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原理

迫击炮原理,第1张

迫击炮原理

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炮身的尾端由装有击针的炮尾密闭。有的击针是固定的,有的击针在d簧作用下可以伸缩。可伸缩的击针使迫击炮可以迫发,也可以拉发。炮d不发火时,可使击针缩回,炮手可以安全地取出炮d。当迫击炮的炮d从筒口滑到底部时,击针就会顶到炮d,使炮d的发射火药爆炸,炮d在发射火药的推力下就把炮d发射出去。

炮身后端的球状炮杵装到座钣驻臼内,发射时的炮身后坐力通过驻臼和座钣传到地面,由座钣的d性变形和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能量。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d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大多采用炮口装填(中小口径采用炮口装填,大口径采用尾端装填)、发射带尾翼d的曲射滑膛火炮。

迫击炮的名称源于两方面:一是 *** 作简便,d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二是炮d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重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d发射出去。

迫击炮主要配用杀伤爆炸d和特种d,用于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射角大、d道弯曲、最小射程近等特点,适于随伴步兵行动,对近距离遮蔽物后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4052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