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苹果、谷歌,系统“三国杀”开启,鸿蒙生态圈“软硬兼施”

华为、苹果、谷歌,系统“三国杀”开启,鸿蒙生态圈“软硬兼施”,第1张

文:李婷 石丹

制图:焦震楠

ID:BMR2004


华为宣布捐献出鸿蒙全部基础能力,苹果iOS15全新 *** 作系统发布,谷歌Android12 Beta首批适配名单无华为身影,这是掀起“三国杀”节奏?


6月8日,2021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在线上召开,并推出了iOS15、WatchOS 8和macOS Monterey等新一代 *** 作系统,没有硬件发布。与往年不同的是,各大系统间的界限并不明显,而是通过某个功能或者服务进行串联,强调多设备协同能力。其中,macOS Monterey的重点突破在于支持多设备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多屏互动”是近几年华为电子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6月2日,华为HarmonyOS 2面世,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称,HarmonyOS是让多种设备融合形成一个“超级终端”。紧接着,6月4日,华为公布,已然把鸿蒙 *** 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全面开源下全力打造鸿蒙生态圈。


另一方面,国泰君安研报显示,现在全球范围内Android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而作为新晋者鸿蒙的开发者数量尚且不多,据王成录介绍,目前鸿蒙开发者将近50万,今年的目标要超过120万。显然,华为鸿蒙要建立系统持续性,生态圈的建设成了最大考验。




华为捐献鸿蒙全部基础能力






“我们也知道只有基于开放的方式来做,鸿蒙的生态才有成功的可能。”对于华为捐献出鸿蒙全部的基础能力,王成录解释,“华为把鸿蒙最核心的基础架构的部分全部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各个厂家都可以平等地在开放原子基金会获得代码,生态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诉求做自己的产品,我们华为也是从开放原子基金会拿回来代码,再叠加上我们的产品特性做的产品。所以后续企业是否采用鸿蒙系统,加入鸿蒙生态就是企业的商业选择了。”


“华为鸿蒙在释放一个信号,它在告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鸿蒙是公开、开放的,是类似安卓,甚至比安卓还要开放的系统。鸿蒙现在捐赠给了第三方的公益组织 ,并不隶属于任何商业机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用。”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鸿蒙在邀请广大硬件厂商、智能终端等合作及竞争伙伴加入进来,一起建立鸿蒙生态圈。


孙燕飚认为,除了表明态度,华为捐献鸿蒙全部基础能力也意味着鸿蒙在消除硬件竞争关系,想快速形成商业模式的闭合。“鸿蒙落地让华为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进退维谷间,捐献鸿蒙让所有权不是华为,华为只是硬件‘运动员’。把鸿蒙开放给国家,为小米、vivo等头部厂商未来使用鸿蒙铺平了道路。”




建生态圈的机会与挑战




华为鸿蒙生态圈建设进行中。


随着华为鸿蒙6月2日发布以及两日后华为宣布已经把鸿蒙 *** 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消费者也将在多款智能终端体验到万物互联的新场景新生态。



华为方面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华为方面表示,目前已有300+应用和服务伙伴、1000+硬件伙伴、50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华为预计,2021年将有40多个主流品牌成为鸿蒙体验的新入口。



6月2日HarmonyOS 2的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及,鸿蒙 *** 作系统超越了过去安卓系统时代,并解决了安卓系统越用越老、卡顿及老化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显然,对标安卓并直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感的背后,是华为方面希望更多的厂商加入HarmonyOS 2以完成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生态建设。


毕竟,数字经济的底盘就是 *** 作系统,而 *** 作系统开发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这个系统是否能活下去,是否具备持续性,生态才是关键。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对媒体表示,16%的市场份额是 *** 作系统的一条生死线,这是 *** 作系统能否形成稳定的生态闭环的体现。纵观 历史 ,Windows Phone、诺基亚、三星、黑莓均尝试过布局手机的 *** 作系统,实际上都经历了失败。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目前来看,移动端仍旧是苹果和安卓占据绝对优势。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移动端 *** 作系统份额的722%是谷歌Android,苹果iOS则占比2699%,合计9919%,其他 *** 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顾虑是,目前手机厂商的收入不完全来自硬件销售,更多地是来自生态收入。如果手机企业使用华为的 *** 作系统,则企业在其中的所有广告收入、应用下载量、生态体系都会被华为知道,如果企业是年销量超过5000万台,单就广告收入,用户数据就会被对方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顾虑。”葛甲认为,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推广,是需要时间来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开发者之间的信任,不过其中的技术、资金、运营理念也非常重要。




HarmonyOS 2之于华为,并不仅仅是手机





万联证券5月31日发布研报称,“随着鸿蒙系统在手机、平板等应用端的规模性应用,有助于完善国产 *** 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的产业链生态,促进国产软件的长期发展,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也是中国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的重要落地。”


葛甲也表示,行业对华为鸿蒙的期待主要是国产自主 *** 作系统的问世,“通过掌控底层代码,不受制于人,也没有禁用问题。”


禁用与“缺芯”相关联。2020年9月15日后,华为芯片全面断供,业务受到冲击,2020年成为华为近十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毫无疑问,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链打击的影响仍在持续。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表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P50系列上市时间待定。但华为会尽快解决,将P50带给大家。


据第三方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Q4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为3230万台,市场份额为84%,同比大幅下降424%,在全球出货量排名跌至第五,也是出货量前五强中唯一一家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品牌。因而,华为HarmonyOS 2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华为业务的新晋增长点。但另一方面,HarmonyOS的问世,虽是华为对美国制裁的应对之举,但换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时机成熟的顺势而为?


孙燕飚认为,华为鸿蒙的诞生核心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先有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和Google断供的GMS服务,后有近期安卓升级的首批适配名单无华为。另一方面,如今所有的应用生态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各种IoT设备接连出现,但生态发展缓慢,显现出设备协同能力不足,整体效率难提高。正如HarmonyOS 2发布会上余承东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智能家电设备的繁琐步骤把消费者挡在门外,智能家居的APP安装率不到10%,安装后的使用率则不到5%。






系统“三强争霸赛”开演?




6月8日,2021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在线上召开,并推出了iOS15、WatchOS 8和macOS Monterey等新一代 *** 作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苹果的发布会强调,各大系统间的界限是通过某个功能或者服务进行串联,来强调多设备协同能力。而“多屏互动”是近几年华为电子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是微软、苹果和谷歌三家在统领 *** 作系统,但在手机移动端却是苹果和谷歌的天下。对于新晋者华为鸿蒙的出现,不少网友表示,国产手机 *** 作系统终于出现了,将形成与iOS、Android三足鼎立之势。


苹果发布全新的 *** 作系统,而其核心的盈利商业模式一部分也在iOS助力苹果智能手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今年一季度,iPhone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44%为5700万部,以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据Canalys数据,今年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长94%为1200万部。另一方面,据StatCounter数据,移动端 *** 作系统份额上,谷歌Android系统占比达722%,苹果iOS占比2699%,其他 *** 作系统占比不足1%。


国泰君安发布报告指出,“我们复盘 *** 作系统发展史,可以发现一旦某一赛道 *** 作系统的市场格局确定之后,后来者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Android在手机端非常强势,但他还是无法参与到PC市场的竞争中,因为后来者需要挑战的是先行者整个行业生态,现在全球范围内Android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后来者想要‘革’这几千万人的‘命’,难度可想而知。”


但面对市场份额的压力,余承东曾表示,已售出超过10亿台的华为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中(含在网手机超7亿台),约90%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升级鸿蒙 *** 作系统。那么面对如此压力,鸿蒙能否鼎足而立占据市场一隅?


“鸿蒙目前没有一个盈利的商业模式,而盈利模式是靠参与者共同思考出来的。因此华为生态的‘摊子’越大,参与者越众越容易快速形成盈利的商业模式。”孙燕飚认为,从产品及硬件层面来说,苹果、安卓和华为可以是“三国杀”,但从 *** 作系统来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苹果是封闭式的自用系统,而安卓是第三方开放式应用系统,而华为鸿蒙是面向物联网的系统层面的 *** 作系统。目前 社会 在步入万物互联的AIoT时代,所有系统都要进行升级和兼容,既封闭又开放,未来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而越来越智能的东西一定要有 *** 作系统。谷歌虽然有新系统面向万物互联,但并没有投入商用,而鸿蒙从这一点来说,是走在前列的。”


项立刚认为,目前鸿蒙是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项立刚表示,“华为鸿蒙立足物联网理念,这个思维是领先的,而华为作为世界头部的手机硬件厂商,其销售的量非常多,这些销售出去的手机如果全部搭载鸿蒙 *** 作系统,销售基础是有的。另一方面,从资金、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来说,华为也同样具备了抢占市场的基础”,但项立刚也表示,华为的最大机会还是做新的市场。


“大家都希望通过鸿蒙系统来解决手机的问题,但我认为它最终解决的恰恰不是手机的问题。”葛甲认为,如果说鸿蒙要和苹果、安卓抢夺用户,那么在移动生态里面是看不到鸿蒙的希望的。他分析道,“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固定了,鸿蒙并没有先发优势。当一个市场态势已经形成了之后,下大力气挖掘存量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发市场争取增量才是明路。”鸿蒙的实际着力点就是物联网,手机只是一个副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物联网的节点,这时需要一个系统去统筹。同时,物联网发展极快,物联网每年的增长节点都是过去 历史 的总和,而这个物联网统筹就是鸿蒙的 *** 作系统。


对于鸿蒙在物联网领域的未来发展,葛甲认为,鸿蒙如果成长起来或将成为物联网行业中 游戏 规则的制定者。“物联网技术谷歌有、苹果有,但是它们缺乏相关的物联网消费市场。我认为,中国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一定会是世界第一。因为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更多是应用在工业上。而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中国是唯一一个占有全部工业门类分类的国家,其工业产值也是比美日德加起来的总和更多。做得好与不好另说,但中国是最好的一个物联网消费市场。相比较之下,美国和欧洲是没有这么多市场的。”


“华为设备间联网做得很好,让多设备共存、兼容以及相互间的数据实时转换,这是物联网的基础。但同样,华为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软件人才不占主导地位,它需要建立软件文化;二是标准构建问题;三是前景好但无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过葛甲也表示,机遇总比挑战多,如果华为HarmonyOS一旦进军物联网,那必定是一番新天地。


导语: 迈入2019年,小隐带大家一起回顾2018年Top 10大事件。

1最大的物联网迈进:微软

自2015年宣布Azure IoT Suite以来,Microsoft凭借其Azure云产品和相关的物联网平台即服务,已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在2018年4月,微软翻了一番,并宣布在4年内进一步投资50亿美元用于物联网技术。预计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将流入云服务,物联网 *** 作系统和分析。在2017年宣布“Azure IoT edge”和“IoT central”等服务后,微软在2018年宣布的两项杰出的物联网服务是Azure Sphere和Azure Digital Twins。Azure Sphere是Microsoft针对连接微控制器供电设备的高度安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Azure Digital Twins是一项服务,允许开发人员构建物理资产的数字复制品 - 这是在数千台设备上扩展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分析和其他元素的重要工具。

2年度消费者物联网故事:Sonos首次公开募股

物联网的2018年,另一个真正的成功故事首次亮相纳斯达克:扬声器制造商Sonos。Sonos于2018年8月1日上市,这家公司在2004年首次在CES上首次推出革命性的无线扬声器后,已有14年和45亿美元的资金Sonos是智能扬声器市场的首批进入者之一,它创造了消费者喜爱的高品质产品,并始终得到很好的评价。迄今为止,该公司已售出1900万件产品,目前全球拥有超过10亿户家庭,平均家庭目前大约购买3台Sonos产品,Sonos尚未满足全球99%以上的市场需求。

然而,Sonos上市后股价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自2018年8月首次公开募股以来,该股票已下跌约40%,因担心大型智能家居巨头可能最终停止与Sonos合作而取代智能扬声器市场自己。

2018年的另一个消费者物联网IPO,智能家居相机制造商Arlo Technologies,对公开市场的介绍更为糟糕; 自首次公开募股以来,该股票下跌约50%。

两家公司都希望避免成为另一家Fitbit--物联网 历史 上最大的失败IPO之一。自2016年年中首次公开募股以来,Fitbit股价下跌超过70%,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超过30%。

3讨论最多的合作伙伴:罗克韦尔自动化 - PTC

工业自动化巨头罗克韦尔自动化于6月份宣布对物联网平台,PLM和CAD软件领导者PTC进行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工业物联网社区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大量讨论,因为人们一直在想罗克韦尔将如何应对其主要竞争对手西门子强大的物联网平台推动。

在2018年晚些时候,罗克韦尔展示了该公司现在如何依靠PTC提供物联网平台组件,作为新推出的 “由PTC提供支持的创新套件”的一部分。两家公司都希望进一步将其软件组件构建为集成的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4最富有争议的市场:中国

也许从 高通 - 恩智浦合并失败中可以推断出中国掌握权力的最明显迹象之一。2016年10月,总部位于美国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宣布将以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联想 汽车 芯片恩智浦的领导者,成为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然而最终并未落地。原因是:中国。此次收购已在包括欧盟和韩国在内的八个司法管辖区获得批准 - 但随着2018年美中之间的全球贸易争端升温,中国监管机构并未批准该交易。

还有一些与中国物联网公司的全球纠纷。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和电信公司禁止华为和中兴通讯。

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例如,英特尔,西门子,瑞萨和myDevices都与阿里云合作,将他们的产品带到中国并开展联合创新项目。微软还扩展了其中国云基础架构,使本地Azure区域的数量翻了一番 。中国物联网创业公司的资金也大幅增加。

5最尬之跌落神坛:通用电气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8年7月30日,“工业互联网”的先驱通用电气公司正在寻求出售GE Digital及其IoT Platform Predix。

这一消息是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的背后发生的,这些事件在过去几个月里震惊了公司。这包括数千名工人的裁员,其子公司GE Capital的财务困境,以及其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就在两年前,该公司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到2020年成为“价值15亿美元的软件业务”,其中包括Predix单独销售的4B美元。

2018年12月,GE管理层最终决定采用不同的方法。本公司所售的现场服务管理软件ServiceMax其大部分股权,但决定给GE数字(与它Predix)一个全新独立的实体。2019年将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新实体的细节,以及它是否能够脱离GE过去几年收到的一些负面报道。

6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报告:贝恩公司 - 解锁物联网机会

8月,贝恩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解锁物联网中的机会” 的研究。该出版物全面概述了600多个物联网终端用户和180个物联网供应商的优先事项,观点和挑战。它还将结果与2016年的类似调查进行了比较。其中,贝恩发现:

贝恩在后续网络研讨会中提供了更多见解,其中显示,与2016年相比,特别是工业客户对物联网计划的投资回报率更加清晰,并且“质量控制”被客户和供应商标记为其关键用例之一。

7最重要的政府倡议:加州网络安全法

在几次尝试向美国参议院提交物联网网络安全法案失败后,加利福尼亚州于2018年8月底跳楼,并成为第一个通过物联网网络安全法的州。

从2020年1月1日开始,任何“直接或间接”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制造商必须为其配备“合理”的安全功能,旨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信息泄露。

虽然许多人承认这项法律是一个姗姗来迟的第一步,但大多数专家批评它过于肤浅和模糊。例如,物联网安全公司VDOO的高级产品营销经理Ruth Artzi 写道: “对于唯一密码的法律要求是一个很好的进展,但不幸的是,这还不够。[]应以更具体的方式定义法律,因为根据设备的性质和功能,“适当的”安全程序的要求过于模糊,没有真正的机制来验证供应商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

8最重要的连接性计划:5G网络

5G是2018年讨论最多的技术趋势之一,因为它承诺在速度和延迟方面有所改变。2018年也是第一个5G网络开通的一年。

2018年6月标志着5G标准的初步完成,尽管预计到2019年3月甚至更晚的时候仍会进行一些功能性修订。

2018年10月,Verizon Communications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在美国四个城市(洛杉矶,休斯顿,印第安纳波利斯,萨克拉门托)正式推出 5G网络的运营商。Verizon现在声称自己是“5G中的第一”,尽管它的竞争对手将其网络建立在专有的5G TF标准上,而不是官方的5G标准(由3GPP标准化)。

2018年12月,三家韩国运营商同时开通了商用5G网络。与Verizon的5G网络不同,它们的网络似乎基于3GPP标准,并且还为企业客户提供固定无线接入服务。

9最大的并购交易:IBM / Red Hat

物联网2018年看到了与物联网相关的大型交易。IBM 宣布有意收购价值34亿美元的红帽,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软件交易。该协议承诺IBM将在其竞争对手AWS,微软和谷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云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地位。借助Red Hat,IBM现在拥有自己的容器解决方案,强大的云软件堆栈以及在混合云设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能力,允许跨多个云环境传输数据。IoT Analytics预计,混合和多云设置将在未来几年在物联网数据存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0最大的融资:View

除了上述基于物联网的终端用户应用资金增加的趋势外,第二个趋势是中国基于物联网的资金投入突然增加。总金额在1亿美元左右 - 考虑到处于早期阶段的融资企业,这一数字已经相当高了。

结语: 小隐在此也预祝您和您的团队在2019年取得成功!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使用AI技术实现对设备、数据和应用的连接,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IoT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销。此外,AIoT还能够帮助企业针对不断变化的需要快速作出决定和行动。

最近对智能手机影响最大的是哪些事情?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华为的HarmonyOS20,苹果iOS15,微软的Windows 11 系统等个人认为影响最大莫过于 谷歌推行安卓系统应用要求为AAB格式,对未来智能手机影响最大。 从今年8月份开始Google Play后续应用仅支持AAB( Android App Bundles )格式上架,意思就是谷歌应用商店所有APP做强制要求必须是AAB格式,APK不允许上架谷歌应用商店。

今年6月份这几个重大发布会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习惯。首先是6月2日华为发布鸿蒙系统,国内终于有自己的灵魂手机 *** 作系统,并可以实现万物互联,未来电子产品影响广泛,6月8日苹果发布介绍iOS15、MacOS、watchOS等系统更新计划,以及iPhone13未来发布影响较大。6月24日晚23时,微软发布了Windows 11 *** 作系统,令大家最意外的是PC电脑可以支持安卓应用,不少人认为只是三大系统的整合体,在Windows 11系统下面能支持安卓应用安装,UI风格更像Mac, *** 作风格就是Windows系列升级版。 其实令大家最意外,也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谷歌在6月底,谷歌强推安卓AAB格式,意味着8月份之后Google Play只有AAB格式。

谷歌这次的闷骚动作真的对抗鸿蒙系统还是自我防护,其实从2018年谷歌在I/O大会上早已提出,只不过没有做强制要求, 现在这个时间点强制要求,的确耐人寻味,是对华为鸿蒙系统和Windows 11 系统做出的回应还是正式重拳出击整改安卓市场?

谷歌安卓系统碎片化一直是它的痛点,谷歌推广AAB格式能更好一统碎片化安卓市场,进一步将应用的权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 ,目前安卓的安装都是第三方应用商店,跟自己的应用商店基本上关系不大,应用生态基本上是放开给第三方应用商店。谷歌通过AAB格式可以完全控制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生态问题,所有的上架的谷歌应用必须通过签名认证, 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应用要想继续使用,唯一途径或许只有谷歌授权认证密钥才能下载 ,这样做对开源的鸿蒙系统有什么影响?

其实真正影响最大的是鸿蒙系统的推广和生态环境布局问题,鸿蒙系统有自己的格式问题,升级鸿蒙首先要支持安装兼容的APK文件,谷歌这次升级的AAB格式,华为估计根本很难获得合作授权,后续AAB安装到鸿蒙系统概率很小,除非谷歌和华为能达成相关协议,才有了能获得支持AAB格式安装,作为国内手机厂家,自己能获取的最大利益越来越小,特别是国外市场,更是举步艰难,要做 国外手机的躯壳,还要看谷歌的态度,一旦断开GMS服务,手机就是一般板砖,现在加上应用被谷歌Google Play统一管理限制 ,自己能选择空间非常小,是不是该寻求另一条适合自己长久发展之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局势,留给国内手机厂商时间有限,不可能给你们喘息时间,要么紧跟谷歌发展局势要么自己出局。

对手机厂商而言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备胎系统,OpenHarmonyOS可能使他们现在最快捷实现独立自主的唯一方式 ,最重要一点,使用OpenHarmonyOS用户数据在国内服务器上,在国际市场可以避开谷歌的GMS服务限制,通过与华为共同构建华为的HMS服务,共建生态才是他们真正立足于国际市场,不被卡脖子。所以说谷歌推出AAB只会加速OpenHarmonyOS的生态链建设,谷歌的手机AAB格式就是加速推进鸿蒙系统的催化剂。

安卓系统目前推广AAB格式,意味着安卓系统已经进入封闭状态,可能最坏结果就是逐渐淘汰开源安卓系统,谷歌的终极目标就是为 推广Fuchsia系统,因为鸿蒙和苹果iOS都已布局物联网生态建设, Fuchsia系统才是谷歌未来与其他系统对抗的最有效利器。

自2018年谷歌推出新格式,就意味着安卓要走向闭环管理 ,要放弃开源APK格式转入闭环AAB格式,要实现类似苹果这种模式,国内手机真正要想走出国门,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只有自己的灵魂是自己的才能走得更远,选择OpenHarmonyOS,构建核心HMS服务,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 ,如果国内的 *** 作系统生态足够强大, 才能在未来竞争中与谷歌的 Fuchsia、苹果的iOS共同竞争,鼎力局势,选择国产造才有自己的核心,走出国际市场,不受制于谷歌的GMS服务影响。

华为自研鸿蒙系统,被很多人拿来与安卓系统对比。但是花粉都知道,鸿蒙并不是安卓的替代品,而是一款能够超越安卓的 *** 作系统产品,更不是所谓的套壳。

现在的鸿蒙,已经做到了自主可控。但是谷歌传来消息,将在Android 13中使用华为的文件系统。到底谁离不开谁?Android 13加速前进,华为有何后手?

安卓系统开源了十几年,迎来除苹果公司之外的所有手机厂商加入。都基于安卓系统开发自己的定制化系统,哪怕华为在使用鸿蒙系统之外,也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开发EMUI。

因为开源的优势,让安卓系统社区有非常多优秀的源代码。每次手机厂商对系统的优化升级,都会不断对安卓系统进行完善。

对于谷歌公司来说,在进行系统更新迭代时也能吸收,引用这些优秀的代码项目。就在谷歌对Android 13系统进行开发时,被传出消息将使用华为的文件系统。怎么回事呢?

根据爆料,Android 13计划用华为的EROFS超级文件系统,并且作为只读分区的默认文件系统。谷歌之所以会使用华为的这项EROFS超级文件系统,是因为随机读取性能提升了20%,系统空间占用降低了14%。

这意味着什么呢?以华为P30使用为例,系统空间占用减少之后,就能多存储1000张照片,升级包的升级时间也被降低了20%,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华为EROFS超级文件系统带来的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谷歌传出要在Android 13使用这项系统技术的消息,看来谷歌在关键时刻也离不开华为。也许谷歌还找到其它的解决方案,可未必有华为的技术好。

Android 13作为一个全新的大版本升级,如果沿用其它一般的文件系统技术,带来的升级效果一般,试问又有多少用户愿意升级。为了产品质量,谷歌最终选择华为的技术。

其实谷歌使用华为技术并无不可,华为参与过安卓开源 *** 作系统项目的开发,也是开源安卓社区的一员。既然是开源,本身就是共建共享。

华为可以吸收安卓优秀的代码,让鸿蒙系统能够兼容安卓应用,谷歌也可以吸收华为优秀的技术,对Android 13进行文件系统的应用。

所以究竟谁离不开谁,得看技术应用程度。开源的东西谁都能用,重点在于谷歌还是进行了束缚,从Android 12开始华为就无法参与升级了,停留在Android 11大系统版本。

好在华为有自己的鸿蒙系统,等将来有足够多的开发者对鸿蒙系统进行适配,数量比肩安卓生态,就真的可以说再见了。

从传出的消息来看,谷歌正在加速Android 13系统的开发。很快就会推出新的Android 13 Beta版本系统,预计到下半年可以会带来正式版。

尽管还没有具体正式版的发布日期,但如果时间定下下半年的话,可能也会和华为HarmonyOS 30正式版一同亮相市场。随着Android 13加速推进,华为有何后手呢?

华为除了对海外安卓底层的EMUI系统进行维护之外,国内的华为手机基本上都升级到了Harmony OS,版本都集中在20正式版。即便将来Android 13正式版系统到来,华为也有足够的后手。

一方面华为鸿蒙系统开发进展顺利,生态已经在加速建设,大量的开发者,合作伙伴基于鸿蒙系统开发产品。

另一方面鸿蒙系统负责人王成录到了深圳开鸿公司任职,而这家公司背后有华为哈勃投资的身影,并且也是基于开源鸿蒙做物联网 *** 作系统。

从这家公司的名字就能知道,深开鸿等于深入开发鸿蒙,王成录是要为鸿蒙系统的生态打造更大的发展前景。就像安卓底层系统架构一样,为更多厂商的加入搭建舞台。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华为的后手已经在准备了。HarmonyOS 30正式版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王成录的离职会为开源鸿蒙建设更好的市场环境。不管是哪一个,华为都能应对Android 13系统的到来。

而且别忘了,鸿蒙进军的赛道比安卓还要广阔,换句话说二者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产品。鸿蒙面向万物互联,物联网时代,安卓只能用在移动终端。这样的鸿蒙,成为全球第三大 *** 作系统已经成为定局。

谷歌传出消息,将要使用华为的文件系统,为Android 13正式版系统的发布做准备。而华为也有自己的后手准备,相信在未来,华为会构建一个属于鸿蒙的 *** 作系统时代未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2999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