降到44微克/立方米。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三晋母亲河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完成营造林2300万亩。
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打造太原都市区核心引擎,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加快推进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累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9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77个。创建1005个省级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
大小水网建设扎实推进。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增加926公里、达到604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597公里、达到5744公里,完成“四好农村路”748万公里。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大张客专、郑太高铁开通运行,集大原高铁控制性工程开工,武宿机场改扩建总规获批、配套工程启动建设,太原地铁2号线通车、1号线开建,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三、2021年山西省第一批512个项目名单公布
2021年4月28日,山西省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项目名单和新开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名单,其中,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项目512项,新开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5项。
在2021年山西省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512个项目中,包括新基建领域33个项目、新技术领域44个项目、新材料领域71个项目、新装备领域60个项目、新产品领域60个项目、新业态领域73个项目、新型城镇化领域73个项目、重大传统基础设施领域76个项目、其他产业领域22个项目。
其中,有9项中试基地,如大同超高速低真空磁悬浮高速飞车试验项目、中北大学山西军民两用技术创新生态基地、北方北斗智能制导精密制造车间及空间信息数据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山西省碳化硅材料中试基地等。在25个整机装备项目中,包括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厂房配套项目、中国电科(山西)新型显示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山西长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项目等。
2021年新开工重大基础设施35个项目涉及交通、市政、水利、社会民生、物流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六大领域,包括交通17个项目、市政5个项目、水利3个项目、社会民生6个项目、物流基础设施1个项目、新型基础设施3个项目。交通项目中,包括新建山西朔州民用机场项目、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太原迎泽大街东延建设工程、太原滨河东路南延二期工程等。社会民生项目包括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主校区)建设项目、太原卫生学校新校建设项目、阳泉市中心医院建设项目等。
从新开工项目名单中可以看出,交通类如雄忻高铁、太中银动车提速改造、太原武宿机场扩建等铁公机项目、新技术类如“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矿山、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等项目都一一在列。
从地市分布来看,太原市涉及项目最多为15个,且六大领域全部涉及,明显占有了省内绝大部分优势资源,开启强省会模式;其次忻州为8个项目,主要集中在高铁、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晋中有5个项目入围。纵观新开工的重大项目,整个大太原都市圈(太原、晋中、忻州)共计28个项目,占全省新开工项目比重为80%。
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一批)项目名单(共512项)
一、新基建领域(33项)
(一)信息基础设施(18项)
1 全省2021年5G基站建设项目 全省
2 山西省核心大数据中心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3 山西“时代云”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4 山西省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5 能源互联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大同市、朔州市、运城市
6 中国电信太原数据中心一期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7 中国联通山西省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太原市、长治市、忻州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
8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公共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项目(含2个子项目) 太原市
9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含4个子项目) 大同市、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10 山西大地紫晶新基建大数据共享平台项目(二期) 太原市
11 大同秦淮数据有限公司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项目 大同市
12 阳高县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 大同市
13 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三期工程机电安装项目 大同市
14 华为山西(吕梁)云计算中心项目 吕梁市
15 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二期项目 阳泉市
16 长治高新区太行数据湖科技文化产业项目(一期) 长治市
17 山西·交城大数据产业园中西部数据中心项目 吕梁市
18 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云智慧卫星应用产业项目 晋中市
(二)智慧城市(5项)
19 大同市智慧交通、智慧消防项目(含2个子项目) 大同市
20 吕梁市固废在线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吕梁市
21 阳泉市城市大脑、智慧交通项目(含2个子项目) 阳泉市
22 长治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项目 长治市
23 晋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一期) 晋城市
(三)智慧园区(5项)
24 同昌科技园云计算中心及物联网应用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25 长治经开区、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项目(含4个子项目) 长治市
26 吕梁经开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吕梁市
27 阳泉市苇泊装备制造智慧产业园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阳泉市
28 晋城南村5G+智慧园区项目 晋城市
(四)智慧矿山(4项)
29 晋能集团智慧矿山项目(含4个子项目) 大同市、朔州市
30 焦煤集团智慧矿山项目(含2个子项目) 吕梁市、太原市
31 华阳集团智慧矿山项目 阳泉市
32 潞安集团高河煤矿、新元煤业智慧矿山建设项目 长治市、晋中市
(五)智慧工厂(1项)
33 智慧工厂试点项目(含6个子项目) 太原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
二、新技术领域(44项)
(一)实验室(20项)
34 山西农谷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谷子藜麦研究所项目 晋中市
35 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市、晋中市
36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37 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晋中市
38 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市
39 太原理工大学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市
40 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市
41 太原市第一实验室★ 太原市
42 锦波生物功能蛋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43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矿用装备安全准入分析验证实验室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44 中兵动力系统装试中心项目 大同市
45 晋能控股煤基产业研发中心 晋中市
46 山西台塑节能科技研发中心项目 晋中市
47 中核新能工程技术研发能力保障建设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48 山西中科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 晋中市
49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油有限公司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 长治市
50 山西省煤层气开采装备创新中心 晋城市
51 永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运城市
52 晋之源黄河金三角智慧菜谷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临汾市
53 晋城市锑化物晶圆材料与光电器件研发基地项目 晋城市
(二)技术攻关(7项)
54 山西大学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探测大型地基观测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太原市
55 国电高科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太原市
56 山西气象局空中大气综合要素系列探测装备及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研发项目 太原市
57 蓝焰集团山西深部煤层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吕梁市、晋中市
58 晋能控股煤与煤层气共性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项目 晋城市
59 中北大学铜镍锡合金及高端滑动轴承研发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60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铀转化、铀浓缩工程技术研究科研条件建设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三)中试基地(9项)
61 大同超高速低真空磁悬浮高速飞车试验项目 大同市
62 中北大学山西军民两用技术创新生态基地 太原市
63 梗阳集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太原市
64 北方北斗智能制导精密制造车间及空间信息数据服务中心新建项目 朔州市
65 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 长治市
66 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第四代半导体全要素产业化研发生产平台 晋城市
67 三晋宇航火箭发动机研发生产项目 运城市
68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试验试制中心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运城市
69 山西省碳化硅材料中试基地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四)产业化示范(8项)
70 中信机电科研试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临汾市
71 太钢高端硅钢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及薄规格硅钢产业化示范项目 太原市
72 中电二所毫米波陶瓷器件封装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太原市
73 山西格盟危险废物及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项目 临汾市
74 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低热值煤清洁高效燃烧资源利用与灵活发电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 阳泉市
75 太原锅炉集团新一代多元燃料智能灵活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太原市
76 太钢OLED金属掩模板用Ni基合金超薄带材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发示范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77 精英数智安全生产智能感知系统产业化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三、新材料领域(71项)
(一)金属材料(15项)
78 太钢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 太原市
79 太钢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 太原市
80 太钢极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机组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太原市
81 山西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晋城市
82 大同尚镁年产3万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部件及100万只镁合金轮毂产业化项目 大同市
83 山西中兵铸造有色金属铸造基地项目 大同市
84 翔磁科技钕铁硼永磁产品生产加工项目 大同市
85 山西宇封高纳科技有限公司10000吨/年羰基铁粉基功能材料项目 吕梁市
86 晋城经开区硬质合金新材料及智能工程装备项目 晋城市
87 建邦年产30万吨高纯生铁+20万吨铸铁型材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 临汾市
88 山西恒瑞昆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金属材料智能制造项目 临汾市
89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1500mm冷轧工程项目 运城市
90 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 运城市
91 山西运威新材料精密线缆和铜线杆生产线项目 运城市
92 华创舜耕年产1万吨粉末冶金用超细高纯铁量产基地项目 运城市
(二)碳基新材料(27项)
93 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 太原市
94 阳煤集团碳基新材料—尼龙系列项目 太原市
95 榆社精细化学品项目 晋中市
96 太原晟宏炭材料有限公司针状焦项目 太原市
97 山西新欣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基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98 星汉化工年产5万吨精细化工助剂项目 大同市
99 山西绿溪谷碳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0万吨/年炭基吸附剂新材料项目 吕梁市
100 嘉能煤化年产5万吨超高模量碳纤维原料项目 吕梁市
101 山西鑫丹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碳素产业园项目 晋中市
102 平定化工新材料项目 阳泉市
103 山西新碳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煤层气生产金刚石项目 阳泉市
104 山西宸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5万吨/年煤焦油精制联产5万吨/年色素特种炭黑项目 长治市
105 永东化工碳基新材料项目 运城市
106 金晖建鑫新建抗菌剂系列、高性能溶剂系列、聚氨酯系列产品项目 吕梁市
107 梅山湖科技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建设项目 运城市
108 山西蓝科途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池隔膜建设项目 运城市
109 太原晟旭炭素有限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高端炭材料项目 太原市
110 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项目 阳泉市
111 华阳集团无烟煤制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112 大同墨西科技石墨烯工业化生产项目 大同市
113 大同墨西科技年产6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项目 大同市
114 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晋中市
115 山西聚贤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 晋中市
116 华舜新能源年产6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晋中市
117 贝特瑞新能源12000吨人造石墨成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阳泉市
118 润恒化工新建10万吨己二腈项目 长治市
119 大同氢都驰拓锂电研发生产项目 大同市
(三)生物基新材料(6项)
120 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项目(一期)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121 瑞拓峰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新建6+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项目 吕梁市
122 山东恒联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生物基新型纤维生产项目 临汾市
123 山西舜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124 百惠实业年产15000吨生物炼制项目 忻州市
125 德云生物新建年产6万吨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项目 朔州市
(四)半导体新材料(6项)
126 忻州经开区半导体材料制造项目(含3个子项目) 忻州市
127 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公司高品质蓝宝石长晶及晶加项目 阳泉市
128 大同锡纯新材料半导体芯片材料生产项目 大同市
129 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一期)扩建项目 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130 大同新成年产4000吨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材料技改项目 大同市
131 山西中科晶电新型半导体材料砷化镓产业基地项目 运城市
(五)纤维新材料(6项)
132 莱卡生物6万吨差别化氨纶纤维、35万吨差别化聚酯纤维项目 阳泉市
133 太钢高端碳纤维千吨级基地三期工程年产1800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太原市
134 太钢先进复合材料项目 太原市
135 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锦纶长纤维项目 长治市
136 山西新生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强高模碳纤维项目 长治市
137 山西晋潞注塑高分子材料生产项目 长治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67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