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执行器和气动执行器的使用功能有什么区别?

电动执行器和气动执行器的使用功能有什么区别?,第1张

执行机构一般包括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这三种。执行机构最广泛的定义是:可以提供直线或者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能源并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对一些设备和装置进行自动 *** 作,控制其开关和调节,代替人工作业。执行单元是过程控制工业里的终端控制单元,通常由阀门和执行机构组成。本文主要讨论电动执行器与气动执行器的区别和优劣势,5大方面20个点全角度去带大家了解两者的区别。

本文来源于《阀门配套,选电动执行器还是气动执行器,从20点来为你分析!》

 1)驱动能源

11 驱动源获得的难易程度

电动执行机构:驱动源是电源,无论是三相电源还是单相电源,在工业现场都很方便获取。

气动执行机构:驱动源是气源,需要专门配套气源站、铺设管线,施工较为繁琐,增加预算。气源一般为压缩空气,所以还要配以大型的空气压缩机。

得锐自动化评述:各类型工业现场,电源都很容易获取。一些小型设备的配套执行器,用电动方案会更方便(通常小设备是没有压缩气体的,例如:压板机,盾构机等)

12 对驱动源的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电源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电机可以正常工作。一般波动范围在额定电压的±10%

气动执行机构:气源不能含油,含水,含杂质。不洁净的气体将会影响执行机构和阀门定位器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得锐自动化评述:电源更容易保证供电质量。气源需使用气体过滤装置,维护检测工作较多,但是现在一般工厂都会有气源。

13 节能

电动执行机构:仅在改变控制阀开度时,需要驱动电机,到达所需开度时电机断电。待机状态只需少量供电维持控制单元的运作。

气动执行机构:在整个控制阀运行和待机状态中都需要有一定的气压,气压下降时,压缩机就要运行增压。

得锐自动化评述:通常来说,电动执行机构比气动执行机构更省电节能。

 2)应用范围

21 动作方式

电动执行机构:配置灵活,动作方式有:直行程,角行程,多回转。可以用于控制所有类型的阀门。

气动执行机构:通常只有直行程和角行程两种类型,通常用于控制直行程调节阀,蝶阀,球阀等,一般情况无法控制闸阀,截止阀等阀门。

得锐自动化评述:电动执行机构可以方便的实现多回转的动作方式,其结构形式比较灵活,尤其是用于控制闸阀,截止阀等在工业现场有巨大使用量的阀门。气动执行机构通常无法控制以上阀门。

22 大力矩角行程阀门控制

电动执行机构:可实现最大几十万Nm 力矩,且组合灵活,体积相对较小,容易实现。

气动执行机构:也可实现几万Nm 的扭矩,但体积将会非常庞大,不便于安装使用。

得锐自动化评述:较大力矩( 超过1 万Nm)的90°回转阀门,通常选用电动执行机构更合适一些。

23 防爆场合

电动执行机构:电机、控制单元等电子电器元件在故障状态时有可能产生电火花,需要进行特殊的隔爆处理才能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气动执行机构:驱动能源是气源(空气或者惰性气体),不存在高压强电原件,不易产生电火花,安全性能高。

得锐自动化评述:在石化、冶金、煤化工等行业的一些主装置设备中,常含有石油、天然气、煤气等易燃易爆介质,出于安全考虑,通常会选用气动执行器。而隔爆电动执行器通常用于油库,罐区,油气管线,煤气管线等不便于铺设气路的场合。

3)产品性能

31 耐高温

电动执行机构:即使控制器分体安装,但主传动结构中因为电机、传感器等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受环境温度的限制,耐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80℃。

气动执行机构:阀门定位器分体安装后,主体(气缸)可以选用耐高温型产品,耐环境高温可达100℃以上或更高。

得锐自动化评述:智能一体化的电动和气动执行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差不多。但控制单元与主体分体安装后,气动执行机构比电动执行机构更耐高温一些。

32 抗震性能

电动执行机构:有大量机械、电子元件构成,其正常运行和寿命受震动影响较大。

气动执行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可动部件少,对震动不敏感。

得锐自动化评述:气动执行机构抗震性更强。

33 运行速度

电动执行机构:通过不同类型的齿轮箱减速后,不同型号产品具有快慢不等的输出速度,运行速度一般不可调。

气动执行机构:通过气源信号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运行速度的快慢,并且可以达到较快的运行速度

得锐自动化评述:气动执行机构可实现快速动作响应,并且速度可调,提高调节效率。电动执行机构需要采用特殊电机和变速控制模块才可实现调速运行。

34 过载能力及寿命

电动执行机构:电机超出使用条件的频繁动作或过载时,容易发热,导致产生热保护并中途停机,长期大负荷也会加大对传动齿轮的磨损。

气动执行机构:适应频繁满负载动作,运行寿命长。阀门因为介质沉积可能会加大启动扭距,使用气动元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工作压力以及作用力。

得锐自动化评述:气动执行机构更加适应频繁大负荷的调节动作,调节型气动执行机构使用周期更长些,最高可达200万次动作。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运行周期最高可达180 万次动作。

当前,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和智能大棚控制系统被不断的提起和广泛热议。那么,这三者如何区别?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
一、智慧农业
1、定义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2、应用领域
农业生产环境监控:通过布设于农田、温室、园林等目标区域的大量传感节点,实时地收集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以及土壤水分、电导率等信息并汇总到中控系统。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业生产资料,并根据需要调动各种执行设备,进行调温、调光、换气等动作,实现对农业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
食品安全:利用技术,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通过对农产品的高效可靠识别和对生产、加工环境的监测,实现农产品追踪、清查功能,进行有效的全程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安全。物联网技术贯穿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全过程严格控制,使用户可以迅速了解食品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从而为食品供应链提供完全透明的展现,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增强用户对食品安全程度的信心,并且保障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提升可溯源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二、农业物联网
1、定义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应用功能

a实时监测功能

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服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b远程控制功能

针对条件较好的大棚,安装有电动卷帘,排风机,电动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控制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设定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水阀、风机等大棚机电设备。

c查询功能

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 *** 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 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d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 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三、智能大棚监控系统

1、定义

深圳信立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大棚监控系统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通讯、计算等技术于一体,通过用户自定仪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参数,搭建温室智能化软硬件平台,实现对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因子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智能大棚监控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以适应不同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智能监控单元组成,按照预设参数,精确的测量温室的气候、土壤参数等,并利用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启动或关闭不同的执行结构(喷灌、湿帘水泵及风机、通风系统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都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的。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
2、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主要三大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数据传输部分、数据管理中心部分。

A、数据管理层(监控中心):硬件主要包括:工作站电脑、服务器(电信、移动或联通固定IP专线或者动态ip域名方式); 软件主要包括: *** 作系统软件、数据中心软件、数据库软件、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软件平台(采用B/S结构,可以支持在广域网进行浏览查看)、 防火墙软件;

B、数据传输层(数据通信网络):采用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传输数据,系统无需布线构建简单、快捷、稳定;移动GPRS无线组网模式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信号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强、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C、数据采集层(温室硬件设备):远程监控设备:远程监控终端;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喷灌电磁阀、风机、遮阳幕等;

包含五大部分:
1、环境监测系统
通过物联网连接传感器对大棚内部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溶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土壤EC值、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实时采集,并上传到蜂窝智慧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小程序或PC端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查看,出现异常及时报警。
2、设备控制系统
利用蜂窝物联智能控制系统和温室内部的风机、水帘、遮阳电机、卷膜电机、卷被电机、加温电机、电磁阀门、水泵、水肥一体机等设备连接,通过蜂窝智慧云平台能够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远程控制,根据传感器采集参数变化与作物生长最佳参数对比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3、水肥一体化设备
建立水肥一体化设备配合内部滴灌/喷灌管道,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土壤湿度、土壤EC值、土壤养分、空气湿度等参数,实现对作物的精准施肥和灌溉,节约水肥,降低能源损耗。
4、可视化管理系统:
在大棚安装海康星光级高清摄像机实现对农场进行监控,通过蜂窝智慧云平台可以实现对农场的进行24小时在线监管,同时有利于管理人员是实现在办公室就可以远程对现场的人员、物资、作物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5、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
在办公室树立大型LED拼接屏幕,用来实时展现农场的实时状况,有利于多部门协作管理农场,提高办事管理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23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