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对设备环境的要求

智慧教学对设备环境的要求,第1张

智慧教学对设备环境的要求:智慧教室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整体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让信息化教学变得简单、高效、智能的任务。

智慧教学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智慧教学意义作用: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

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网络等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把教育资源建设放在中心位置,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自身的保障措施为基础,深入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智慧化。
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为开展智慧教育的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智慧教育能够通过技术的推动达到一种和谐教育的信息生态状态。这种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同分享。智慧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针对全世界性质的公民,这就要求人们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具有独特的全球视野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智慧的教学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从而实现动态的、灵活的、开放的课堂教学。
2)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智慧教育能够随时收集、统计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打破时空界限,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学习资源及工具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限于教室的空间与课堂的时间,而是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也更加方便快捷。
4)课堂互动更加自然、高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创设了高效自然的体验环境,实现了人与资源、环境、设备、技术的多维度互动。
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智慧教育在技术层面是指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汇聚和分析,辅助智能化的教育管理与决策。基于技术观的观点,智慧教育是一个高度集中性质的信息系统工程,它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其核心技术特征:对教育资源环境服务等信息的智能化管理;根据情境的感知得到具体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网络之间的完美对接,既包括人与人直接的对接,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按照资源的需求分配教育资源;实现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可视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2740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