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意气用事,先入为主,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首先,卢象升勇武敢战,最终殒命沙场,精神可嘉。
崇祯十一年秋,多尔衮和岳讬兵分两路,越过长城进入内地。
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率军入卫,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总管入援军队。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与清军相遇,激战一天,炮尽矢绝,卢象升在乱军当中身中四箭三刀,仆地而亡,一位部将伏在他身上,自己身中二十四箭。
巧合的是,这一次明军出战,三位重要的领军人物杨嗣昌、卢象升和高起潜,都是有孝在身,所以卢象升死时,身穿麻衣,头戴白网巾,场面悲怆,令人动容。
但是,客观来讲,卢象升这次率军入卫,发挥的作用非常不好。
皇太极几次派兵袭扰内地,主要的目的是以战促和,顺便抢掠财富和人口。
但是,主张和议的袁崇焕惨死之后,没有人再敢公开提议与清军议和。
在前线具体 *** 盘的大学士杨嗣昌、监军太监高起潜都很清楚,明军没有能力与清军正面对抗,所以他们主张与皇太极议和,开通互市。
但崇祯皇帝缺少大局观,又没有担当的勇气,一直都在犹豫。
此时卢象升率军入卫,坚决反对议和,又让崇祯皇帝改变了主意。
如果卢象升能够站在杨嗣昌一边,劝说崇祯皇帝议和,争取时间,就不需要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率领秦军入卫,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惨败。
第三,从战术的角度看,明军选择龟缩在城中,虽然难看,却是最有利的一种办法。
一直以来,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军能够驰骋各地,就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机动能力,来去如风,“流寇”之名由此而来。
官军缺少这种机动能力,根本跟不上他们的节奏,所以穷于应付。
清军的机动能力不输农民军,组织性和战斗力更强大。
明军最精锐的关宁军尚且不敢与清军野战,内地的杂牌军更是不堪一击。
杨嗣昌带兵多年,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明确要求各地军将,不可浪战,而且也对卢象升说过。
但卢象升坚持要打,杨嗣昌也只能为他祝福了。
战前,高起潜和卢象升有过分工,关宁明军由高起潜统帅。
但是,高起潜并不敢把关宁军的主力调来迎战清军,因为从十月份开始,多铎和济尔哈朗向宁远一带进军,皇太极向义州、锦州一带进军,目的就是牵制明军,以策应多尔衮、岳讬的行动。
高起潜带入关内的兵力不多,而且他本身就反对卢象升主战,自然不会积极配合,而且就算他带兵救援,也是白白送死。
谢邀,卢象升是大明朝最后的中流砥柱!象升战死,预示着大明帝国离灭亡不远了。
卢象升对时局判断非常准确,后金与明朝缠斗数十年,步步紧逼,要的是大明江山。
割地议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是行不通的,要想边境安宁,必须狠揍后金,并把它打痛打趴下。
卢象升是坚决的主战派,历来反对议和!有大无畏的气概,五千弱旅敢对阵后金铁骑,象升死后,面对后金再无血性将领。
卢象升是优秀的军事家,治军十分严谨,军队战斗力很强,他内战李自成内行,外战后金也很内行。
他统兵打仗,军纪严明,上战场的官兵必须做到人必带伤,马必流汗,否则以怯战论罪,因此将士用命,每战必然力战!为什么杨嗣昌和监军高起潜见死不救呢?一是路线斗争,杨嗣昌主张对后金议和,卢象升主战,本质上矛盾重重,按兵不动坐视卢象升全军覆没在情理之中。
崇祯皇帝主战主和拿不定主意,为节省战争开支,减轻财经压力,说不定骨子里也怯战主和,只是没有表露罢了,主子态度不明,高起潜肯定不敢发兵救援。
二是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占了上风,必然牺牲国家利益。
由于主子崇祯战和态度不明,发兵救援取得胜利没有功劳,如损兵折将,必将严厉追责。
牺牲卢象升,杨嗣昌不会有什么损失,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卢象升战死,朝廷越发倚重杨嗣昌。
坐视卢象升战死,是自毁长城之举,明朝的灭亡已经为期不远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