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拆泡泡玛特能卖吗

未拆泡泡玛特能卖吗,第1张

未拆泡泡玛特不能卖。
POP MART,又称泡泡玛特,是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发展近十年来,泡泡玛特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16]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挂牌上市。
2022年4月,优衣库宣布携手全球潮玩先驱泡泡玛特,4月29日推出联名系列UT。

泡泡玛特的魔力之处在于“入坑”,小小的单品均价在59元/个,但很少有人“浅尝辄止”,动辄几千元,狂热者会几十万,有人嘲讽其模式是“赌徒心理+韭菜收割机+智商税”的集合。

那么,到底什么魔力,让泡泡玛特成为顶级潮玩IP,拥有众多信徒,甚至赴港上市?今天,我们用“上瘾”模型试着解开这个谜底。

1 触发:点燃内心的火苗

河蚌中之所以能形成珍珠,是因为进入牡蛎的沙粒被珍珠质层层包裹,经年累月酿成光滑的珍珠。河蚌不会凭空产珍珠,是因为一颗沙粒的“入侵”,触发了河蚌的生理反应,而上瘾也是同样道理,需要有一个“引子”,这就是“触发”带来的基底效应。

触发分为“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泡泡玛特的内部触发,离不开“社畜”情绪。越来越多的90后进入“中年危机”,一边辛勤谋生,一边调侃自己是“社畜”,“解压”产业应运而生,而泡泡玛特人偶人畜无害的“萌”完全符合广告3B理论(Baby,Beauty,Beast),彻彻底底戳中了压力满满年轻人的内心,很容易让人产生买一个放在办公桌上,用来解压的想法。

外部触发则要归功于泡泡玛特的店面陈设,在一二线城市繁华商业区的核心位置,一般选择靠近扶梯的客流量集中地,黑金色门店上用金色的LED灯组成了“POP MART”的logo,在周边店铺中一眼就能发现,正对大门的是一个大大的金黄卷发、青色眼睛、嘟着嘴的小女孩卡通人物,以及一面摆满人偶的橱窗,很难不让人驻足,而且还不忘惊呼一声,这不就是我朋友同事在玩的盲盒么,“人际触发”的加持,由内而为为泡泡玛特勾画出一套强有力的内外触发体系。

2 行动:让上瘾行为合理化

一种行为的复杂程度越低,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脑力上的,被人们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斯坦福大学福格博士构建了行动的公式模型,即B=MAT,B(Behavior)表示行为,M(Motivation)代表动机——充分的动机;A(Ability)代表能力——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T(Trigger)代表触发——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想要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MAT缺一不可,下面我们来看看泡泡玛特中的MAT逻辑。

首先看Motivation动机。动机决定你是否愿意采取行动,福格归纳动机分为三种,第一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第二种,追求希望,逃避恐惧;第三种,追求认同,逃避排斥。上文中已论述解压制造快乐的作用,不再赘述。盲盒类似于扭蛋玩具,商家将系列成套的玩具逐个随机放在不透明的盒子中,在拆开包装之前,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一款,这种押宝看手气的方式,会给消费者带来希望。说到认同,盲盒的社交效应是巨大的,他将收集者变成“同类”,为拥有盲盒的人之间制造了天然话题,这些话题适用于现实人际与社交媒体,对于怕孤独的年轻人来说,成为挖掘和维系关系的纽带。

再看Ability能力。凡是能够让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享用到的产品或服务,一定是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受欢迎。泡泡玛特的产品设计完全满足“能力6要素”的标准。一、时间——购买一个盲盒的决定只需要一瞬间,随机性和未知性规避了筛选商品的纠结;二、金钱——购买一个盲盒只需要59元,两三杯奶茶的价格让学生党也毫无压力;三、体力——小巧便携完全不影响逛街携带,也不至于太引人注目;四、脑力——唯一一点脑力就是摇盒和赌一把;五、社会偏差——没有人会容不下一个5-7厘米的玩偶;六、非常规性——谁的童年没集过小浣熊三国水浒卡?

超市里任何一个快消品都满足能力标准,但泡泡玛特只有一个,是怎样的Trigger触发让我们甘愿入坑?第一点是“稀缺效应”。首先从产品设计上,泡泡玛特保证了IP的唯一性,“这将会是一个很难被模仿和进入的壁垒,这样我们就涉足到了整个产业链从IP版权、供应链到销售渠道的全环节覆盖,最关键的在于,我们掌握了IP的主动权,不担心经销模式中,如果IP火了就停止合作了,那会对品牌带来很大的损失。” 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说。第二点是“环境效应”。思维会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判断,但看一个盲盒内心未必有波澜,但当12个可爱的小玩偶,有情境、有背景、有造型的出现在亚克力除尘罩里,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时,决定入手不过是001秒的事了。

3 多变的酬赏:激发购买欲的高光时刻

动物的大脑中有一个与欲望相关的特殊区域叫做“伏隔核”,大脑因渴望酬赏而形成的紧张感会促使我们重复做某个动作,而多变性的介入会使伏隔核更加活跃,促使我们频繁地去做这个动作。我们经常说要去“剁手”就是在抑制这种重复性难以控制的买买买。泡泡玛特的产品设计中是如何体现多变的酬赏的呢?“酬赏”可分为三类——猎物酬赏、社交酬赏、自我酬赏。

关于社交酬赏参见“动机”部分,这里重点论述猎物酬赏和自我酬赏。就如动物为夺取猎物一般,人们追求稀缺的资源也如同狩猎。而为了增加用户的惊喜感,每一箱盲盒里还藏了一只没有公布的隐藏款,消费者只有整箱购买才能提高买到的几率。隐藏款在二手市场可炒到300元,5倍于原价。

“自我酬赏”体现了人们对个体愉悦的渴望。当收集盲盒进入中期,猎物酬赏、社交酬赏都将变淡,进入一种自我驱动,即享受完成任务的快乐,最典型的就是拼图和乐高,到了中后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以完成的自我成就感为动力,自我酬赏的最后一站是对“终结感”的渴望,集齐一套盲盒、抽中隐藏款成为终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也想设计一款带有酬赏的产品,不要忘了“有限的多变性”,神秘是关键,但是毫无边际的神秘会让人不敢尝试,我们小时候在买大礼包时经常会担心里面的东西不值,因为我们无法预见。因此盲盒的巧妙之处在于,随机的边际不会超过十二分之一,每套的款式限定在12个里,惊喜拼运气的同时,又有托底保障。

4 投入:源源不断的造血动力

“投入”毫无疑问就是让用户花钱, 让用户投入一次59元不难,泡泡玛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如何让用户不断花59元来去重复购买。如果是一款快消品,这个机制就简单很多,“产品+提醒”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一款没有用的低频玩具,如何做到让用户不断疯狂投入? “1托N+持续更新”的模式是泡泡玛特不断造血的动力。

泡泡玛特在IP开发上进行“横纵结合”,纵向上,以Molly为首的市场反响热烈的IP每年推出6到8个系列,而销量一般的IP每年推出2到4个系列,不定期推出节日款、联名款等,如与《我只喜欢你》合作的Molly婚礼款、“明日之子”限定款、与Ponds(旁氏)、味可滋、妮维雅等一系列快消品展开了联动合作,保证IP的热度与新鲜度。横向上,不断开发新的IP做市场测试,内部有一个百人左右的设计师团队,门店内有80%的产品都由签约的设计师自主研发。假设你不是Molly的粉丝,或者有一天你真的不喜欢Molly了,你会发现在泡泡玛特还会有毕奇、潘神……

另一方面,后续运行机制以消除疑虑是品牌得以留住粉丝的重要因素。门店内的导购会推介消费者加入微信群。店长管理着1到3个500人左右的微信群。除新品预热外,粉丝可以读重复的盲盒进行“换娃”。在闲鱼上,盲盒粉丝专门建立的鱼塘粉丝几乎都达到500人的满员上限,泡泡玛特还专门推出“葩趣”App 社交电商平台,让用户在葩趣社交平台上分享故事。二手市场的推动让“重复”的负面情绪进行消解,并培育了一个忠实群体,借助社交力量不断巩固。

当用户完成“上瘾”四部曲后,用户将进入上瘾的循环中,用户与品牌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正所谓“入坑”。

年轻人往往钟爱潮流玩具,是由于潮玩具备不同寻常的风采。最先,潮玩精美的造型设计、与众不同的选购方法、独有的感情特性合乎年轻人的消费逻辑性 为感情去付钱。潮玩是一个没有一切小故事的事情,可以让年轻人把自己的感情和认知能力拷贝到小玩具的身上,考虑年青人寄予感情、缓解压力的要求。另外,潮玩与众不同的游戏机制也让其有着的社交媒体特性,年青人能够根据潮玩去交朋友。再加上当代年轻人人均收入较多,想要为社交媒体、归属感等形象性要素去消费,潮流玩具就有着了宽阔的销售市场室内空间。

在这里情况下,POPMART泡泡玛特就紧紧围绕年青人的趋向,投身潮流玩具这一行业,搭建了详细的潮玩生态圈,考虑年青人针对潮流玩具与潮流文化的要求。最先,为了更好地可以确保潮玩集团公司的长期存活,POPMART泡泡玛特极为重视潮玩IP的卵化与经营,期待创设起潮玩产业链的护城河。

在这个基础上,POPMART泡泡玛特打造出了线上与线下的新零售输出管理体系,包含130家线下推广自营店面、700台智能机器人店铺天猫店、葩趣APP商城系统、泡泡抽盒机等,可以让每个IP进到销售市场,让年轻人大量地触碰到潮玩。另外,POPMART泡泡玛特还根据举行技术专业潮流玩具展及其潮玩IP主题风格展等方法进一步扩展年轻人触碰潮玩的方式,从不一样视角考虑年轻人针对潮玩的要求。

除此之外,POPMART泡泡玛特仍在根据协同集团旗下IP与别的行业头部企业、著名IP等协作的方法,不断完善潮玩写作的内容与方式,增加潮玩IP的活力。如POPMART泡泡玛特集团旗下Molly与伊利牛奶味可滋、影视作品《我只喜欢你》、热播综艺《明日之子》第二季等跨界营销,THEMONSTERS与人气值IP小黄人联合推出限制手办模型等,都丰富多彩了潮玩的写作,考虑大量年轻人的要求,为此促进潮玩领域的发展趋势。

泡泡玛特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比如十二星座系列,节日系列,马戏团系列等。

在果小看来,“Z时代”拥有独立的审美和判断,不喜欢被灌输价值观。所以,泡泡玛特不会在IP上注入价值观和故事,而是把想象空间留给消费者。

比如,Molly的形象是个噘嘴的小姑娘,人们甚至无法分辨它的喜怒哀乐,泡泡玛特也曾和设计师商量,把它改成“微笑”或者“生气”,但最终还是决定,保留一张无表情的脸。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自己创造,赋予玩具情感。

行业监管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盲盒消费,指出消费者不应过分沉迷引起行业关注。

行业头部公司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回应每经记者称,近年来,常见的盲盒、福袋、闷包等营销手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确实也被一部分不良商家利用。

该人士表示,“我们欢迎监管,监管的目的不是扼杀行业,而是为了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125884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