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是什么?

基站是什么?,第1张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扩展资料:


基站会让手机到哪都有信号,都能通上电话,发上信息。坐火车很多时候看到过一些尖尖的高的铁架,然后旁边有一些小房子,上面有移动的标志,那些应该都是基站的。

基站信号是通过天线进行收发的,上图就是基站的天线。通常,一个基站有3副定向天线,每副天线覆盖120度的扇形区域。

一个基站的选择,需从性能、配套、兼容性及使用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的是基站设备必须与移动交换中心相兼容或配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基站

集微网消息,近年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步落地,射频微波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应用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国内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射频微波芯片设计厂商,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晟微电子”)便是其中之一。

至晟微电子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实力不断丰富产品线, 近日该公司发布了新一代5G微基站氮化镓末级功放芯片NV9398系列,相比业内当前主流同类产品性能提升优势明显。

从产品设计上来看,NV9398采用GaN pHemt工艺技术,采用系统布局更简洁灵活的集成结构,运用了大峰均比宽带Doherty设计方案。得益于以上设计,NV9398的工作带宽覆盖了33-38GHz n78全频段,并且在30-35dBm不同功率等级下都能获得40-45%的发射效率和支持2~3个100MHz载波校准-50dBc以下的线性度,在业内展现出了十分优异的性能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至晟上一代领先业内的GaAs微站功放NV9318系列, 在同样发射功率下,功耗节省了一半以上,邻道干扰降低5dB以上,EVM提升1%以上 ,能够更加适应室内覆盖应用中不同微站功率等级的配置需求。

至晟微电子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介绍到,NV9398产品的成功推出,反映了至晟团队在业内优秀的产品开发和迭代能力,不但在上一代系统需求方案中推出了业内领先的芯片产品,在运营商节能减排和设备商降低功耗的新方案演进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的推出行业领先产品,从而占据行业产品领先的制高点。只有这样,国内企业才有机会突破低成本兼容替代的模式瓶颈,做到在行业里的长足发展,和当前全球业内领先企业并驾齐驱。至晟微电子在射频行业不同细分市场持续获得行业标杆性客户的认证和量产出货,显示出依靠坚实的基础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团队能够在业务扩张、跨界竞争过程中更具竞争优势。

能够研发出诸如NV9398此类优秀的产品离不开公司团队的根植与努力。据至晟微电子介绍,公司的团队掌握了从GaAs和GaN材料特性、器件设计、工艺特性、封装测试和调试建模,量产管控等完整开发能力, 拥有业内领先的射频前端芯片和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开发能力和丰富的量产经验。 基于此,至晟微电子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线,覆盖基站射频前端芯片所有的品类包括GaAs和GaN功放、高线性驱放、宽带低噪放、大功率开关和开关低噪放模块等。

在产品应用方面,能够满足MIMO基站、宏站和微基站等所有5G站型的不同需求,产品工艺同时覆盖了硅基SOI、砷化镓和氮化镓等不同工艺平台,并实现了从700MHz到5GHz等5G主流频点和6GHz以上专网产品及毫米波频段产品全覆盖,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5G基站射频前端芯片产品方案。

据集微网了解,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至晟微电子已成为业内知名通信设备公司、物联网模组公司的合格供应商,打破了射频行业国外竞争优势企业在基站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垄断,并已实现了多个产品、多个批次的量产交付。

据至晟微电子介绍,在年初完成了新一轮亿元融资后,公司发展明显进入到加速阶段:基站端多颗产品完成从研发到量产导入,物联网模块领域GaAs功放模块产品批量交付行业多家头部客户,5G智能手机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产品也即将发布。另外,至晟微电子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应用已初步完成了5G基站、物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射频前端芯片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的切入。

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综合性的和复杂的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单个产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并实现基于全球网络连接的信息共享。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理念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有“内在智能”的设备如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以及具有“外在使能”(Enabled)的物品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或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
物联网功能在于,能基于云计算的SPI等营运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隐私保护)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进程控制、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Things)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服务。
具体的来说,物联网的基本功能特征是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在线服务”(Ubiquitous
Connectivity),
具备十大基本功能。
在线监测: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物联网业务一般以集中监测为主、控制为辅。
定位追溯:一般基于GPS(或其他卫星定位,如北斗)和无线通信技术,或只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如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RTLS等。
报警联动:主要提供事件报警和提示,有时还会提供基于工作流或规则引擎(Rule“s
Engine)的联动功能。
指挥调度:基于时间排程和事件响应规则的指挥、调度和派遣功能。
预案管理:基于预先设定的规章或法规对事物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置。(证据采集)
安全隐私:由于物联网所有权属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远程维保:
这是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或提升的服务,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售后联网服务。
在线升级:这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售后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
领导桌面:
主要指Dashboard或BI个性化门户,经过多层过滤提炼的实时资讯,可供主管负责人实现对全局的”一目了然“。
统计决策:
指的是基于对联网信息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统计报表功能。

工作原理:基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前向信号传输流程如下:

1、核心网侧的控制信令、语音呼叫或数据业务信息通过传输网络发送到基站(在2G、3G网络中,信号先传送到基站控制器,再传送到基站)。

2、信号在基站侧经过基带和射频处理,然后通过射频馈线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3、终端通过无线信道接收天线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然后解调出属于自己的信号。

反向信号传输流程与前向流程方向相反,但原理相似。

每个基站根据所连接的天线情况,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扇区。基站扇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十千米。不过在用户密集的地区,通常会对覆盖范围进行控制,避免对相邻的基站造成干扰。

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处理能力,决定了基站的物理结构由基带模块和射频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基带模块主要是完成基带的调制与解调、无线资源的分配、呼叫处理、功率控制与软切换等功能。射频模块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频信道和基带数字信道之间的转换,以及射频信道的放大、收发等功能。

扩展资料

工作程序:

(1) 已获权运营的移动通信经营者在设置或增设移动通信基站时,要先填写《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认定审批表》。

(2) 市委办在十五日内对递交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认定审批表》予以答复,同意设置时,核发《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选址认定书》。

(3) 运营单位建站后,即应报环保局申请《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环保局应在三个月试运期内测试,经验收后,核发《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

(4) 设台单位凭《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选址认定书》、《台站技术资料表》、《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申办电台执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站

中国移动的基站采用小区制,覆盖范围几KM;而联通采用大区制,可以覆盖几十KM;辐射的频率大小和能量决定覆盖范围。
也从另一角度来看,由能量守恒的角度来分析:手机辐射大的其基站辐射小(GSM),反之手机辐射小的其基站辐射大(CDMA)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传输系统,包括SDH设备,光缆,电缆等等;动力系统,蓄电池,市电等等;动环监控系统;天馈系统;BTS主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如空调,防盗门等等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双频网络,它们都是GSM标准。两个系统 功能相同,主要是频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国最早使用 的是GSM900,随着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的迅速发展,原有的GSM900网络频率变得日益紧 张,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我国近期引入了DCS1800,并采用以GSM900网络为依托, DCS1800网络为补充的组网方式,构成GSM900/DCS1800双频网,以缓和高话务密集区无线信 道日趋紧张的状况。只要用户使用的是双频手机,就可在GSM900/DCS1800两者之间自由切 换,自动选择最佳信道进行通话,即使在通话中手机也可在两个网络之间自动切换而用户毫 无察觉,而且手机选择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为适应这个趋势,进一步抢占市场 份额,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世界著名移动电话设备生产厂商竞相开发并推出多频段 手机。
(一)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GS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北欧四国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欧洲公共电信业务规范,以建立全欧统一的蜂窝系统。同年,成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间,讨论焦点是制定模拟蜂窝网标准还是制定数字蜂窝网 标准问题,直到1986年决定为制定数字蜂窝网标准。1986年,在巴黎对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统(8个)进行了比较,包括现场试验。1987年5月选定窄带TDMA方案。与此同 时,18个国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1988年颁布了GSM标准, 也称泛欧数字蜂窝通信标准。在现阶段,GSM包括两个并行的系统:GSM900和DCS1800, 这两个系统功能相同,主要是频率不同。在GSM建议中,未对硬件作出规定,只对功能 和接口制定了详细规定,这样便于不同产品可以互通。GSM建议共有12个系统。
1GSM系统的主要组成
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简称基站BS)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子系 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和 *** 作维护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设备标志寄存器(EIR)等组成。
移动台(MS)即便携台(手机)或车载台。也可以配有终端设备(TE)或终端 适配器(TA)。
移动台是物理设备,它还必须包含用户识别模块(SIM),SIM卡和硬件设备一起组 成移动台。没有SIM卡,MS是不能接入GSM网络的(紧急业务除外)。
基站收发台(BTS)包括无线传输所需要的各种硬件和软件,如发射机、接收机、 支持各种上小区结构(如全向、扇形、星状和链状)所需要的天线,连接基站控制器的接口 电路以及收发台本身所需要的检测和控制装置等。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 和 *** 作维修中心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其 主要功能是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移 动台的过区切换进行控制等。
移动交换中心(MSC)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位于本MSC控制 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例如: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处理和控制;
3)过区切换和漫游的控制;
4)用户位置信息的登记与管理;
5)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和管理;
6)服务类型的控制;
7)对用户实施鉴权;
8)为系统中连接别的MSC及为其它公用通信网络,如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综合 业务数字网(ISDN)和公用数据网(PDN)提供链路接口,保证用户在转移或漫游的 过程中实现无间隙的服务。
由此可见,MSC的功能与固定网络的交换设备有相似之处(如呼叫的接续和信息 的交换),也有特殊的要求(如无线资源的管理和适应用户移动性的控制)。
原地位置寄存器(HLR)是一种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在蜂窝通 信网中,通常设置若干个HLR,每个用户都必须在某个HLR(相当于该用户的原籍)中登 记。登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种是永久性的参数,如用户号码、移动设备号码、接入的 优先等级、预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保密参数等;另一种是暂时性的需要随时更新的参数, 即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有关参数,即使用户漫游到HLR所服务的区域外,HLR也要登记由 该区传送来的位置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当呼叫任一个不知处于哪一个地区的移动 用户时,均可由该移动用户的原地位置寄存器获知它当时处于哪一个地区,进而建立起 通信链路。
访问位置寄存(VLR)是一种用于存储来访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一个VLR通 常为一个MSC控制区服务,也可为几个相邻MSC控制区服务。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MSC 控制区时,它必须向该地区的VLR申请登记。VLR要从该用户的HLR查询有关的参数,要 给该用户分配一个新的漫游号码(MSRN),并通知其HLR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准备 为其它用户呼叫此移动用户时提供路由信息。如果移动用户由一个VLR服务区移动到另 一个VLR服务区时,HLR在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后,还要通知原来的VLR,删除此移动 用户的位置信息。
鉴权中心(AUC)的作用是可靠地识别用户的身份,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并 获得服务。
设备标志寄存器(EIR)是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用于对移动设备的鉴 别和监视,并拒绝非移动台入网。
*** 作和维护中心(OMC)的任务是对全网进行监控和 *** 作,例如系统的自检、报 警与备用设备的激活、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话务量的统计和计费数据的记录与传 递,以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显示等。
以上概括地介绍了数字蜂窝系统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在实际的通信网络中,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同,营运环境的不同和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以上各个部分可以有 不同的配置方法,比如把MSC和VLR合并在一起,或者把HLR、EIR和AUC合并在一起。不 过,为了各个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可以通用,上述各组成部分的连接都必须严格地符合 规定的接口标准。GSM系统遵循CCITT建议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接口标准, 采用7号信令支持PLMN接口进行所需的数据传输。共分:
1)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接口(Um);
2)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A);
3)基站收发台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ABis)(基站收发台与基站控制器不配置在一 起时,使用此接口);
4)移动交换中心与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B);
5)移动交换中心与原地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C);
6)原地位置寄存器与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D);
7)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E);
8)移动交换中心与设备标志寄存器之间的接口(F);
9)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G)
。 有关接口标准的详细规定可查阅GSM标准,这里不作介绍。
2GSM的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
1)区域划分 从地理位置范围来看,GSM系统分为GSM服务区,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业务区、移动 交换控制区(MSC区)、位置区(LA)、基站区和小区。
GSM服务区 由联网的GSM全部成员国组成,移动用户只要在服务区内,就能得到系统的各种服 务,包括完成国际漫游。
PLMN业务区
由GSM系统构成的公用陆地移动网(GSM/PLMN)处于国际或国内汇接交换机的级别 上,该区域为PLMN业务区,它可以与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和公用数据网(PDNN)互连,在该区域内,有共同的编号方法及路由规划。一个PLMN 业务区包括多个MSC业务区,甚至可扩展全国。
MSC业务区
在该区域内,有共同的编号方法及路由规划。由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控制区域称为 MSC业务区。一个MSC区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位置区组成。
位置区
每一个MSC业务区分成若干位置区(LA),位置区由若干基站区组成,它与一个或 若干个基站控制器(BSC)有关。在位置区内移动台移动时,不需要作位置更新。当寻 呼移动用户时,位置区内全部基站可以同时发寻呼信号。系统中,位置区域以位置区 识别码(LAI)来区分MSC业务区的不同位置区。
基站区
一般指一个基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个小区的区域称为基站区。
小区
小区也叫蜂窝区,理想形状是正六边形,一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每个基站包含 若干套收,发信机,其有效覆盖范围决定于发射功率、天线高度等因素,一般为几公 里。基站可位于正六边形中心,采用全向天线,称为中心激励;也可位于正六边形顶 点(相隔设置),采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线,称为顶点激励。
若小区内业务量激增时,小区可以缩小(一分为四),新的小区俗称“小小区”, 在蜂窝网中称为小区分裂。
2)识别号码
GSM网络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交换系统,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移动用户可以 与市话网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和其它移动用户进行接续呼叫,因此必须具有多 种识别号码。
1>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用于识别GSM/PLMN网中用户,简称用户识别码,根据GSM 建议,IMSI最大长度为15位十进制数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数字 1或者2位数字 10-11位数字
MCC-移动国家码,3位数字。如中国的MCC为460。
MNC-移动网号,最多2位数字。用于识别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
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于识别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NMSI-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网号和移动用户识别码组成。
2>临时用户识别码(TMSI)
为安全起见,在空中传送用户识别码时用TMSI来代替IMSI,因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该MSC/VLR区域内),其组成结构由管理部门选择,但总长不超过4个字节。
3>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
IMEI是唯一的,用于识别移动设备的号码。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这一类移动设备,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号批准码,由欧洲型号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为国家码。(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样不同型号的 批准码又不尽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样,虽然只差有无盖; 但只要是同一型号的,前六码一定一样,如果不一样,可能是冒牌货!)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后装配码,表示生产厂或最后装配地, 由厂家编码。如40的话,是Motorola在英国(UK)的工厂,07也是Motorola的工厂,在 德国,67的话也是,在美国本地。对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号码,独立地、唯一地识别每个TAC和FAC移 动设备,所以同一个牌子的同一型号的SNR是不可能一样的。
SP - Spare备用码,通常是0。
4>移动台PSTN/ISDN号码(MSISDN)
MSISDN用于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拨向GSM 系统的号码,构成如下:
MSISDN=CC+NDC+SN(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
CC=国家码(如中国为86),NDC=国内地区码,SN=用户号码
5>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
当移动台漫游到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业务区时,该移动交换中心将给移动台分配 一个临时漫游号码,用于路由选择。漫游号码格式与被访地的移动台PSTN/ISDN号码格 式相同。当移动台离开该区后,被访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删除该漫游号码,以便可再分配给其它移动台使用。
MSRN分配过程如下:
市话用户通过公用交换电信网发MSISDN号至GSMC、HLR。HLR请求被访MSC/VLR分配 一个临时性漫游号码,分配后将该号码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发送该移动台有关参 数,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该移动台漫游号码, GMSC即可选择路由,完成市话用户->GMSC->MSC->移动台接续任务。
6>位置区识别码(LAI)
LAI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 LAI=MCC+MNC+LAC 。MCC=移动国家码,识别国家, 与IMSI中的三位数字相同。MNC=移动网号,识别不同的GSMPLMN网,与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区号码,识别一个GSMPLMN网中的位置区。LAC的最大长度为16bits,一 个GSMPLMN中可以定义65536个不同的位置区。
7>小区全球识别码(CGI)
CGI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它是在位置区识别码(LAI)后加上一个小 区识别码(CI)
CGC=MCC+MNC+LAC+CI。
CI=小区识别码,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最多为16bits。
8>基站识别码(BSIC)
BSIC用于移动台识别不同的相邻基站,BSIC采用6比特编码。
(二)GSM系统信道分类
蜂窝通信系统要传输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业务信息和各种控制信息,因而要在物理 信道上安排相应的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有的用于呼叫接续阶段,有的用于通信进行 当中,也有的用于系统运行的全部时间内。
1、业务信道(TCH)传输话音和数据
话音业务信道按速率的不同,可分为全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FS)和半速率话音 业务信道(TCH/HS)。
同样,数据业务信道按速率的不同,也分为全速率数据业务信道(如TCH/F96, TCH/F48,TCH/F24)和半速率数据业务信道(如 TCH/H48,TCH/H24)(这里的数 字96,48和24表示数据速率,单位为kb/s)。
2、控制信道(CCH)传输各种信令信息
控制信道分为三类:
1)广播信息(BCH)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单方向控制信道,用于基站向所有移 动台广播公用信息。传输的内容是移动台入网和呼叫建立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其中又分 为:
a、频率校正信道(FCCH):传输供移动台校正其工作频率的信息
b、同步信道(SCH):传输供移动台进行同步和对基站进行识别的信息;
c、广播控制信道(BCCH):传输通用信息,用于移动台测量信号强度和识别小区 标志等。
2)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双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 叫接续阶段,传输链路连接所需要的控制信令与信息。其中又分为:
a、寻呼信道(PCH):传输基站寻呼移动台的信息;
b、随机接入信道(RACH):移动台申请入网时,向基站发送入网请求信息;
c、准许接入信道(AGCH):基站在呼叫接续开始时,向移动台发送分配专用控制 信道的信令。
3)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种“点对点”的双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叫接 续阶段和在通信进行当中,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传输必需的控制信息。其中又分为
a、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传输移动台和基站连接和信道分配的信令;
b、慢速辅助控制信道(SACCH):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周期地传输一些特定的信 息,如功率调整、帧调整和测量数据等信息;SACCH是安排在业务信道和有关的控制信 道中,以复接方式传输信息。安排在业务信道时,以SACCH/T表示,安排在控制信道时, 以SACCH/C表示,SACCH/常与SDCCH联合使用。
c、快速辅助控制信道(FACCH):传送与SDCCH相同的信息。使用时要中断业务信 息(4帧),把FACCH插入,不过,只有在没有分配SDCCH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控制信 道。这种控制信道的传输速率较快,每次占用4帧时间,约185ms。
由此可见,GSM通信系统为了传输所需的各种信令,设置了多种专门的控制信道。 这样做,除因为数字传输为设置多各逻辑信道提供了可能外,主要是为了增强系统的控 制功能(比如后面将要提到的,为提高过境切换的速度而采用移动台辅助切换技术), 也为了保证话音通信质量,在模拟蜂窝系统中,要在通话进行过程中,进行控制信息的 传输,必须中断话音信息的传输(100ms),这就是所谓的“中断一猝发”的控制方式。 信道中断100ms,会使话音产生可以听得到的喀喇声。如果这种中断过于频繁,势必明 显地降低话音质量,因此,模拟蜂窝系统必须限制在通话过程中传输控制信息的容量。 与此不同,GSM蜂窝系统采用专用控制信道传输控制信息,除去FACCH外,不在通信过 程中中断话音信息,因而能保证话音的传输质量。其中FACCH虽然也采取“中断一猝发” 控制方式,但是只在特定场合下才使用,而且占用的时间短(185ms),其影响明显 减小。GSM蜂窝系统还采用信息处理技术,来估计并补偿这种因为插入FACCH而被删除 的话音。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发台
大家常看到房顶上高高的天线,就是基站收发台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收发台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这个范围内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覆盖面。如果没有了收发台,那就不可能完成手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站收发台不能覆盖的地区也就是手机信号的盲区。所以基站收发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范围直接关系到网络信号的好坏以及手机是否能在这个区域内正常使用。
基站收发台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基站的控制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手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空中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收发台可对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和发送。
基站使用的天线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有全向和定向之分,一般可有下列三种配置方式:发全向、收全向方式;发全向、收定向方式;发定向、收定向方式。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每种方式的不同,发全向主要负责全方位的信号发送;收全向自然就是个方位的接收信号了;定向的意思就是只朝一个固定的角度进行发送和接收。一般情况下,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发全向、收全向方式,而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发全向、收定向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集。
由于信号传输到基站时可能比较弱,并且有一定的信号干扰,所以要经预选器 。
模块滤波和放大,进行双重变频、放大和鉴频处理。输入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第一变频器,由变频器提供的第一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下变频后,产生1231MHz的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滤波、混频后,产生第二中频信号(213875MHz),它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中频集成块。由中频集成块(包含第二中频信号放大器、限幅器和鉴频器)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RSSI)送到音频/控制板,在音频信号控制板内,由分集开关不断地比较奇数和偶数信号,并选择其中的较强信号,通过音频电路传送到移动控制中心去。
基站发射机工作原理是:把由频率合成器提供的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的载频信号与1681MHz的已调信号,分别经滤波进入双平衡变频器,并获得频率为9350125-9599875MHz的射频信号,此射频信号再经滤波和放大后进入驱动级,驱动级的输出功率约24W,然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模块。功率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自动调整前置驱动级或推动级的输出功率以使驱动级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上。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加以稳定再发送出去,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通信信号在无线传输中的损失,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作用是把信号放大到10W,不过这也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小区发射信号半径较大,也可采用25W或40W的功放模块,以增强信号的发送半径。
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件:小区控制器(CSC)、话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于扩充的多路端接口(EMPI)。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通过收发台和移动台的远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负责所有的移动通信接口管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和管理。当你使用移动电话时,它负责为你打开一个信号通道,通话结束时它又把这个信道关闭,留给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机时跨入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收发范围时,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基站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
GSM系统越区时采用切换方式,即当用户到达小区边界时,手机会先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然后再与新的服务小区的基站建立联系,当新的服务小区繁忙时,不能提供通话信道,这时就会发生掉线现象。因此,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时,应尽量避免在四角盲区使用,以减少通话掉线的机率。
控制器的核心是交换网络和公共处理器(CPR)。公共处理器对控制器内部各模块进行控制管理,并通过X25通信协议与 *** 作维护中心(OMC)相连接。交换网络将完成接口和接口之间的64kbit/s数据/话音业务信道的内部交换。控制器通过接口设备数字中继器(DTC)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通过接口设备终端控制器(TCU)与收发台相连,构成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
在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子系统是移动台与移动中心连接的桥梁,其地位极其重要。整个覆盖区中基站的数量、基站在蜂窝小区中的位置,基站子系统中相关组件的工作性能等因素决定了整个蜂窝系统的通信质量。基站的选型与建设,已成为组建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一环。

通俗的说物联网就是东西和东西直接连起来的网,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个例子,以往抄水表都是挨家挨户的去看水表,现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实现网上抄水表,只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建一个基站就好了,通过基站把水表和控制后台都连起来,就是用得物联网啦。前几天新闻里,智恒科技和锐捷网络签了个20万个终端的协议,就是用在智能抄表的。

对空调系统实施远程控制,定时控制,温度控制,集中控制实现简单的联动功能,系统自检功能,能够检查出空调系统故障,并实现报警。
通过控制网络进行控制,一般采用RS-485总线,can总线,long总线,BA总线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2917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