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三大流派

心理学三大流派,第1张

心理学三大流派 如果说心理学可分为三大流派,你更倾向于哪派,为什么?

感谢邀请。

心理学三大流派之说从上大学开始就被老师灌输,但犹豫老师们的喜好不同,我们接受到的各个流派时的感觉就有所不同。

这就和先入为主又关了。

作为一个小白,完全不知道心理学是啥的情况下选了这么一个专业,自然对它抱有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恰巧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实践派,他们就像写出了《一个婴儿的传略》的达尔文,开创了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认知发生学派代表人物皮亚杰等伟大的心理学家一样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实践对象,跟我们讲他们与孩子的相处,孩子的成长过程。

在这过程中,贯穿了三大流派的理论和应用。

当然,他们是有倾向的,比如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是他们必讲的那个人。

关于性,关系阴暗庞大的潜意识,关于本我,自我,超我,关于恋父恋母还有关于催眠,自由联想这些都让我这个小白越来越对精神分析沉迷。

更令人沉迷的是,在了解他的过程中会惊讶的发展,自己的成长过程用他的理论完全可以解释,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应该和进入传销组织类似吧。

好在他有反对者,还是自己的学生。

这让沉迷其中的我认识到他的局限。

但尽管他的学生在反对他,可是又都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他的伟大。

精神分析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够揭露人格最早期形成的因素,虽然弗洛伊德本人突出了生物性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但这也让很多研究者认识到早期经验对人格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到这一点的我,开始回忆自己的早期重大事件,并逐渐分析这些时间对自己现在造成的影像,然后就没了,精神分析告诉我分析明白了,问题也就解决大半了,之后要怎么解决啊,不知道。

所以现在我又迷恋上了认知行为心理学,它告诉我原因是重要的但事件发生了我们不能停留在分析事件本身,而要关注当时的自动思维,假设甚至核心信念。

然后,逐步的通过行为实验等方法验证信念,假设自动思维的准确性,现实性,最后完善自己。

当然,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也是很现实的,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咨询中咨询师要保持价值中立,对待来访者要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热情,真诚,尊重等等。

这些是身为咨询师要习得的重要品质。

以上。

三大流派各有所长,我更倾向于精神分析或者心理动机学来发现自己,用认知行为来完善自己。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杰斯。

精神分析里面讲到一个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的是快乐原则,自我追求的是现实原则,超我追求的是道德原则。

如何追去快乐,和现实相互平衡,又能从道德上获得满足感,这是我对精神分析流派很感兴趣的点。

人本主义相对来说主要是以人为本。

以来访者为中心,充分让来访者感受到那种呵护和关心,内心能够产生信任感,从而获得积极能量改变自己。

行为主义。

通过改变人的行为从而改变来访者的思维模式,从而去治疗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这是我很喜欢的。

因为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可以很快速的让来访者感受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说:一个来访者有人际关系问题,怕和别人说话。

这时候来访者可以鼓励他,或者布置一个家庭作业:与一个陌生人说话交流10分钟。

然后交流结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这时候来访者会觉得效果特别好,自己的内心很通畅,这样就两次、三次、多次的训练,从而解决了来访者的交际问题。

所以行为主义会更偏重于实际 *** 作,这也是我倾向于行为主义流派的一个重大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1981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