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惠灵顿介绍

关于惠灵顿介绍,第1张

关于惠灵顿介绍

[拼音]:Huilingdun

[外文]:Wellington

新西兰首都,全国第二大港,重要的工业、文化中心。位于北岛南端,濒临库克海峡。市区背山面海,环抱天然港湾尼科尔森港。港区水深(18米以上)、口窄(仅1.6 公里),水域广阔,可停泊万吨级海轮。东、西、北3面丘陵起伏,有哈特河自北而南注入湾内。气候温和湿润,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8℃,最热月(1月)17℃,平均年降水量1271毫米,各月分配变化不大。由于库克海峡多狂风,波及港市,故有“风城”之称。

建城前毛利人居民约有2500人。公元1773年英国航海家库克驶入尼科尔森港。1839年英国商人组织的新西兰公司选定港湾北岸的哈特河口地区建造房屋,作为收集和转运货物之用。次年兴建城市,称不列颠尼亚,后改名为惠灵顿。1865年首府自奥克兰迁此。新西兰独立后定为首都。随着工商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市区不断向郊区和哈特河上游两岸扩展。1980年人口已增至34.9万人。地处北岛与南岛间交通要冲,又临优良的尼科尔森港,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沿海和岛际航运枢纽,并有铁路和公路通北岛各地区,与国外也有定期海、空联系。

工业有冻肉、炼乳、皮革、木材等农畜产品加工以及新兴的汽车装配、橡胶制品、机器制造、电子、化学、纺织、服装、制鞋等。除船舶修理厂建在海滨外,其余绝大部分工业集中在市区东北哈特河河谷两侧的下哈特和上哈特两区。输出以肉类、乳酪制品、羊毛、皮革、纸张、木材等为主。进口商品有机器、石油制品、汽车、煤及其他多种工业产品。主要商业区和航运码头在尼科尔森港西岸的狭窄平地和海滨人造陆地。市区边缘丘陵坡地是住宅区。由于气候温暖,并为预防地震,居民住房大多是木质结构。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分布着大小公园,天然草地或树林所形成的绿化地带。市区近郊建有许多中小型卫星城镇。

市内有维多利亚大学(1897年建)等高等院校、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1876年建立的以宏伟木结构建筑著称的政府大厦。在近郊山岗上建有天文台、地震观测站以及具有南太平洋特色的规模宏大的植物园和动物园。

参考文章

  • 新西兰惠灵顿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602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