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

2022年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第1张


2022年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环境监测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酿酒技术、药物制剂技术、护理、助产、中医康复技术、会计信息管理、商务管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 计算机 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单招专业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 单招招生专业一览表



二、邯郸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是经 河北 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地处冀晋鲁豫交界区域中心——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西依太行山,近临滏阳河源头。学院单体建筑错落有致,园林式建筑风格典雅超逸,滏阳河支流从校园蜿蜒流过,学院有室内游泳池、篮球馆等 体育 设施,学生 宿舍 有独立的卫生间,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 学习 和生活环境。


学院紧紧围绕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及河北省重点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总体规划建设都市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与新材料、健康服务与管理、 财经 金融等专业群,涵盖理、工、经、农、医等多个学科门类。

物联网概论、社交礼仪、音乐欣赏等。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主打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三年。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学校开设物联网概论、社交礼仪、音乐欣赏等选修课,供学生培养兴趣,多方面发展。

一、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310-3162951,该校联系地址为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141号、邮编为056001、联系邮箱为zsjych@126com。

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院始建于1983年6月,原名邯郸职业大学,1984年10月更名为邯郸大学,时任的胡耀邦同志题写了校名,1997年更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830亩,全日制在校生89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2名,其中教授56名、副教授143名;具有硕士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67%;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建筑工程技术团队),省级教学团队2个(建筑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团队);省级教学名师2人(郭文志、钟芳林),省、市社科青年专家5人,省三三三人才二、三层次17人,享受省、市政府津贴28人。拥有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和物联网应用、紧固件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2016年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高等技术技能”银奖(国内高职院校获得了2金1银3铜)。

学院现设有10个系,分别是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管理系、经济系、文法系、艺术系、旅游与商贸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运动与健康系。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研究制定了《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新调整了三个系、九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51个,其中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金融保险、计算机网络),省级示范专业7个。

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践基地67个,覆盖了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与大唐移动共建了投资200余万元TD-LTE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银隆新能源汽车签署了协议,筹建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建邯郸知识产权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新突破,与新兴能源装备公司、长城汽车集团等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培养输送学生700余人;与阳光集团、美食林集团等企业联办冠名班;与东软集团大连睿创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六所院校建立了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派出教师35人,学生4批45人,合作开展办学项目。2016年,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25项,技术交易额达到6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近年来,师生共获得国家、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0余项。

物联网就业前景很好,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机器人交警”作为交管人工智能的应用载体,由邯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经过公安部认证并列装的机器人交警,为畅通无阻的未来交通提供了可能,让邯郸公安交警站在了人工智能应用于交通管理这一大趋势的前列。

“邯郸机器人交警”项目基于交通管理的实际需求,以机器人为核心,整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激光导航定位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识别等能力,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智能自动化执勤,具备协助交警进行车辆违停抓拍、停靠超时抓拍、交通指挥、人车识别、证件核验、语音交互、服务导办、现场警戒等功能。可以应用在火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节点,有效降低交警劳动强度,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警察形象。

据了解,目前列装的“邯郸机器人交警”系列有三款:道路巡逻机器人交警、车管咨询机器人交警、事故警戒机器人交警。 邯郸机器人交警”系列的研发和应用,旨在将交通管理、执勤执法、车管服务的职能逐步赋予机器人,使之成为全天候24小时不下岗的“交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2993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