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聚焦·企业管理重塑 |“人单合一”,物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封面聚焦·企业管理重塑 |“人单合一”,物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第1张

先看“人单合一”说的是什么。其中“人”是指员工,“单”为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这是表面的理解,深入到企业组织的变革就是:企业从生产产品的组织转变为孵化创客的平台;企业裂变成很多个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小微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按单聚散;组织单元内每一个人都是创业者,而不是执行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股份,得到相应的收益,并且是由自己创造。

企业实现“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要求要向“三化”变革,即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三者的关系——用户个性化是目的,企业平台化是必要条件,员工创客化是充分条件。实行“人单合一”的组织变革,企业平台化的目标是,从科层管控转变为创客平台,把企业的宗旨从长期利润最大化变为追求成为小微的股东之一。用户个性化的目标是产消合一:生产者、消费者合一,达到用户最佳体验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要基于共享经济。员工创客化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德鲁克所说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共同构成了海尔的企业管理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成功是由海尔的实践印证的。比如国际标准制定是国际产业领军者必争之地,而在智能制造方向上,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三大国际组织都选择由海尔牵头成立大规模定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研究。这是海尔从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之所以能够胜出,就在于“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的海尔是以用户为中心,而其他的模式没有真正地把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有机融入到平台生态中。

比如,在产业升级引领方面。海尔打造了一系列跨行业的人单合一模式样本。衣联网,把洗衣机、洗涤剂、服装行业都联合到一起,通过建立生态圈,连接了2000多家资源方,将用户的洗衣需求和对服装等其他行业的需求都融合到一起,产生一个又一个新需求,并不断满足用户,实现各方共赢。

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已在全球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复制落地,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效果。以全球最大的地毯公司斋普尔、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的谢韦尔和日本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富士通为代表,全球29个国家的62975家企业已经注册成为“人单合一”的联盟会员,通过学习模仿人单合一模式,进行企业管理变革的深入 探索 。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互联网的下一步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时代主要是体验经济,时代大环境的改变,品牌的标准也会改变,过去是产品品牌,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而物联网时代应该是打造生态品牌。如张瑞敏所说:“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都是学西方的。今天在物联网时代,他们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灵了,也需要创新。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人单合一”模式就是张瑞敏、海尔,乃至中国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的管理给出的答案。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上,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集团、全球顶级学府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携手海尔集团正式发布《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标志着全球首个物联网时代的品牌标准诞生。这说明,海尔已经在物联网领域抢占了高地。

海尔在物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开创了“人单合一” 模式,颠覆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取消科层制,实行网络化组织,从过去企业管理中,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和“ 社会 人”,升华为“自主人”,是对世界管理理论的创新。2017年两会之上,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称海尔创造了新管理模式。

2019年11月18日,被誉为“商业思想界奥斯卡” 的Thinkers50评选在伦敦揭晓,张瑞敏继2015年和2017年后第三次荣登该榜。Thinkers50于2001年建立,是全球首个管理思想家排行榜,两年评选一次。张瑞敏再次入榜,是因其“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被认为是“继福特模式、丰田模式后的第三代企业管理模式,是应对物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伦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雅格比德斯在听了张瑞敏的演讲后认为,张瑞敏之所以在国际企业管理领域享有盛誉,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他创新的管理理念为全球管理界 探索 输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商业模式和经典案例,创造了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海尔推行“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曾是在怀疑声中进行的,克服了内部、外部重重阻力,即使现在仍不乏质疑、漠视这一新管理模式的企业和个人。然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必将获得更有力的印证、更广泛的推广。

也许以“人单合一”模式重塑管理将是绝大多数行业企业的最终选择。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0年11期

自创生,同进化。
根据海尔集团正式发布《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对于,在物互联网时代海尔智能家居产业升级的质量管理方针显示,互联网时代海尔的质量方针是自创生,同进化。自创生是自我创造,在共同进化的条件下,没有自我创造就没有同进化;两者相辅相成。
在物联网时代海尔助力智能家居升级的方案中,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物物互连、实现智能化识别管理、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在过去年十几年互联网取得的高速发展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在5G的春风里,物联网生态逐步崛起,单纯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技术服务型互联网企业已然走到了 历史 的尽头,同传统的制造企业一样,面临大浪滔沙终将被淹没的窘境。

2019年10月19日,在首届跨国公司青岛峰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应对物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实现三个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导向的转型。企业应该从追求规模的扩大转向创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物联网生态的本质就是人联网,就是创造人们在物联网时代的生活质量和最佳体验。

第二个是品牌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产品品牌转向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场景生态,比如智慧厨房、智慧卧室、智慧客厅等等。在以5G为基础的物联网场景下 探索 应用场景生态,逐步提高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第三是商业模式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即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转化为物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式。

张瑞敏的表述是基于传统企业的物理层面来理解物联网生态的,而全面的物联网,自然不是只有物还有网,如果说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和5G通讯技术为物联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近些年来丰富的互联网商业应用生态和多元的互联网开发技术则为物联网的未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却面临着向物联网转型的艰难,一方面是对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辉煌恋恋不舍,总期待着互联网还能梅开二度;另一方面却是面对物联网的物理层面有点不知所措,一时不知从哪开始。

我们九米 科技 的开发工程师们习惯了在互联网空间里驰骋,也曾经一度想回避物联网的存在,不愿意去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然而基于智慧互联的现实,我们却接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与设备端连接,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传统的物联网企业对线下物理设备通讯管理信手拈来,可是对于云端管理构建和应用场景的想象表现出了束手无策。

而这恰恰就是一种机会,一种现场与云端双向互通所倒逼的机会。

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我们的目光不要对物理端有太多的锁定,但对物理端上云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优势。我们的不足是要尽快熟悉物联网领域的MODEBUS协议、CDT协议和485通讯方式,然后结合我们对云上软件开发的经验,积极地开拓更多云端应用场景下的功能,更好地为线下物联网基础企业服务,这将是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的必经之路。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所有的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而已。今天我们的挑战在于踏准物联网时代的节拍。否则,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都会被时代所抛弃。”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说的颇有些道理,审时度势,把握时代机会,互联网企业一定能够走出自已的春天。

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盛大开幕。会议现场,世界著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凯度集团,携手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和海尔集团,正式发布了《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这意味着,全球首个针对物联网时代的品牌标准就此诞生。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乌卡时代已经来临,留给企业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者被抛弃。作为全球唯一以探讨物联网时代管理范式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国际论坛——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开幕,标志着企业间的生态品牌竞赛已经开启。

人单合一:世界管理舞台响彻中国声音

前瞻性管理科学家詹姆斯·穆尔博士曾在《竞争的衰亡:商业时代的领导力与策略》一书中提出:宏观组织创新及商业生态系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元技术”。

对海尔来说,“元技术”的核心就是人单合一模式。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已在农业、医疗、传媒等众多行业实现跨行业复制,也在海尔收购的日本三洋、新西兰斐雪派克以及美国GEA等企业身上实现了跨文化复制。

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9个国家的62975家企业注册成为人单合一联盟的会员,其中不乏斋普尔和富士通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而在本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现场,MLab管理实验室创始人加里·哈默和世界银行前知识管理总监史蒂夫·丹宁,都在演讲中对海尔管理模式的创新表达了赞许。

生态引领:三大领域首创全球第一

本次论坛共发布了三项研究成果,分别是《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共赢增值表研究报告》和《人单合一计分卡认证体系》。

其中最受瞩目的《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标准白皮书》以海尔生态品牌创新实践为标杆,明确定义了生态品牌的三大维度:品牌理想、用户和合作伙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总裁杰弗里·汤姆森撰写的《共赢增值表研究报告》则是以海尔生物疫苗网为研究案例,对海尔转型物联网生态品牌的 探索 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人单合一计分卡认证体系》的诞生,则标志着人单合一模式在全球的复制推广有了统一标准和进阶体系。

这三份研究成果是全球各大权威机构对物联网经济形势以及全球企业 探索 实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行业性成果,它们将成为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转型的指路明灯,同时也会为企业品牌带去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人是目的:人人自创生,生态共进化

在转型之路上,海尔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并坚持不懈的 探索 如何最大化地释放人的价值。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推行了“全员创客”机制。

随着创客激励平台范围的扩大,无数个自驱动的小微企业诞生,越来越多的海尔员工变成了创业者。从最初的600人,到2019年底的2000人,再到如今的10000人,通过人单合一模式,海尔已经实现了“万人持股”。员工能够通过自主创造价值获得增值分享,而海尔集团的商业生态也因此获得了不断迭代和进化的能力。

“自创生,同进化”这是本届大会的主题,也是海尔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自创生”就是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自主人,让用户融入创新生态中,释放他们作为生命体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值此充满变革的乌卡时代,海尔也会将“人单合一”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企业管理模式分享给全世界,不断打破企业边界,与生态各方共建“同进化”的共赢机制。

海尔彻底颠覆了官僚制,已将自己划分为4000多家小微企业,其中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拥有10至15名员工,这些小微企业拥有薪酬权、用人权、分配权,全部进行自我管理,直接面对用户需求,他们没有领导,唯一的领导就是用户。哈默评价海尔在商业模式转型中做了更重要的事:将管理模式人性化。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张轶驰曾在海尔集团担任过多个部门的职位。
首先,他曾在海尔集团的营销管理中心工作,担任过市场经理、区域经理等职位。在这个部门,他主要负责市场推广和销售管理工作,推动海尔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和品牌建设。
另外,张轶驰还曾在海尔集团的企业战略部门任职,从事过市场研究、政策研究、对外合作等工作。在这个部门,他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海尔集团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协助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战略合作。
此外,据悉,张轶驰还曾在海尔集团的电子商务部门、创新设计部门等工作过,担任过多个职位。在电子商务部门,他主要负责海尔集团在电商平台上的运营和销售工作;在创新设计部门,他参与了一些重要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工作。
总之,张轶驰在海尔集团工作期间,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和不同的职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这也为他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物质紧缺的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用为没有买家发愁,基于长期这样的现实,很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认为现有的、成型的、被过去证明有效的模式会永续经营。

可 社会 是动态发展的,市场是无情的, 社会 抛弃任何一个企业或品牌,连一声招呼都不打的。这样的案例,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看到太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很多企业和个人打得措手不及、苦恼不已。

互联网时代还未过去,物联网时代已经迅速到来,物联网正在重塑世界商业发展逻辑,企业要想活下来,还想活得好,必须打破行业或产品壁垒,建立物联网时代下动态的、多方合作的品牌新模式,即生态品牌。

近期,海尔发布的《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为企业建设生态品牌提供了蓝图。

企业要打造生态品牌,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在当前原有品牌模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生态品牌能杀出重围,让企业再度崛起。

我们不妨来看看传统品牌模式面临的危机,如今各大平台和产品在竞争中,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价格战越来越猛,挑战越来越大。这样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伤,大家都活不好。

所以,企业和个人都要参与到这场多方共赢的生态品牌建设大潮中。

01海尔生态品牌建设的实践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预测说,未来产品将被场景替代,行业将被生态覆盖。

海尔在物联网生态品牌建设上是标杆,它已经从一家家电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为一个无界开放、生生不息的创业生态圈。而且,海尔旗下品牌如卡奥斯、三翼鸟、盈康一生、日日顺物流在其生态圈内越做越大,还能在各自的平台上裂变出更多新生态。

海尔生态品牌建设的具体实例,如海尔生物打造的海尔疫苗网,推出物联网智慧疫苗接种方案。通过人、机、疫苗的多方联通,提供储存、取苗、接种、留观等全流程无缝连接,能够做到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追溯接种全过程。如今,海尔疫苗网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1000多个接种点,保障几百万儿童安全接种。

不仅仅是打疫苗需要升级,各行各业和各种产品都需要全新升级,升级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机会。

02海尔生态品牌建设的思维逻辑

一是满足用户需求至上

以海尔的三翼鸟智慧阳台场景为例,三翼鸟拥有博洛尼、迪卡侬、箭牌等行业知名品牌入驻,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绿植阳台、健身阳台、萌宠阳台等定制化的场景方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二是与合作伙伴共荣共生

既然是生态,就需要各种成员,生态品牌的建设需要各种合作伙伴。各个成员之间共享资源、共创业绩。

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建立物联网生态品牌,必然提升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03物联网生态品牌建设重塑企业组织结构

建立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公司,其组织架构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员工从“打工者”向“合伙人”转变。合伙人制度能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倒逼企业和员工创造价值。促使员工提升能力,努力奋斗。并以身作则,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遵守企业规则。

二是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不同层面的需求。

三是管理模式从管控到赋能转变。企业领导需要下放人事、财务、决策权,给予业务部门自主权。

四是激励机制从“员工工作,企业付薪”转变为“员工和企业共创共赢”。生态品牌模式下,员工不再是员工,而是成为了老板,需要创造价值,自付薪水。

这种组织架构的改变,利于实现人希望通过创造价值获得财富的心理,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是人类共同的特性。

这也是海尔生态品牌能在世界通行的理由所在。以海尔收购美国GEA为例,收购时,美国GEA严重亏损,而运用海尔模式之后,充分调动了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2020年二季度,美国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仍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也是海尔在物联网生态品牌建设方面实现了用户、员工、合作伙伴价值最大化的结果。

在如今的疫情之下, 社会 经济还未完全恢复,物联网生态品牌正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和新机会。谁能又快又好地建立生态品牌,拥抱物联网,谁就能抢先一步,为企业发展迎来新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86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