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古诗的意思

秋风引古诗的意思,第1张

秋风引古诗的意思 刘禹锡的《秋风引》一诗,好在哪里?为什么后人特别推崇后三个字?

江淹在《休上人怨别》一诗中说:“西北秋风至,楚客心忧哉”,可以说将一位游子在秋天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无独有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经被贬谪在偏远的南方,一天,他看到秋风吹起,大雁纷飞,独在异乡的迁客之心顿起,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诗《秋风引》。

这首诗,以秋风为题,表达的是自己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情、思归之意,但是诗人并没有在客心难熬的情感上大做文章,而是借助于秋风,来表现内心的感情,独特而又沉稳,令人一读难忘。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首句“何处秋风至?”以秋风发问,既显示了秋风忽然而来、不知方向的特点,也暗含了弦外之音。

李白曾经在《春思》中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的名句,来暗示思妇的坚贞。

刘禹锡在这里,也是暗有所指,汉武帝在《秋风辞》中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一起,客心思归,似乎是不变的规律,刘禹锡此时的心情,或许也是如此吧!但是诗人并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感情,而是宕开一笔,写“萧萧送雁群”,诗人眼看雁群纷飞,耳边听着瑟瑟秋风,那种意境,那种伤感,相信不言而喻,任谁都不能不起故园之情。

韦应物也曾描写秋风和雁群,说:“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只不过刘禹锡是先写秋风,而韦应物是先写故园之情,但是本质上,二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类似,只不过构思不同而已。

第三句又一个转折,“朝来入庭树”,视线从远处的雁群转到了早晨的庭树上,但是一个“入”字,却又让我们知道,诗人还是在写秋风。

而且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秋风虽然不知从何而至,但是却能借助于外界之物,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时风动庭院,落叶萧萧,于是诗人内心最敏感的那一处感情被激起来了——“孤客最先闻”,只有在他乡独自客居的人,才能最先感受到秋风啊!这一画龙点睛的写法,瞬间让整首诗的感情升华了,而且妙在诗人是“最先闻”,假如用了“不堪闻”之类的字眼,那这首诗就落入俗套,不是佳作了。

“最先闻”三个字,历来受到读者的盛赞,比如,沈德潜曾说“若说‘不堪闻’,便浅”、李云说“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最深”、唐汝询也说“秋风起而雁南矣,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用意最妙”……刘禹锡这首诗,虽然是在写秋风,但是他真正想表达的,就是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妙在不从正面落笔,而全在秋风上做文章,虽然末尾提到了“孤客”,但也只是在“闻”字上做文章,秋风吹落枯叶,自然谁都能看到、听到,可是只有孤独的客居者,最为敏感,所以他最先听到,这种诗人的细腻,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五言诗不好写。

不但着墨少,还得用典多,再要想诗意隽永,确实不太容易。

(秋天的景物,南北有别)历来,咏秋抒怀的诗有很多,刘禹锡(772年-842年)的这一首《秋风引》,是他被贬南方时创作的,在咏秋诗里,算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原诗如下: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是一脉相承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呀。

当然,刘禹锡的《秋风引》,也是在前人诗歌的基础之上,重新润色而成的。

何处秋风至?秋风瑟瑟,来自何处?其实,前人已有答案。

江淹(444年-505年)就曾说过,西北秋风至,楚客心忧哉。

接着,江淹的这一句,竟然引出了楚大夫屈原( 前340年- 前278年)。

屈原也曾点评过秋天的景色,风飒飒兮木萧萧。

萧萧送雁群。

这时,在不经意间,你若抬头看看,就会发现雁南飞了。

如此的画面,前人也同样看得到。

汉武帝刘策(前156年-前87年)总结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怎么办呢?刘禹锡只好不走寻常路,第一句就巧妙设问。

这样的处理,除了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之外,在手法上,也明显属于独辟蹊径了。

朝来入庭树。

这一句,算是回答早先的设问了。

原来,是一大早就起身,踱步到庭树间之后,才耳闻目睹到秋天的景色的。

不过,到了此处,还没交代清楚状况。

因为,还没说你是谁呀?孤客最先闻。

接着,谜底揭开。

如果不是孤独的居南客,谁能辗转反侧一大早就起床呢?既然如此,我难道不是最先闻的那一位吗?至此,刘禹锡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就跃然纸上了。

刘禹锡的高明之处,体现在引君入瓮。

在记述景物之时,有意把主角人物隐匿,先突出景物描写,然后,再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才揭盅答案。

那么,最先闻三个字为什么让后人那么推崇呢?不是因为豪迈,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丝丝的苦涩和酸楚。

这三个字,既出其不意,又恰如其分,岂不妙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091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