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楔形文字

为什么会有楔形文字,第1张

为什么会有楔形文字

有了文字,就有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文字的产生虽然有早有迟,但大体上是与阶级社会同时诞生的。有了文字,用什么材料书写呢?这就要看大自然给你提供的是什么了。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简称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苏美尔人已经是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居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文字也相应地出现了。

两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并不十分丰富,木材、石头等可用来书写的料材都相当贫乏。可是,这里有一种优质的粘土,可以制作陶器,掺上草屑制成土坯还可建筑房屋。

于是,苏美尔人就利用这种粘土作为书写材料。他们用粘土做成一块块长方形的泥版,用芦革或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趁着泥版还湿的时候在上面刻出各种文字符号,然后把泥版晒干或用火烤干,这就制成了泥版砖块。泥版砖块上留下的一道道刻痕呈现出上宽下窄的楔形。人们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100多年来,人们在两河流域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版。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000年代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中亚的通用文字,当时各国的外交往来,都使用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有符号近600个,再加上语法规则十分复杂,不易学习。公元前后,楔形文字被先进的字母文字代替后便逐渐被人遗忘。直到19世纪中叶,学者们经过艰苦努力,才在解读楔形文字上取得重大成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599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