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小仲马

大仲马小仲马,第1张

大仲马小仲马 有人说大仲马的所有作品加起来也比不过小仲马的一本《茶花女》!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只看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q手》,小仲马的《茶花女》。

对大仲马的普遍看法是认为其对社会揭露不力。

只凭故事情节吸引人,是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这两本书的读者之众,己经反驳了这种观点。

冲过几个世纪,读者的兴趣不减,这两本书也都成为世界名著。

可以说通俗文学也可进入文学的殿堂,大仲马可能是第一人。

这可能是文学评论大师和普罗大众的看法并不相同吧。

我是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也看过一些世界文化名著,如果只从可读性这点比较,都比不过《基督山伯爵》。

小仲马的《茶花女》有一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以阿尔芒的父亲为代表的所谓绅士在儿女婚姻上的丑恶嘴脸,也写出妓女的灯红酒绿背后的心酸。

但是并没有触及社会的核心问题,其社会意义有,但一般。

其文笔、人物描写、可读性都比不了大仲马。

题主的问题是否来自大仲马说,我的一生最优秀的作品是小仲马?这是因为大仲马成名后,大肆挥霍,蓋了火q手庄园,接待无数宾客,最后破产,只能由小仲马奉养,这也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的骄傲,无关乎作品的优劣。

著名的法国作家(Alexandre Dumas)亚历山大·仲马同时是大仲马和小仲马的名字,小仲马是大仲马和一个女裁缝卡琳娜·拉贝的私生子。

青年的大仲马是个风流的花花公子,成名后的他抛弃了小仲马母子,直到小仲马7岁时才认这个儿子,开始争夺抚养权。

法院把小仲马的抚养权判给大仲马后,他把小仲马送进寄宿学校,因为此时大仲马正沉迷于贝尔·克莱尔塞梅尔的美色无暇顾及儿子。

小仲马因为私生子的身份受到歧视和虐待,逐渐形成孤僻多疑、阴郁严肃的性格。

他的世界观里,男人总是多情的,女人是放荡的。

这对父子是欢喜冤家,我们去读小仲马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文字里对不负责任的男人的控诉,以及对下层女人的同情。

尽管如此,小仲马和大仲马内心对彼此的才华仍是充满崇敬,大仲马也自豪地回答别人,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便是小仲马。

大仲马的作品有300余部,代表作有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q手》等。

大仲马是一个通俗小说家,作品戏剧化很强,情节离奇,场面惊险,以对话的方式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基督山伯爵》中,有精明能干、善良正直的水手唐泰斯,凶悍野蛮的费尔南;《三个火q手》里勇敢沉静的达达尼昂,阴险狡诈的红衣主教等。

大仲马将阴谋争斗的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小说被不断改编成剧本和电影风靡世界,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文坛巨擘。

文坛巨擘的儿子也毫不逊色于他,小仲马的作品《茶花女》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妓女当作主角的悲剧作品,蕴含着永恒的爱情力量,也浸润着小仲马自己的悔恨之情。

《茶花女》的情节是根据他与玛丽·杜普莱西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小仲马就和阿尔芒一样气急败坏地写下绝交信,而回国后发现心爱之人已经命丧黄泉。

尽管茶花女是名妓,但她的灵魂是高尚的,她对阿尔芒的爱情是纯洁的,为了爱人的前途选择默默承受一切苦难,这是何等伟大的牺牲啊!故事的开始,"玛格丽特天生丽质,妩媚超群,要想找到比她更加美貌的人,简直不可能。

"凭借美貌获得的一切让她迷失了自己,她在舞会举止放荡,在多个男人间周旋。

她说:"如果我自我保重,我就得死,支撑我活下来的就是我现在这种狂热的生活……一旦不能满足情人的虚荣心,不能供他们寻欢作乐,就会被他们抛弃。

"说出这话的女人是无奈的、悲惨的。

她表面上过着上流社会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实际上内心千疮百孔麻木不已。

她渴望真正的感情,遇到阿尔芒后想要和过去的一切告别。

但是她已经选择了做一个妓女,出卖自己的色相换取金钱,这是一条不归之路,踏上便没有归途。

阿尔芒父亲象征着社会道德正义,代表着残酷的现实对浪漫爱情的干涉。

《茶花女》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尽管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分明,高低贵贱的出身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

玛格丽特这样卑微的女子,仍然相信纯洁的爱情,如同飞蛾扑火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她虽沦落风尘,却保持了一颗纯洁的心灵。

《茶花女》悲苦的爱情净化着读者的灵魂,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

我们不可避免地产生疑惑,这对父子,谁更厉害呢?有人把大小仲马父子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大仲马说,你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也比不过你儿子的一本《茶花女》。

大仲马没有生气,反而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来源于梦想,而小仲马《茶花女》来自现实。

他自己闭着眼睛写作,儿子是睁着眼睛写作的。

大仲马的回应不卑不亢,没有贬低自己,也体现了对儿子的慈爱和关怀。

从客观上评价两个人的文学成就,大仲马比小仲马更加有名,从他死后入先贤祠,总统为他抬馆就可以看出。

雨果也认为大仲马是位天才,小仲马只不过有才华而已。

为什么雨果会这么说呢?首先大仲马是个多产的作家,他的的作品数量比小仲马多得多,作品大多带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奇特的想象;小仲马的经典之作就只有一部《茶花女》,作品多是描写家庭和婚姻,自传性质强。

我们评价一个作家时,会关注他是否建立了自己的想象世界,一个内在的宇宙。

比如巴尔扎克努力构建一个"人间喜剧",托尔斯泰致力于宣扬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雨果的世界充满人道主义的仁爱理想。

小仲马的世界比大仲马小一些,局限在家庭中,并且带有自身的强烈情感,像《私生子》就是写自己的身世,那相比而言大仲马的视野就广阔的多了。

但从作品的质量和经典性而言,《茶花女》的地位又是非同凡响的。

一部永恒流传的经典之作必然带有沉重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歌颂真善美,观照出人生真实的痛苦。

蒙田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原先抛弃儿子的大仲马看到了小仲马杰出的才能,在后来的日子尽可能地支持和试图弥补过去的错误,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本能,而他也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大仲马与小仲马这对父子不断相爱相杀,最终和解,彼此在文学上取得不俗成就,是历史上一段奇特的趣事。

(作者:孙若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2456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