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目前的工业物联网

如何理解目前的工业物联网,第1张

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或控制传感或控制器以及泛在技术、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

以智能工厂为例

在中国当前政策利好的环境下,未来15年仅在制造业,工业物联网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同样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制造业企业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目前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设备可以昼夜不停生产,企业人工成本下降了25%~30%。但是智能制造不等同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潜力还显示在追求更高价值上,比如良率改善、数据决策等方面。

从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化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大企业那样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基础和资本支撑。运营成本、技术难题、数据割裂以及资金问题成为了把企业挡在信息化浪潮之外致命壁垒,如何把企业扶上云端,成为了关键。

“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必须打好信息化地基,只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才可以结合互联的平台采集数据,通过分析平台给企业带来价值。”图扑软件某负责人说道。

那么如何将SMT/PCB行业较高的自动化与优秀的信息化管理相融合,基于 Hightopo 给出可以提高制造的信息化能力的解决方案。

智慧管理运作方式

通过工业监控系统,展现SMT贴片厂机械的实时运作状态。通过2D面板与3D模型结合,展示出设备的具体数据,例如贴片机的抛料数、工作时间、吸取数和产量;SPI监测出的良品数量和直通数量以及总产量,保证对印刷工艺的验证和控制;也包括自动光学检查(AOI)中监测PCB上各种不同的错装和缺陷的产品数量。产线上每小时的良率会直接传到可视化平台,如果良率低于设定的目标水平,就会驱动管理进行改善。硬件与软件结合,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设备”相互融合形成自我驱动效应。

智慧管理可视化系统通过对每一台设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形成产量、设备使用率和抛料率的统计,并且与历史数据组成直观的数据趋势图。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及时调节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反思工厂运作中的瑕疵与不足。利用平台和数据的驱动,将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为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智慧管理不应只体现在一体化的生产流程上,当人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新技术则更应该为人服务,如工厂可视化平台可以显示出智能工位、 *** 作员的轨迹等数据。动态的展现方式,也促使管理者做出高效且更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扩展

图扑软件(Hightopo)是由厦门图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基于HTML5标准技术的Web前端2D和3D图形界面开发框架。非常适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界面呈现,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拓扑和设备管理,以及电力、燃气等工业自动化 (HMI/SCADA) 领域。Hightopo 提供了一套独特的 WebGL 层抽象,将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设计模型延伸应用到了 3D 图形领域。使用 Hightopo 您可更关注于业务逻辑功能,不必将精力投入复杂 3D 渲染和数学等非业务核心的技术细节。

多年来数百个工业互联网可视化项目实施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实践证明的高效开发流程和生态体系,可快速实现现代化的、高性能的、跨平台桌面Mouse/移动Touch/虚拟现实VR图形展示效果及交互体验。

物流行业既是近年来中国商业迅猛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推动中国商业模式深化创新与持续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2014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系统地提出物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并明确了一段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围绕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出台物流业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启动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等。

2020年,物流产业的升级蠢蠢欲动。本文主要回顾近两年影响物流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事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2020年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经历了高速成长期的中国物流行业将从增量攫取向存量争夺转变。因此,市场化整合的趋势预计将愈发明显,各物流细分行业在汰弱留强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度提升态势。

对于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快递行业来说,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头部企业规模优势壁垒显现,而非头部玩家面临被整合或被出清的发展危机。 与头部企业相比而言,中小型快递企业面临行业价格走低、市场份额狭小、成本上涨等局面,中小快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获得生存空间也日益缩减。

2019年,各家快递公司纷纷打响了价格战。一些二三线快递公司纷纷退出市场,物流快递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向龙头企业聚集。同时,各家大快递公司随着规模的增长,其规模带来的边际效益也在不断降低,头部快递企业成本正在趋同化,未来大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会更加残酷。

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市场份额分布分散,集中度低。只有少数是真正的综合物流企业,其余的大部分是单纯的货运代理、运输或仓储经营者。中研网指出, 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物流行业或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利于我国物流市场结构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零而不乱、散而有序”的新业态。

据罗兰贝格预测,传统物流行业细分领域界限正逐渐模糊,多元化已经逐步成为领先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一方面相邻细分行业的多元化将有助于企业释放协同潜力、延伸优势资源。同时,多元化也成为物流企业满足客户一站式物流诉求、寻找新增长点的普遍择。在标准化物流产品领域,快递与快运作为典型的标准化网络型物流行业,相关企业正在积极跨界发展。同样,近年来领先物流集团通过打造围绕客户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构建包括快递、重货、冷链、同城即时配、合同物流、跨境物流等多网并存的综合物流网络。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随着下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始参与到客户更多的业务环节,服务范围逐渐扩展,从合同物流向虚拟生产、物流金融等拓展,升级为第四方物流,即供应链物流。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再一次巩固供应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2018-2023年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显示,未来五年我国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到2020年我国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321万亿元,到2023年,市场价值有望达到378万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员王靖添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供应链物流等板块迎来广阔空间。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中国兴起时间较晚,近年来才涌现出一批供应链管理企业。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8年供应链服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显著高于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也高于航空与物流板块的总体水平,对于整个物流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伴随新一轮产业革命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产业布局和全球供应链格局均将发展重大调整。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物流业将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年,这种趋势将进一步驱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联动融合发展。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竞争力的关键不再是单纯提供物流运营业务,而是能够输出上下游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成为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联动融合发展的核心。

去年7月,我国首次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也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从不同层面以最高级别的指导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 健康 发展。广西、广州、龙岩、洛阳等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在冷链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补贴。

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 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2352亿吨,同比增长2465%。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也预计将达到33912亿元,同比增长1760%。

2019年在冷链需求和市场模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积极 探索 和布局新的市场机遇。比如,G7和日本丸红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智能冷链车队资产管理服务。阿里旗下驯鹿冷链计划在中国建立50个大中型专业生鲜冷链仓库,布局100条生鲜冷链运输干线、1000条运输支线及冷链短驳。京东物流接连推出了冷链运输服务“京东卡班”、B2B核心产品“冷链城配”以及首个平台化产品冷链整车。苏宁物流宣到2022年将实现100万平方米冷链仓储建设。唯捷城配、九曳供应链、餐北斗、信良记等先后获得融资,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此外,智慧商店、自动分拣、智能仓储、新能源 汽车 等新技术、新装备亦逐步在冷链物流行业推广应用。

放眼未来,冷链物流机遇广阔。立足当下,冷链行业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平衡矛盾突出、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等诸多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现阶段属于冷链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市场需求还未全面爆发,消费者冷链认知仍需培育。所以,企业一方面需要找准业务定位、修炼提升内功,同时要积极抱团取暖,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及智能化运力、物流供需匹配平台、跨界企业等进入发展快车道,现代物流业正进入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智慧物流时代。

德勤中国物流与交通行业领导合伙人宋旭军指出, 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改变了物流行业原有的市场环境与业务流程,推动出现了一批新的物流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比如车货匹配,众包运力,多式联运等。基础运输条件的完善及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激发了多式联运模式和综合供应链服务的快速发展。新的物流运作模式正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智慧物流也就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

目前我国智能化物流系统平均渗透率达20%,整个智慧物流行业进入发展成长期,智能物流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仓储智能化设备及智能物流配送设备市场规模都将超千亿元。而5G技术在物流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的落地应用将推动智能物流时代的到来。

除资本市场外,越来越多的物流巨头以物流 科技 产业基金、集团研发投入等形式加紧布局智慧物流,其背后是对智慧 科技 驱动行业降本增效的高度期待。 在仓储智能化设备方面,积极建设智能化仓库,重点聚焦搬运、拣选和分拣、码垛机器人以及自动拣选及皮带输送搬运机器人研发;在智能物流配送设备研发方面,重点生产研发无人机、送货机器人、智能柜等最后一公里智能化配送设备。

亿欧认为,中国物流行业将在未来进入全方位无人化的时代,整个物流生态圈将呈现出融合与共享的趋势,无论是仓运配企业,还是平台型企业,都应有意识地与其他企业达成合作。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中国智能制造哨声洪亮 | 预见2020

2020银行业展望:对外开放加快,理财转型提速, 科技 深度赋能……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

物联网拉近分散的信息,统整物与物的数字信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运输和物流领域、工业制造、健康医疗领域范围、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扩展资料:

事实上,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引领着新的制造业革命,各国都已在这个领域开始谋篇布局。从这次博览会的现场,也可以感受到各国的激烈竞争。

此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参加的企业规模空前,共吸引了来自中、美、英、法、德、日、意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前来参展,带来令人惊叹的前沿产品。

正如与会嘉宾所言,全球每天约有550万新设备加入物联网,预计到2021年,全球联网设备将达到280亿台,其中160亿台与物联网相关。一个崭新的物联网时代正扑面而来。

在这个前沿领域,中国并未缺席,而是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以这次博览会的举办地江苏无锡为例,无锡现在有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截止到2016年底,物联网产业的产值超过2000亿,并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的最佳突破口。在这个新兴领域,中国不仅有规划、有蓝图,更有基础、有举措,一定不会与这次机遇失之交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联网

参考资料:

人民网-打开物联网的想象空间

农产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的一个趋势,物联网则承担了很重要的职责,各人认为物联网+大鹏种植系统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大鹏种植中可利用传感检测技术,实时检测大棚内情况,比如含氧量、温度、湿度、光照等等,依照数据进行科学种植,尽量做到增大产能;
2、种植场所视频监控系统,自动灌溉系统,实时监测大鹏内视频情况,减少人力巡查成本;
3、农产品安全溯源,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监管农产品市场流动情况,做到食品安全不隐患,让客户吃上放心农产品,同时打造自身品牌效应
至于价格就要看贵企业想做到哪一步了。
联通物联网行业应用可联系

在早期市场拓展阶段,由于产业链条长,导致了深入场景复杂性较大。国电高科为首的企业都面临着很多难题, 星座 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不得不自身参与全链条的落地过程,增大了创业难度。通过几年的发展,国电高科已经快速成长起来。
国电高科正在建设运营的“天启 星座 ”是我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在轨提供数据服务的低轨物联网 星座 。“天启 星座 ”的建成将快速破解我国低轨物联网 星座 缺失和受制于人等突出卡脖子问题,对抢占全球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以及低轨卫星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根本经验就是加大科研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从根本上突破相关技术难题,实现相关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国电高科副总裁郭中甲表示。
融中 财经 (ID:thecapital)采访国电高科副总裁郭中甲,以下为专访内容,以飨读者。
融中 财经 :贵司发展经历过哪些阶段性难题?如何攻克难关?(比如技术研发、产品落地等)目前,公司主要业务线和产品有哪些?盈利点在什么地方?
郭中甲:受惠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和一系列商业航天支持政策的出台,国电高科从2015年成立至今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卫星物联网 星座 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坚实的突破, 星座 建设初具规模,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行业品牌明显提升并获得诸多荣誉。回顾公司发展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坚定走专精特新之路,坚定战略目标,始终围绕建设卫星物联网 星座 通信基础设施这一目标,不断突破相关的通信技术体制、产业应用链条长和卫星系统总体研发难度大的突出、阶段性难题。加快企业发展,根本经验就是加大科研研发投入力度,特别是相关人才的招聘力度,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从根本上破解突破相关技术难题,实现相关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建立相对完善的问题处理体系,加快清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系统能力,提升企业 科技 研发的组织化系统化水平,把队伍的科研能力真正通过高效的组织结构有效落地。另外在应对产业链条长方面也积累了相关必要经验,比如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加强垂直应用示范并快速与相关企业形成合作,加强相关标准研发,为生态合作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等。
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卫星物联网 星座 的运营和提供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以及相关卫星物联网地面终端的研发和销售。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公司会专注提供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方面,而在其他行业解决方案、传感器研发与集成、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则更多通过生态合作伙伴来进行。国电高科建设的天启 星座 具有支持上亿个地面终端应用的通信能力,同时这些领域的付费能力也较强,单个终端的日通信费用基本可支持1元左右,未来随着支持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地面终端通信,将会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而同样的国电高科更期待相关企业能紧步加快相关领域的应用合作,未来这些终端及其相关的新市场则有望突破千亿,甚至万亿,蓝海效应明显。
融中 财经 :“专精特新”从国家战略层再度被重视后,公司有出现哪些新的机会和转变?贵公司具备哪些行业优势?
郭中甲:“专精特新”从国家战略层面再度被重视后,对公司的影响主要包括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无论从市场、政府合作和资本层面都有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政府对企业更加认可,众多资本机构相继调研。相关银行都针对性地设计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服务,降低了相关企业融资门槛,丰富了金融产品解决方案,进步拓宽了企业融资的渠道。陆续有平安银行等诸多银行来公司积极对接,同时随着公司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更多风险投资等机构了解到公司,相关投资机构调研公司的频率也显著提高,并积极推进与公司的投资事项对接,对公司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融资等支持。在与政府相关对接合作中也更通畅,渠道也更加多元,包括北京市相关司局也进一步加大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力度,从政策调研、沟通渠道和市场开放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其他区域方面相关政府也对企业更加认可,积极推进相关产业、应用等多方面合作,重视度明显提高。
国电高科作为卫星物联网 星座 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者,提供基础的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基本涉及物联网应用的各个场景,而且服务领域均为现有通信方式难以服务,或者服务成本过高的区域,基本属于蓝海及空白市场。随着公司成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对整个产业链的促进、拉动作用显著加强,相关企业的配套热情与应用热情也显著加大,这对于数万亿规模卫星物联网产业的尽快释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对于真正发展卫星物联网产业具有关键的作用。作为卫星物联网 星座 新基础设施的运营企业,我们非常期待这点,将紧步跟随国家专精特新相关政策的政策东风,加快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另外从行业角度讲,国电高科已经完成了一期14颗卫星的 星座 部署,具备被了小时级的通信服务能力,终端通信设备也初步完成了低成本化,已经实现百元级别,处于国内相对领先的位置,这对卫星物联网通信向物联网的各领域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成本条件。
融中 财经 :公司在早期市场拓展中遇到哪些难题?现在来看,有哪些行业共性经验教训?在商业场景落地上,有哪些新突破?
郭中甲:公司在早期市场拓展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产业链条长,需要深入场景复杂性较大,这应该是大多数做通信或其他基础设施技术及企业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对于通信基础设施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由于相关企业配套和应用理念的短期不足, 星座 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不得不自身参与全链条的落地过程,比如传感器选择、终端集成、行业应用大数据平台、落地施工等诸多非擅长和人力需求特别大的环节,这对于很多底层技术企业应该是普遍的问题。同时国电高科还不断梳理相关产业链的生态体系,加强与重要生态龙头企业的合作,从而通过这样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应用示范效应,通过以点带面、龙头带动,重点聚焦的效应推进整个产业的卫星物联网产业应用。另外,就是提升标准、产品、研发等相关的产业生态支持体系,不断降低卫星物联网应用的相关人才、技术等产业门槛,加快行业相关应用。
融中 财经 :现阶段,公司所处行业细分赛道发展如何?面临哪些市场竞争?贵司护城河在哪?
郭中甲:从大的方面讲国电高科属于商业航天和物联网领域,目前这些领域都是相对高速发展的领域,同时政策支持方面也非常多,属于国家大力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个物联网规模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都有非常好的市场增长机会,预计在每年10%以上,而商业航天市场未来潜力则更是巨大, 星座 运营企业又是其中的重点所在,将整体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条的发展。
从细分赛道看,公司处于的赛道属于卫星物联网 星座 产业,目前相关市场潜在规模还非常大,根据麦肯锡行业报告整体市场预计规模可以达到数万亿,而从整个产业生态看还处于非常早期和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空间极大,同时产业处于培育的阶段,从竞争角度反而是有益的,主要是促进了整个产业生态的加快完善,不断释放潜在的应用市场,而这个释放市场足够目前的多家企业协同和长期的发展。
如果从企业经营角度讲,最重要的护城河始终是服务客户的能力,就是对各种卫星物联网场景的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整合相关产业链其他企业为卫星物联网进步赋能,比如与金融结合,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为实现这点根本的出路还在于 科技 创新、服务聚焦和生态体系完善,通过牵引构造这样的生态体系,为相关的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就是打造好卫星物联网 星座 基础设施,不断降低成本、升级迭代,而为实现这两点最根本的还是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
融中 财经 :贵公司对于未来登陆资本市场有怎样的规划?如何看待从新三板、注册制到科创板,再到这次北交所,中国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的机会?

郭中甲:公司积极研究从主板、到创业板、科创版,以及新成立的北交所的市场机会,当然要实现这点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好公司的业务,在经营、 科技 研发、组织管理和内控等各方面全面对标相关上市标准,相信把这个基础打造好,那么登陆资本市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这个目标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并不作为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而是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阶梯,特别是真正全面引领卫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阶梯,这个目标比上市本身的意义要大得多。
中国资本市场给专精特新企业带来的最大机会,可能就是各阶段都有了自身相对完善的市场,从而加快企业与资本市场在不同阶段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快企业的成长。另外,就是专精特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导向,也将为企业聚焦核心技术、致力攻坚等提供了深刻指引,这点的意义并不亚于专精特新对资本市场日渐增强的吸引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企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134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9
下一篇 2023-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