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的造句有什么

耿的造句有什么,第1张

耿的造句有什么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耿十八》是对小人物的最好描写?

新城县有个叫耿十八的人,为人憨厚老实,可家里却穷苦不堪,娶了个妻子,二人也只是对灶感叹。

耿十八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耿十八虽然穷苦,但很有孝心,常常服侍左右,未曾寸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耿十八不敢远游。

许久之后,耿十八生了重病,他知道自己不能好转了,躺在病床上的耿十八对妻子说:“咱们永别是早晚的事,我死后,你可以改嫁或者守节,都由你自己决定,你能给我说说你的想法吗?”妻子听后沉默不语,耿十八坚持问:“给我守节固然很好,改嫁也是常情,请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这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我就要和你永别了,你守节我心里会得到安慰,你改嫁我就从此断了念想。

”妻子听他这样说,心里非常悲伤,但却越想越气,说道:“家里毫无过夜粮,你在的时候就过得很艰难,你死后叫我怎么守节?”耿十八听了妻子的话,抓住妻子的胳膊,咬着牙说道:“你太残忍了!”话音刚落就断了气,可是他握着妻子的手却怎么也掰不开,妻子号啕大哭,家里人来了,抓住他的手指用力硬掰,这才弄开。

耿十八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他出了门看见有十几辆小车,每辆车上都坐满了十个人,车上贴着方纸,上写着名字,那车夫看到耿十八就催他赶紧上车,耿十八看到车上已经坐了九个人,加上自己正好是十个,又看到车上贴的名字自己被排在最后面,于是便跟着上了车。

车子发出吱吱的响声,声音越来越大,震的耳根发麻,耿十八坐在车上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交流,一路上只听到车子在吱吱的响,也不知要走到哪里去。

不久之后,车子到了一个地方,他听人说这是思乡地,听到这个名称,他就有些怀疑了,又听到车夫窃窃私语,今天要铡断三个人,耿十八心里非常害怕,再听,他们说的全是阴间的事情,这才醒悟过来,心中想道:我这是变成鬼了吗?耿十八思考间便想念起家来,但也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挂念的,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如果妻子改嫁了,那她就无人奉养了,心里想着想着不禁泪眼滂沱。

又过了一会儿,耿十八看见一座高台,大约有好几丈高,游人很多,大都是被蒙着头戴着脚镣的人,呜呜咽咽的在台上来来往往,听人说这是望乡台。

到了这里,大家都下了车,纷纷争着登台。

车夫见此,拿着鞭子抽打阻止,却唯独催促耿十八,让他赶紧登台,耿十八上了十几阶之后,便登到了那台顶,翘首远望,他看到家里的门窗庭院就在眼前,可却隐隐约约有些看不清楚,仿佛笼罩在烟雾中一般,内心十分凄苦,想起自己的母亲,不禁又流下了眼泪。

“在悲伤什么呢?”耿十八回头一看,看到一个穿着短衣服的人,站在他的下面问他。

耿十八如实回答,那人也自我介绍,说他是东海匠人,听到耿十八家中有母亲无人奉养,那匠人便和他谋划着越台逃跑。

耿十八害怕被抓住,匠人说不要紧,耿十八说,高台跳下可能会跌伤,匠人说道:“你只管跟着我一起走,我保你没事。

”匠人便顺着台子上跳了下去,耿十八也随着跳下,落到地上,竟一点事情也没有。

二人很高兴没人发现,他们看来时所乘的车子还停在台子前面,于是二人疾步逃跑,才跑出没几步,耿十八忽然想起自己的名字还贴在车上,害怕那车夫拿着名字追赶,于是回到车子那里,用手蘸唾沫涂掉自己的名字,又拼命奔逃,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停下。

就这样很过了很长时间,二人跑到了村口,那匠人将他送到屋里,他突然看见自己的尸体,这才蓦然的醒来。

顿时觉得又疲倦又干渴,一个劲的想要喝水,家人惊恐至极,给他端碗水,他一口气喝了一担多的水,然后一下坐了起来,又作揖又跪拜,随后出门拱手道别,完了僵卧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

家人见他举止奇怪,怀疑他不是真的活了,就观察他,看他有没有什么别的举动。

家里人逐渐走近他,问他经历的事情。

耿十八将他所经历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家人听后都非常高兴,又赶紧端来饭吃让他吃,过了几天,耿十八完全好了,只是从此以后,他从内心里讨厌妻子,不再和她同睡一张床。

暮有话说耿十八是一个苦命的人,他对自己的老母亲十分孝顺,可无奈自己生了重病,命不久矣。

临死之前询问自己的妻子是否会为自己守节。

其实耿十八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的妻子能为自己守寡的,可奈何家里没有过夜粮,妻子如果守寡就面临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困难。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丈夫死后妻子能为自己守寡,也算家门有荣光了,可贫贱夫妻百事哀,他的妻子终究没有随他愿。

耿十八死后,被鬼差拉去了望乡台,都说人死后便便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对于耿十八来说,他死前没有好好的尽孝,死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也正是因为这个执念,这才触动了那东海匠人,协助他一同逃跑,助他复活。

耿十八活过来以后,又可以像往常一样侍奉母亲了,但他却不和自己的妻子同床而睡,并开始讨厌自己妻子,这也是人之本性吧。

为什么说耿十八这个角色是对小人物的最好描写?在蒲松龄笔下,小人物都有一个生动的形象,很显然,耿十八就是这些小人物的最好代表。

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他的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却穷不改志,将孝敬父母当做最好的人生守则,这也是我们这样每个小人物最好的反映和刻画。

可是他也有自己的缺点,虽然是个孝子,但对妻子想要改嫁一事耿耿于怀,甚至在复活以后,不和妻子同房。

北暮在改编这篇小说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理说,死后改嫁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为何耿十八就是放不下呢?其实如果我们将他放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也就释然了,毕竟作为封建社会下的普通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忠贞不二的人?况且,耿十八家中也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守节也意味着自己的老母亲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如果改嫁,耿十八的母亲会因此穷困潦倒,甚至活活饿死家中也不无可能,这对孝子耿十八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耿十八作为蒲松龄笔下的小人物,孝顺是他的优点,因为妻子不守节而耿耿于怀是他的缺点,人非圣贤,只有缺点和优点并存才是真正鲜活的人,这也正是蒲松龄的高明之处。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为什么说耿十八这个角色是对小人物的最好描写?在蒲松龄笔下,小人物都有一个生动的形象,很显然,耿十八就是这些小人物的最好代表。

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他的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却穷不改志,将孝敬父母当做最好的人生守则,这也是我们这样每个小人物最好的反映和刻画。

可是他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自私自利,不为他人考虑,虽然是个孝子,但对妻子想要改嫁一事耿耿于怀,甚至在复活以后,不和妻子同房。

这个问题,按理说,死后改嫁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为何耿十八就是放不下呢?其实如果我们将他放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也就释然了,毕竟作为封建社会下的普通人,深受朱程理学毒害,谁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忠贞不二的人!况且,耿十八家中也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守节也意味着自己的老母亲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如果改嫁,耿十八的母亲会因此穷困潦倒,甚至活活饿死家中也不无可能,这对孝子耿十八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封建时代更是明显,特别是男权社会,女人只是一件附属品,这篇文章犹如鲁迅的文字,把国民劣根性表露无疑,直击人心,剥开了鬼神外衣,实际这是一篇现实批判主义文学作品,所以才会有最好的描写一说。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id": "v030166d0000btc4aematkesau2mha9g "thumb_width":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7a0863a8c9b4f9bad30dad83a33aea3 "vu": "v030166d0000btc4aematkesau2mha9g "duration": 24.521, "thumb_url": "tos-cn-p-0000/57a0863a8c9b4f9bad30dad83a33aea3 "thumb_uri": "tos-cn-p-0000/57a0863a8c9b4f9bad30dad83a33aea3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4.521, "h": 1280, "w": 720}, "ultra": {"duration": 24.521, "h": 1280, "w": 720}, "normal": {"duration": 24.521, "h": 1280, "w": 720}}}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932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