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第1张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顺序是什么?

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院试院试是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

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亦沿称“道试”。

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 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

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

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

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2、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

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

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4、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

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古代科举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前三名,必须答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091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