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

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

多事之秋”的“皂”的意思:黑色。


“多事之秋”的意思:

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多事之秋”的背景:

“多事之秋”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我国古代的执政者,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获取军事利益。

军事行动自然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常常在秋天进行军事行动的特点,似乎成为“多事之秋”一词最好的注解。


相关原文:

最早见于唐代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相关译文:

恰好这是个事变很多的时期,你可以对外说自己患病。


“多事之秋”的近义词:

1、多灾多难

解释:指灾难深重。

出自: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示例:他这个人多灾多难,值得同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多灾多难

解释:指灾难深重。

出自: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多事之秋”的文化背景:

“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嘛!

“多事之秋”也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我国是农耕民族,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气候的恩赐。

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

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以便于凉晒打场,此时秋雨连绵则严重妨碍人们收获,甚至毁掉丰收在望的庄稼,导致籽粒发芽或霉烂变质。

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5362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